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oc】让真善美之花绽放于学生心田——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doc】让真善美之花绽放于学生心田——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让真善美之花绽放于学生心田——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德育与成才】?视野
让真善美之花绽放于学生心田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江苏溧阳●朱锡群
借助于美育的力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魏书生
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他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借助美育的
力量进行德育的重要性:"有的人善于掀动人心灵深处最美
好的,善良向上的,光明真诚的激流.即使有很多毛病的人,
心理阴暗的人,比较凶恶的人,也总是不由自主地被他感染,
不由自主地萌生出否定自己错误,否定自己不良行为的愿
望.另有一类人总善于挑动人们心灵深处最阴暗,最丑恶,最
虚伪的沉渣.甚至许多磊落,善良,真诚的人,和这种人一接
触,便也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些坏念头."他说:"人是矛盾的集
合体,人心灵世界的真,善,美与假,丑,恶无时无刻不在斗争
着,没有自我完善精神的人,任凭这种斗争呈自然状态发展,
任凭生命之舟随波逐流.学科中渗透德育的目的就在于不让
学生的生命之舟随波逐流,而是引导他们始终向着预定的目
标前进,驶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的思想
道德人格素质的港湾."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主阵地,音
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音乐艺术的美感来启发学生的道
德情操,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它不同于空洞的说教,也有
别于生硬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
感巧妙结合在一起,来开启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学生得到教
育.正如贝多芬说:"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音乐欣赏
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让学生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领会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掌握丰富的音乐常识,进而发
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和
表现力,使学生受到音乐艺术关的熏陶.同时,教师也可通过
指导,启发,使学生的思想情感融进于音乐艺术之中,与音乐
作品内涵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想精神方面也得以美的享受.
在歌曲欣赏中,《我的中国心》《我爱你中国》等唤起了学
生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游子回归祖国的牵挂.每当唱起
这些歌,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祖国的命运,荣辱与
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了.如儿童歌曲《卖报歌》中的小报童是真人真事,当教师首先问学生:"你,ffl~道他的故事吗?"学生们
的气氛很活跃.在学生们的好奇中,教师进一步介绍了作者
聂耳在霞飞路遇到小毛头卖报而创作了这首歌曲,强调了旧社会像小毛头这样小小年龄在大风大雨中卖报的儿童还有
许多.接着,教师让学生们欣赏了曲目之后,再问:"要是现在
小毛头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要不要去卖报呢?"最后,在学
生们热烈的讨论中,进行了新旧社会的对比,学生油然而产
生了对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对美好新生活的热爱,对优越的学习环境的珍惜.
又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教学中,教师先介绍了冼星
海的生平及这部作品的背景,让学生首先在作曲家的伟大情操和强烈的爱国激情中受到震撼,然后再结合每个乐章,请
学生欣赏.学生在紧张激烈的《黄河船夫曲》中感受到船夫们团结拼搏的力量,在气势磅礴的《黄河颂》中领略到伟大祖国的雄伟壮阔,在哀怨凄凉的《黄河怨》中体会到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人民所受到的蹂躏……八个乐章,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欣赏十分投入.在多变的音乐声中,
学生所受到的思想教育远胜于空洞的说教.课后,教师布置学生写听后感,许多同学有感而发,立意深远.有的同学赞颂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有的同学通过对作品的赞美,歌颂作者崇高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更有同学抒发内心的激情,立志为中华的强大繁荣奋发进取,为祖国的明天贡献一切力量!
在器乐作品欣赏中,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是一首
广为流传的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作品以故事情节为线索, 描述了梁祝二人真挚的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当欣赏到"长亭惜别""楼台会"二段时,学生被大提琴与小提琴动人的旋律所倾倒,被主人公真挚的情感所感动——真;"呈示部主部主题"柔美,深情,"副部主题"旋律清新,活跃,使学生体会一种淳朴,善良——善;"化蝶"充满了
浪漫与幻想,"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充满了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在音乐中获得了真善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
着聆听者的思想感情.音乐美感的强烈艺术感染力,浸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后,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能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因此,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佳方式之一.
柏拉图说过:"音乐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从这句话中,我们更加能够深刻感受到,恰当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既是音乐的重要传播者,又是教育
工作者,还是引导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
纪律的,懂得真善美的人,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
年的音乐教学中,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应当充分运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学与教育的关系,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纯洁的心田,在音乐的浇灌下绽放出绚丽的真善美之花!
(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音乐组)

[2012.3】23团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