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环地中海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水源污染、土地沙化 物种灭绝、过度城市化。
彝族山寨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森林资源的破坏、火把 燃烧造成的污染等。
2、阿拉斯加州的游客大大超过了旅游极限容量,严重干扰了居民 和生物的正常生活
海南岛由于海滨游客流量超过旅游极限容量,在海滩上过度建 造酒店,挤占了椰树林的生存空间,过多的游客使采控珊瑚礁的 数量失控,导致资源和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
★事例分析 ── 庐山与黄山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的比较 庐山:庐山在1100米的高度是一个宽广的平台,建有
小镇,镇上设施齐全,生活、游览都很方便,乘汽车可直
达镇上。环境承载量较 大 。
黄山:黄山山上无较为宽广的平地,生活设施较少,生 活用品多靠人力从山下挑上来。游客多时,食、宿不便。
环境承载量较 小 。
华山银河宾馆 排出的生活污水
银河宾馆污水处理池旁 的松柏已有多棵枯死
03年的“十一”黄金周,从9月30日起,100多清洁工人从早干 到晚,没有轮换,没有休息,三五秒低头扫一次,张师傅两天两宿 只睡四小时,十万小广告铺满广场,天安门日清垃圾10吨。为此, 今年早在黄金周开始前,各旅游城市与景点已开始投入人力进行清 运垃圾的准备,更借由媒体发布吁请游客们“手下留情”。只可惜 游人们随手乱扔乱倒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平时在家如此,节假日 出外旅游更是如此。
椰游 林人 的留 垃在 圾海
南 下游 的人 垃给 圾海
滩 留
2.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旅游地居民为从事旅游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 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例如捕杀珍禽异兽、滥伐林 木、乱挖草皮等,会造成生态结构失调,以至环境 功能减退。
风 景 区 的 森 林 被 砍 伐
今日与明朝
母之羽
妈妈到 哪去了?
杭州市余杭镇安乐
山上有一座古塔,名曰 安乐塔,始建于吴越五 代十国,重建于明代, 此后屡有修复,最近一 次为1984年。此塔因与 雷峰塔形似,当地人称 它为“小雷峰塔”,是 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7 月3日,记者登临此塔时 发现古塔被人满身乱涂 乱画。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文物古迹的破坏分为有意和无意的两种行为。第一张 图片是对文物古迹的有意破坏,对此我们应予以谴责。第 二张图片是对文物古迹的无意破坏,因为人们的呼吸、汗 水等会对古迹造成损坏,对此我们要。
来。围绕着新西湖,带动了许多相关行业。20.2万余人 次坐船游览西湖,同比增长12%;环湖观光电瓶车7天 接待游客2.6万人次,营业额51.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 长330%。
★阅读材料,重新认识“无烟工业”。
我们常说旅游业是“无烟工业”,认为旅游业不像工业生产那样产生污染物 污染环境。真是如此吗?
3、城市问题
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及为接 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必然 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例如, 旅游者的活动对城市景观的破坏、 交通拥挤,使生活物品的供应趋紧 张等等。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 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国庆节长假第一天, 整修一新的杭州西 湖扬公堤出现“爆 棚”现象,人流从 清晨7时形成,高峰 时段人车只能排队 缓慢挪动。
部分国家和地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材料1:近几年,日本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建立了劳 务旅游关系。旅游者在旅游区通过个人付出劳务,一方面赚些旅费 以延长逗留时间,游览更多的地方;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工作接触社 会普通民众,从而更深的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材料2:日本多家旅游社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出一日游特别团。游 客在观赏湖山美景之际,动手收集森林中的垃圾。游客只需在风景 区中收集垃圾1小时,便可免费享受温泉浴和午餐。
试分析旅游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
读课本图4.6、4.7据案例4思考问题、讨论。 1.颐和园采取了那些环保措施? 2.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问题。
三、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旅游开发经营部门、 相关研究与教育机构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
具体措施:
2、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到泰国曼谷来旅游购物的游客 来自全世界,但却只用中文标出了 这些警示!羞辱是悲哀?
◆许多文物景点都不许拍照,其 主要原因是拍照时闪光灯对文物有 损坏。闪光灯的反复照射对木质的 古建筑和彩漆破坏很大。比如书画、 丝织品、壁画、漆木器等文物,容 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损失;旅 游者的践踏、触摸以及呼吸和汗水 等的作用都有可能使文物古迹受到 损害。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无污染产业”是一种认识误区,“无烟 工业”只能在一定意义上领会。旅游同人类许多其他活动一样也会 污染环境。废气(以交通工具产生最多)、废水、废物、噪声、电 磁辐射等都造成环境问题;近年还有视觉污染,包括旅游业在内的 大量宣传广告林立路旁,遮挡视线,妨碍人们欣赏悦目的景色,其 色彩斑驳陆离,使人视觉疲劳。旅游设施大批涌现,若处置不当也 会使环境质量下降,破坏生态平衡。一座现代化的宾馆,其各种能 源的消耗和排污量可以超过一座一定规模的工厂。旅游交通、接待 等基础设施也会造成地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建设性破坏,很多景点 的草地经不起众多游人践踏,草已无法生存,土壤板结,生态退化。
4.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美停建 和车筑 谐场物 的等、 自人索 然工道 风设、 光施山 。破区
坏公 了路 优、
旅 游 景 点 内 的 缆 车
张家界“百龙”电梯
左图:塑料做成的假黄山松
右图:黄山为建水库炸山体
◆发展旅游业,需要修建道路、停车场、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
施,这必然会对背景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
偷猎
珍摆 禽上 异餐 兽桌
的
上帝啊! 你也赐给 我一双皮
鞋吧
3、开发建设和 游人破坏地表环 境和自然资源
①道路、停
车场、旅店、餐 馆等服务性设施 的修建
②旅游者的 参观游览、生活 娱乐等活动
造成水土流失、 土壤板结、滑坡、 雪崩,损害天然 洞穴、海岸、河 岸、湖岸等
在风景区修建的宾馆和停车场
材料3:德国人的环保意识非常强烈,把保护环境视为仅次于就业 和打击刑事犯罪的国内第三大问题。德国也是一个很有自律的民族, 长期的环保教育使他们具有了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对自己国家的自 然环境,特别是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珍爱备至,几乎人人都养 成了自觉执行各项环保法规的习惯。
考点精炼
1.下列有关旅游规划基本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是 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2、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是解决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 的有力举措。 3、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4、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 5、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绿色”的六要素。
环保车
成都卧龙自然保护区
文物保护区
我们必须正视旅游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寻求旅游活动 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实现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如环境问题促 使人们关注环境保护一样,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也促使人们关注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保护。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会产生各种废弃物。(旅游 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生活、是一种生 活消费活动)
A.旅游规划就是旅游区划 B.旅游规划的核心内容是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C.旅游吸引物和活动包括能吸引游客的一切自然、
文化资源和与旅游相关的活动 D.交通设施和服务不包括进出旅游区的交通
C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景区规划还要对旅游景区开发的外部条件加 以调查和评估分析 B.景区规划的核心是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和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C.旅游活动特点分析属于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内容 D.旅游景区不做规划会造成旅游环境的破坏及旅游资源的浪费
4.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的关系 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旅游活动规模远低于环境承载量:说明对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
旅游活动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 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
思考:从那两方面控制旅游环境容量?
控制游客数量
扩大环境承载力
大气污染 ── 旅游交通的发展和各种能源的使用 水污染 ── 各种旅游设施排除的污水 固体废弃物污染 ── 旅游者乱抛垃圾等 噪声污染── 交通工具喇叭、娱乐设施等,
这些问题危害当 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被称为人间仙境的地方——泸沽湖,这里曾经是全国范围内遭受人为破坏最轻、 自然生态保护得最好的地区之一,湖水的能见度一度可以达到九米多深。在那里 还生活着和湖水一样清纯的摩梭人,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无 数的游客。可是,前不久我们却接到那里一些老百姓的反映,说这个美丽的湖泊 正在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
①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 作用等
②少数旅游者不文明的行为 (3)造成城市问题(景观破坏、交通拥挤等)
1、破坏传统 社区文化
彝族火把节原先只是 小规模、分散地在彝 族山寨中举行,火把 用带刺的灌木制作。 火把节成为著名旅游 品牌后,凡有彝族聚 居的县、市争相举办 盛大的火把节,而且 火把越做越大。某县 一次火把晚会,全城 变成火的世界,大街 上的“火龙”长达千 米。火把用松木干制 而成,旁观的老人说: “火把闪闪,山上树
环地中海地区游客超过旅游极限容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资源 和地表环境破坏,且这种破坏的规模还在扩大。
彝族山寨举办大型火把节,吸引过多游客,且改变火把制作原料, 采用的木材超过了森林生长速度,造成森林生态破坏,过多的游客 和过多的火把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也超过了大气自净能力。
北冰洋地区:
1、严格测算旅游容量,控制客流。2、进行旅游环境教育 3、开发当地特色民俗旅游。 4、保护冻土带环境,减少雪橇和飞机的使用 海南岛:
◆相关法规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第十六条:禁止在风景
名胜区内大兴土木和大规模进行改变地貌和自然环境的活动,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