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尹鹏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财政局
【摘要】文章分析了政府采购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管理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政府采购问题建议
政府采购制度在西方国家实行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我国政府采购工作起步较晚,因而还是一项新事物。
自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以来,从扩大采购范围和规模、规范政府采购运作程序、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增强透明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在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中仍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规范的问题。
一、政府采购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采购单位意识不强。
出现这种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采购法》宣传力度不够,对采购人没有约束力。
另一方面是没有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有些单位是领导说了算,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难以体现集中采购的计划性和规模性效应。
还有一方面就是有少数单位认为财政揽权、管事多,实行政府采购收回了单位自行采购的权利。
因此,对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有抵触情绪,甚至有意规避政府采购。
2.政府采购的范围窄、规模小,效益有待提高。
我区政府采购按照采购项目分为三大类,货物类、服务类、工程类。
货物类主要集中在办公用品等项目上,服务类主要是公务车的加油、维修等项目上,工程类量小的工程无法吸引供应商,公开招标有困难。
总之,采购品
种单一。
采购规模小,总体采购量可塑性不大,难以发挥政府采购整体优势,以致纳入政府采购与不纳入政府采购差异性不大,采购资金节约不到位。
因此,资金节约率有待提高。
3.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滞后,采购活动计划性不强。
目前,由于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刚刚起步,尚在探索和完善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政府采购预算和部门预算脱节,没有同步编制。
二是政府采购编制简单粗糙,公共支出项目不够细化,政府采购工作难以从全局上把握全年政府采购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临时性、盲目性。
三是有的部门政府采购资金没有实行财政集中支付,而是将纳入政府采购预算中的项目进行了变更,或要求只进行集中支付,不进行政府采购,影响了政府采购预算的严肃性。
四是有的地方由于政府采购金额较少等多方面原因,尚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4.政府采购程序有待规范。
一是有些单位不按程序申报,“先斩后奏”。
采购方式随意性大,政府采购部门由于自身原因对部分专业设备缺乏认识了解,只好由单位自行采购,而没有形成有效的书面控制,从而使基层单位擅自扩大自采范围或增加自采数额。
二是政府采购周期过长。
政府采购需要几个部门审批,手续繁琐,从申报采购开始到部门单位收到采购物品,花费的时间较长。
这也是有些单位规避政府采购的原因之一。
三是招投标机制不健全。
招标、投标、评标不规范,招标、投标运作有的不完全符合法定程序的要求,在评标与
定标过程中,民主评议不足,公开不够,程序不严密等。
5.政府采购基础信息及采购队伍专业人才缺乏。
基础信息缺乏主要体现在供应商库、专家库、资料库等基础信息系统尚未建立。
或建立了也存在供应商范围窄、专家人数不够多等问题。
采购专业人才缺乏主要体现在采购管理队伍的政策水平、思想理念、理论素养及专业管理能力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集中采购机构虽然配备了素质较高的人员,不断增加人员编制。
但是,由于从业时间短,对政府采购所必备和掌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仍有待提高,采购工作也有不规范之处,创新不够。
二、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的建议1.强化意识、更新观念。
政府采购的根本目标是节约成本、治理腐败、规范管理。
目前,有些人认为节约了多少资金、完成了多少政府采购是衡量政府采购工作的唯一标准,考核工作时作为重要指标。
这仅是政府采购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具体体现,而非根本目的,治理腐败、规范管理才是最终目标。
2.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加大采购力度。
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将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的商品、劳务和工程维修等,都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编制详细的政府采购预算,纳入部门和单位的年初预算之中。
同时加大政府采购规模,扩大规模效益,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3.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约束。
部门政府采购预算应与部门预算统一布置、同步编制。
部门在编制下一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时,对于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采购限额标准以
上的货物、工程、服务项目,都要编制部门政府采购预算,实行财政集中支付资金。
政府采购预算一经批复,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硬化政府采购预算约束。
4.规范政府采购运作程序。
一是规范招投标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现有的招投标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
二是提高政府采购时效,简化办事手续,利用网络采购等电子商务形式,缩短采购周期,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
三是加大信息公布力度,最大限度地避免暗箱操作。
5.加强政府采购网路建设。
网络管理是政府采购中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和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要大力加强政府采购网络建设,开发运用适合政府采购工作的软件和系统。
在全国范围内联网,将供应商和评委专家库以及招投标信息等在网上公布,实现资源共享,便于公众监督。
6.加强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管。
赋予立法机关和新闻媒体等监督部门更大的监督权。
可以建议由财政、监察、审计、银行等部门参与,每年对政府采购的执行情况进行联合检查,确保政府采购的透明度。
一是对政府采购预算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采购单位将应实行政府采购的项目全部列入预算并执行。
对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预算项目而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以及未按照规定实施政府采购的部门,应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纠正,并追究相应责任。
对不及时纠正的,相应核减其部门经费预算。
二是对政府采购招投标环节的监督检查。
主
要包括评委的素质、评标的过程及合同执行情况等,对重要的招投标活动,纪检、监察机关以及新闻媒体要全程参与,进行有效监督。
7.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对政府采购人员的培训。
政府采购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采购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质和业务操作能力,还要具备法律、贸易、投资、谈判及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一名采购人员应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工作。
目前,采购人员具备专业知识的并不多,许多没参加过正规的培训。
因此,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强化自身素质,将政府采购队伍建设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是加强对供应商的培训,提高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的竞争力,使企业和经营者充分了解政府采购的政策、信息,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入政府采购市场。
42公共管理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