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五年高职)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五年高职)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二、课程管理系、部及教研室:机械工程系,机械制图教研室三、教材版本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机械制图》钱可强主编第五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1世纪农业部规划教材《第三角画法》任家兰主编第一版中国农业出版社四、适用专业、使用范围(中职、高技、预备技师)、修业年限适用于机械加工与维修专业(车工、铣工、磨工、机械装配,汽车维修方向)中职学生,修业年限为5年。

执笔:审核:审批: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职业学校机械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内容包括绪论,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基础,机械制图等。

二、课程的任务和总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总要求是使学生能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在教学过程中养成规范的制图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并能适应制图技术和标准变化的需要;培养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投影理论知识,建立空间概念,完成由物画图到由图想物的两次转化,达到熟练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识读机械图样的目的。

2、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以识图为主,识图与绘图相结合,以绘图促识图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精讲多练”。

3、制图标准是绘制技术图样的技术法规,是制图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

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树立并逐步强化学生的标准化意识。

四、学时分配表(参考)学时分配表学期第一学期周次计划行课14周,每周6学时,共计84学时,复习一周,考试一周,实际行课12周,72课时序号课程内容课时分配理论练习合计章节绪论11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7 4 11 1制图基本规定2 12尺寸标注2 13尺规作图3 2第二章正投影作图基础10 8 18 1正投影法概述 2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2 23基本体的投影作图 3 34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3 3第三章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图10 8 181 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2 12 截交线的投影作图 6 53 相贯线的投影作图 2 2第四章轴测图 4 2 6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2 正等轴测图 2 23 斜二轴测图 1* 4 轴测草图画法第五章组合体10 8 18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关系 1 22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4 2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 24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4 2*5 组合题的轴测图画法*合计42 30 72学时分配表学期第二学期周次计划行课14周,每周4课时,总计56课时,复习一周,考试一周,实际行课12周,48课时序号课程内容课时分配理论练习合计第六章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20 8 28 1视图4 12 剖视图8 23断面图 4 14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2 25 各种表示法的综合应用举例 2 2*6 第三角画法第七章机械图样的特殊表示法15 5 20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6 22 齿轮3 23 键连接和销连接 2 14 弹簧 15 滚动轴承 26 中心孔 1合计35 13 48 学期第三学期周次计划行课8周,每周4课时,共计32学时,复习1周,考试1周,,实际行课6周,24课时序号课程内容课时分配理论练习合计第八章零件图10 10 1零件图概述1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1*3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25零件上的技术要求26 读零件图 4* 7 零件的测绘第九章装配图 4 41 装配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 22 装配图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1*3 常见的装配结构*4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5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0*第十章金属结构图、焊接图和展开图1 金属结构件的表示法2 焊接图3 展开图附加章第三角画法10 10 *1 正投影2 画组合体的三视图23 补图线44 补视图 4*5 看剖视图0*6 看零件图07 看装配图合计24 0 24 学期第六学期周次计划行课8周,每周4课时,共计32学时,复习1周,考试1周,,实际行课6周,24课时序号课程内容课时分配理论练习合计绘制零件图 2 10 12 1零件图概述0.5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0.53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0.54 零件上的技术要求0.55 零件的测绘(或由轴测图绘制零件图)2 6绘制装配图 3 9 121 装配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 12 装配图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13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4 绘制简单的装配图五、各章节教学要求、内容及教学建议绪论教学要求:1、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工程图样实例,了解机械图样及其在生产中的用途2、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如由实物绘制图样、由图样想象实物等,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方法教学内容:1、机械图样及其在生产中的用途2、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方法教学建议:1、本节应给学生明确“四个一”及一个概念——图样的概念,一个作用——图样的作用,一个内容——课程的主要内容,一个要求——学习完本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重点在图样的概念和作用上。

2、应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举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了解图纸幅面和格式的规定2、理解比例的含义和规定,会运用比例的表达方法3、了解长仿宋体字、阿拉伯数字和常用字母的规格与写法4、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和主要用途,并会抄画5、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会进行基本的尺寸标注6、掌握常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法7、理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掌握其画法和标注8、了解椭圆的画法9、掌握线段连接的作图方法10、掌握简单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作图步骤*11、掌握画草图的基本方法1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内容:1、制图基本规定:2、尺寸注法3、尺规绘图教学建议:1、本章节是培养学生绘图基本技能的第一步,教师应要求学生熟悉国家标准对制图的基本规定。

对于各种常用的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教师应直接作出示范,养成学生良好的制图习惯。

2、对于作业,建议展示优秀作业以提高学生的感兴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兴趣。

3、对于尺寸的标注要掌握尺寸构成的要素,基本原则和基本的尺寸标注。

4、对于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与画法,应讲清线段性质,以连接中心,连接半径,连接点为重点内容,使学生掌握圆弧连接的一般规律和正确绘制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第二章正投影作图基础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和讲解,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特性2、可采用模拟演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初步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掌握简单形体三视图的作图方法。

3、基本体的投影作图中平面立体要求掌握棱柱、棱锥、棱台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曲面体要求掌握圆柱、圆锥、圆台、圆球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4、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要求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及其规律、点的投影和该点与直角坐标的关系;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掌握平面的三面投影、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5、通过投影基础理论的学习及绘图读图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1、正投影法概述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3、基本体的投影作图4、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教学建议: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多采用有效的直观教学手段,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建立空间概念。

2、讲解投影原理及点、线、面的投影时应特别注重概念的理解,建立好几何体基本元素的空间感和投影,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空间想象和绘制视图的能力。

第三章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图教学要求:1、熟悉基本体表面上求点的方法2、掌握用特殊位置平面截切平面体和圆柱体、圆锥体的截交线和立体投影的画法;3、了解用特殊位置平面截切圆球投影的画法;4、掌握两圆柱正贯和同轴(垂直投影面)回转体相贯的相贯线和立体投影的画法教学内容:1、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2、截交线的投影作图3、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教学建议: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多采用立体教具和直观教学手段,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建立空间概念。

2、讲解投影原理时,以体为纲,分析立体上的点、线、面的投影特性;通过教学模型或轴测图画三视图,补视图,补缺线等方法,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加深对投影理论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空间想象和绘制视图的能力。

3、教学过程中力“求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思考和摸索的时间第四章轴测图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轴测投影的特性和常用轴测图的种类2、了解正等轴测图的画法;能画出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3、了解斜二测图的画法,能画出圆平面在同一方向上的简单形体的斜二轴测图。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正等轴测图3、斜二轴测图*4、轴测草图画法教学建议:1、轴测图是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图示方法之一。

同时画轴测图也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建议加强徒手画轴测草图的训练。

第五章组合体教学要求:1、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熟悉形体分析法2、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3、能识读和标注简单组合体的尺寸4、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教学内容: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与面连接关系2、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5、组合体的轴测图画法教学建议:1、本章是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讲练结合,充分发挥习题课的作用,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读组合体视图是本章的关键环节,要合理的运用“形体分析法”和“面形分析法”进行组合体视图的绘制与识读,教学中除补线、补图练习外,还可以进行由一个或两个视图想象构思多个不同形状物体等多种训练,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3、重视利用轴测图进行辅助教学,加强徒手绘制轴测草图的训练。

第六章图样的基本表示法教学要求:1、熟悉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和配置关系2、熟悉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与标注3、理解剖视的概念,掌握画剖视图的方法与标注;4、掌握与基本投影面平行的单一剖切面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5、了解斜剖视、几个相互平行的剖切平面的剖视图和几个相交剖切平面的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6、能识读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的画法与标注7、能识读局部放大图和常用图形的简化画法8、掌握识读剖视图的方法和步骤教学内容:1、视图2、剖视图3、断面图4、局部放大图和常见简化画法5、各种表示方法的综合应用举例*6、第三角画法教学建议:1、机件的表达方法种类繁多,画法和标注不尽雷同,教学中应注意进行比较、归纳小结,理清表达方法和分类体系,着重理清表达方法的应用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