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诸暨中学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平行班含解析.doc

浙江省诸暨中学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平行班含解析.doc

浙江省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平行班,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质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 以脂双层作为基本骨架B. 脂双层中的两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C. 膜蛋白比磷脂分子更容易移动D. 膜蛋白和磷脂分子都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答案】C【解析】【分析】1、质膜即细胞膜,组成细胞膜的成分包括磷脂、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磷脂占40%,蛋白质占50%,糖类占2~10%左右。

2、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出入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为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A、质膜由两层磷脂构成基本骨架,电镜下质膜中的两条线是两层磷脂分子,A正确;B、质膜中的磷脂双分子层中的两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B正确;C、质膜中磷脂分子比蛋白质分子的移动更容易,C错误;D、蛋白质与磷脂一样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水溶性部分位于膜两侧,脂溶性部分位于脂双层内,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内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核糖体是细胞内产生水的场所之一B. 溶酶体可以消化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C. 高尔基体分拣蛋白质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D. 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会送到高尔基体和细胞其他部位【答案】D【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详解】A、核糖体是氨酸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场所,故是细胞内产生水的场所之一,A 正确;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消化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B正确;C、高尔基体分拣蛋白质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C正确;D、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故选D。

3.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由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 ATP是细胞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的纽带C. ATP与ADP可以互相转化,在活细胞中,该循环是永不休止的D. 生物体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答案】D【解析】【分析】1、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水解时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2、ATP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当由于生命活动的需要使细胞中ATP减少时,可由细胞内的ADP 和Pi接受能量而迅速形成,在人体内,ADP转换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场所为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详解】A.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它由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A正确;B.ATP的水解总是与吸能反应相联系,ATP的合成总是与放能反应相联系,B正确;C.ATP与ADP可以互相转化,在活细胞中该循环是永不休止的,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C正确;D.ATP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当由于生命活动的需要使细胞中ATP减少时,可由细胞内的ADP 和Pi接受能量而迅速形成,D错误。

故选D。

4.如图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O2通过图②方式运输,甘油通过图①方式运输B. 图④所示方式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物质的方式C. 图①转运物质的速率比图②大,且不需要消耗能量D. 图④方式体现了质膜的流动性,液体物质不能通过图④方式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②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不耗能;③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④方式为胞吞,需要耗能。

【详解】A. O2和甘油都以图②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运输,A错误;B、细胞最重要的吸收物质的方式是③主动运输,B错误;C、图①协助扩散转运物质的速率比图②自由扩散大,且不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D、图④方式为胞吞,体现了质膜的流动性,液体物质也能通过图④方式运输,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物质的运输,解题关键是识记各种物质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分析图示内容,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下列有关实验取材或操作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提取光合色素时需用到层析液B.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常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C. 观察油脂的实验中常用95%的乙醇洗去多余的染料D.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材料是番茄汁【答案】B【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色素的提取、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光合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故用无水乙醇提取,A错误;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常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因为液泡是紫色的便于观察实验现象,B正确;C、观察油脂的实验中常用50%的乙醇洗去多余的染料,C错误;D、番茄汁本身的颜色,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会造成影响,故不是理想材料,D错误。

故选B。

6.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蝌蚪尾和腮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B.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 衰老的细胞所有酶活性均降低D. 癌变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减少造成其可以无限增殖【答案】A【解析】【分析】读题可知,考查的是细胞生命历程的知识点。

凋亡、分化、衰老、癌变的特点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详解】A、蝌蚪尾和腮的消失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B、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C、衰老的细胞中有些酶的活性下降,而不是所有酶的活性都下降,C错误;D、癌变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减少,是癌细胞易扩散的原因,D错误。

故选A。

7. 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继续增强,反而下降。

主要原因是( )A. 夏季光照太强,叶绿素分解B. 夏季气温太高,酶活性降低C. 气孔关闭, 二氧化碳固定减少D. 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要素为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植物为减少蒸腾作用的水分散失,叶片部分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继续增强,反而下降。

【详解】夏季正午太阳光强,植物为减少蒸腾作用的水分散失,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进而导致固定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因此C3减少,C5增加,光合速率下降。

故选C。

8.以下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错误的是()A. 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B. 真空包装熟牛肉抑制了微生物的需氧呼吸C. 水稻生产中需要定期排水,有利于增强根系的需氧呼吸D. 水果保鲜需要采用无氧、低温和干燥的方法【答案】D【解析】【分析】1、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费,又不至于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减少植物呼吸消耗。

2、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

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的产量。

3、晒田使稻田中水分减少,能够为根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利用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4、密闭的土窖中的氧气浓度低,水果、蔬菜细胞呼吸速率慢,这样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能较好的保存水果、蔬菜,属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详解】A、合理密植既可防止种内斗争,又有利于改善田间CO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增强光合作用,减少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提高农作物产量,A正确;B、真空包装熟牛肉抑制了微生物的需氧呼吸,B正确;C、稻田定期排水、晒田能够为根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利用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C正确;D、水果保鲜需要采用低氧、低温和低湿的方法,能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错误。

故选D。

9.下图为高等植物代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需多种酶参与B. 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与酵母菌进行③的主要场所相同C. ③过程中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与氧结合生成水D. ①必须有光才能进行,②必须无光才能进行【答案】C 【解析】【分析】分析图示,①表示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③表示有氧呼吸,④表示ATP水解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详解】A、①表示光反应,光反应的场所在高等植物叶绿体类囊体膜上,A错误;B、③表示有氧呼吸,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C、③表示有氧呼吸,前2个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与氧结合生成水,C正确;D、①为光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②为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进行,D错误。

故选C。

10.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CO2吸收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两植物的最大光合作用强度一样B. 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增加C. 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 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加D. 当光照强度为Z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所以Z点及以后的光强度都为光饱和点【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中看出甲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高。

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时,乙植物净光合作用大于1,大于夜间的呼吸作用消耗;甲植物净光合作用小于2,小于夜间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

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说明光照不再是限制因素。

【详解】A、总光合强度=净光合强度+呼吸强度,甲植物最大总光合强度=8+2=10,乙植物最大总光合强度=6+1=7,A错误;B、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立即减少,短期内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还原量减少,C5化合物来源减少,而C5化合物消耗不变,含量将会减少,B错误;C、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甲植物净光合作用小于2,白天积累的不够夜间消耗,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减少;乙植物净光合作用大于1,夜晚消耗后还有积累,因此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增加,C正确;D、光饱和点指的是达到最高光合速率时所对应的最小光合作强度,Z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才是甲植物的光饱和点,D错误。

故选C。

1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 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C. 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D.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个细胞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分裂间期主要是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准备;成熟的生殖细胞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