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说明文教案

高中说明文教案

高中说明文教案【篇一:说明文复习教案】九年级说明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说明文阅读的理论知识2.总结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3.规范答题格式,提高说明文解题能力教学过程:一:回顾说明文的相关知识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和解说的一种文体。

它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分总式,总分式,总分总式)、递进式3.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4.说明的方法:列数字,引用,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摹状貌,分类别,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二: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2.词是能够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的诗句其情景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4.金子是一种能闪闪发光的金属。

()5.晕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

()6.春天的雨细腻柔霉,夏天的雨粗犷热烈。

()7.赵洲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唐朝的张嘉贞说它是“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8.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点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态,惟妙惟肖。

()9.天上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一)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答题模式讲解: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2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例题解析。

(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答:“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没有绝迹,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练习:1.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能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来鹭鸟越来越少了。

2.“(赵州桥的的桥拱)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的加点词有何作用?(二)第二种题型: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答题模式讲解:1不能。

2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xx”(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答:1不能;2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桥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不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可能”和“最早”,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练习:1.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

——《向沙漠进军》2.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三)第三种题型: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答题方法讲解。

1先找出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2可从几个方面入手找句子:找有确数或概数的句子;找有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2、答题模式讲解。

(1)举例句;(2)分析。

(方法和上面的第一种相同。

)3、例题讲解。

(请在《复习指导》p.41《中国石拱桥》片段中找出两个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语句,并分别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四)第四种题型:能否将句中加点词替换为另外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

2、例题展示。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中的加点词能否换成“很”,为什么?答:(1)不能;(2)因为“略”是稍微的意思,表明中部只不过是比两端狭窄些,换成“很”,就表明这两者在宽度上相差很大,与实际不符合,“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

答:【答案】(1)不能。

(2)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换成“总是”表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补充介绍限制性的词语。

1、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2、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3、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4、表限定数量:多、有余、很少等5、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

6、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篇二:说明文阅读教案】说明文阅读教案靖安初中尹娟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

2、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和答题规范。

教学重点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

教学难点掌握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和规范。

教学方法以例点拨、自主练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现代文阅读中说明文会占据半壁江山。

说明文是最好拿分的,考来考去无外乎几个考点。

请同学说说,说明文一般考哪些内容?一、掌握考点(一)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三)说明文的语言(四)说明的顺序(五)说明的结构想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那么先要弄清说明对象及特征。

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由题目确定2、事物性说明文,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事理性说明文要弄清说明了什么事理。

3、由文章的中心句确定三、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1.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一加以说明。

其特点是说明详细,可以突出其各自的特点。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xx的几种情况,便于读者理解。

2.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通过xx与xx的比较突出xx事物的xx特征3.举例子:举些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真切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这种说明方法,会给人以通俗易懂之感。

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了xx4.打比方: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

它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有时候还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将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5.列数字:运用数据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事物的数量、规模等准确、具体地说明了xx的xx特征(事理)。

出示例题(课件展示)四、说明语言的特点: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其准确性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严密,表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②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

例如:基本上、大约、左右、一般、大多数、极少等词语。

(这些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五、说明文的语言常见考题样式:例:“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句中“大多”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答题要点:1、先做出否定的回答2、能释词的释词3、找出矛盾点,即删掉后与以前有何不同4、结论六、出示例题(课件展示)七、课堂练习:阅读《“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回答问题。

八、作业:阅读《咖啡“毁眼”》,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说明文阅读说明文结构:总分、总分总【篇三: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教学重点难点1、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课型:复习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高中学过的说明文《说数》、《南州六月荔枝丹》、《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自然笔记》二、把握考点首先,我们就了解说明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那么如何把握呢?(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1、文章的题目即明确特征2、从文中开头的语句找出事物的特征3、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4、结合文题,抓中心句【真题演练】2015年高考上海卷语段一第6小题6.综览全文,概括理论模型的特点。

(4分)【答案示例】从文中看,理论模型的特点有:一、理论模型不同于其表示的对象,但两者易于混淆;二、理论模型与其表示的对象之间具有结构上的特定相似性;三、理论模型需要一套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来构建和解释;四、理论模型是不完美的,主要体现在不完整、不精确两方面。

评分说明:一个特点1分。

第一个特点中的“易于混淆”、第三个特点中的“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是理论模型区别于地图的特征,须明确写出才可给分。

2009年高考上海卷语段六第26小题26.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

(不超过12字)(2分)【参考答案】桂能入药,又可食用。

(各1分)(二)、理清说明的条理,明确说明的顺序明确了对象,抓住了特征,一篇好的说明文,还要安排好说明顺序,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对象。

在阅读时要抓表示说明顺序标志的关键性的词语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三)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引资料下定义打比方列图表『 (2017年考纲)(二)阅读社科类现代文1.理解(3)理解图表,用文字解释图表,完成图文转换。

这就是在考查“列图表”这一说明方法,要求学生能将图表中的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

』【真题演练】2017年宝山一模语段一第9小题9.根据乙文图表,简介2014年—2016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情况。

(2分)【答案示例】2014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为90.0亿元;2015年增长为124.31亿元;2016年比上一年减少,为124.29亿元(同比减少0.38%)。

【答案示例】相较2014年的90.0亿元,2015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增长到124.31亿元;但是与2015年相比2016年却减少了0.02亿元,为124.29亿元。

图表所转换的文字表述要清晰;具体数字及单位要清晰。

2.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及作用(重点强调)(学生回答)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用具体例子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引资料: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下定义:简洁、准确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

列图表:具体、直观的表现了??事物的??的特点。

【真题演练】2009年高考上海卷语段六第25小题画浪线部分介绍桂叶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参考答案】先作比较说明桂叶的大小,再用数字介绍叶脉的数量,准确清晰地说明了桂叶的形状(对一点即得1分)2015年高考上海卷语段一第三小题全文以地图作类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