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候:同学们好!这一讲我们学习,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前言:流行病学调查对动物群发病预防和控制十分重要,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其意义可理解为“去访问”一个区域发生的动物异常疾病和遇到严重的卫生问题,其可分为预防性调查、诊断性调查和病原学调查等。
其目的:一是查明病因,寻找病因线索及危害因素。
二是确定群发病的可能扩散范围。
三是预测群发病暴发或流行趋势。
四是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
五是评价控制措施效果。
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
内容及重点讲解:任务一、制定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调查方案的内容和形式大体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等内容。
一、确定调查目的调查目的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为什么要组织这次调查?2.要取得哪些资料?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或调查研究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或个体),是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基本单位。
三、确定调查内容与调查表调查哪些指标,将这些指标分解成具体的项目,拟订出调查表或问卷。
四、选择抽样方法和确定抽样框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基本上是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要抽样首先要根据研究总体的特点等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整群抽样还是分层抽样等。
抽样框:就是抽样时调查对象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五、确定样本容量根据估计方法、估计量、预算经费,确定样本容量。
六、抽取样本,收集数据根据发病前存栏数、发病数、死亡数,抽取样本,收集数据。
七、结果分析及建议根据全部调查资料和分析结果,对疫情发生的病原、促成因素、经验教训等作出结论,提出预防和扑灭传染病的计划和措施,并写出书面报告。
任务二、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一、确定调查的内容1.疫病流行情况(1)最初发病时间、地点,蔓延情况,疫病传播速度和持续时间。
(2)发病家畜的种类、数量、年龄、性别,感染率,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
(3)发病前的饲养管理、饲料、用药及发病后诊治情况以及采取了那些措施。
2.疫病调查疫情调查包括以下几方面: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患病动物上端原产地、患病动物下端原产地。
(1)疫点患病动物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初诊结论;发病前存栏数、发病数、死亡数;免疫情况、免疫程序;发病前2l天和发病后至调查日进出疫点及产品;消毒及无害化处理执行情况;疫点近3年内相关疫情情况。
(2)疫区疫区相关动物免疫情况及程序;发病数和死亡数;疫情(近3年内)及疫情处置情况;近6个月内免疫抗体与病原监测;消毒及无害化处理。
(3)受威胁区易感动物的免疫及免疫程序;是否进行过免疫抗体与病原监测,免疫是否在有效期内;动物免疫是否存在空白区域;预防消毒情况。
(4)患病动物上端原产地(溯源) 相关动物的免疫及免疫程序;动物所在地的疫情及疫情处置。
(5)患病动物下端原产地(追踪) 去向、途径、终点(销售点、饲养点等)上述地点周边易感动物免疫情况;患病动物的处置及无害化处理。
3.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调查(1)调查传染源即病畜、带菌者或染疫畜禽产品的来源情况。
(2)调查传播方式一是没有外界因素情况下,病畜与健康畜直接接触的直接传播。
二是病原体通过媒介物如饲料、饮水、空气、土壤、用具、动物、工作人员等的间接传播。
(3)当地动物防疫卫生状况,畜禽流动、交易市场、交通检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检疫申报、检疫隔离、动物调运备案、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情况。
二、动物群发病调查的主要方法1.询问调查是流行病学调查的最主要的方法。
通过向畜主、管理人员、当地居民进行询问、调查等方式,了解传染源、传播媒介、自然情况、动物群资料、发病和死亡等情况,并将调查收集到的资料记入流行病学调查表中。
调查询问应注意,要善于引导、启发,从动物来源、免疫注射、病史、饲养管理乃至粪便情况、生活环境、行为习惯等均作细致的询问,收集动物及其产品全方位的情况,从中发现疑点,为进一步判定提供依据,为拟定防疫措施打基础。
调查询问人员要掌握动物的传染病和流行病学知识,特别是要掌握本地及附近地区和畜禽调出地区动物疫情情况。
每种动物传染病都有一定的流行特点、季节、暴发范围。
如:猪瘟可四季发生,猪丹毒多发夏秋多雨季节,猪肺疫多发气候剧变的寒冷季节,弓形体病多发秋季和多雨季节等。
调查询问人员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有徇私报复的私心和“卡、要”敲诈的歪心。
调查询问的方法。
(1)积极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取得货主的支持和配合,以便得到更多真实可靠的材料。
(2)询问动物周边环境情况。
调查动物来源和免疫注射情况,当地动物疾病史,动物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的防疫卫生措施等。
(3)询问动物饲养管理情况。
调查包括饲料、饮水、饲喂方式,平常的饲养管理、消毒净化和患病情况等。
(4)询问动物流动情况。
调查动物的产地检疫和流动、收购、调拨中防疫卫生情况及运输检疫情况等。
(5)询问畜禽的屠宰情况。
调查屠宰场的设置,畜禽宰前健康情况与原因,屠宰时间、地点,屠宰工具和方法,屠宰中和宰后有何异常情况等。
询问鱼的捕捞情况。
调查历年来捕捞水面的疫病史和水质情况,捕捞原因,捕捞前鱼的活动情况,捕捞工具和方法;近期气候变化、附近农田用农药等也应同时了解。
询问野生动物的捕获情况。
调查捕获时间、地点、方法等。
(6) 询问肉品保存运输情况。
调查畜、禽、鱼等肉品的保存时间、方法、设备和运载单位、工具、时间、方法等。
2.现场观察深入疫区现场进行实地观察,进一步了解流行发生的经过和关键问题所在。
可根据不同种类的疾病进行重点项目调查。
如发生肠道传染病时,特别注意饲料来源和质量、水源卫生、粪便、尸体处理情况等。
发生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时,应注意当地节肢动物的种类和分布、生态习性和感染情况等。
对于疫区的地形特点、植被和气候条件也应注意查看。
3.实验室检查检查的目的主要是确定诊断,查明传染源,发现隐性传染,证实传播途径,摸清畜群免疫水平和有关病因。
一般是在初步调查印象的基础上,应用病原学、血清学、变态反应、尸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等各种诊断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查。
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分析是以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揭示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本质,从而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措施。
(一)流行病学分析目标资料分析必须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预计要解决什麽问题,通过哪些项目、指标或数据来说明问题。
例如,为了了解某种传染病在不同年龄家畜的发生情况,应分析不同年龄家畜的发病率;为了判断流行强度,应将流行期间的发病率与历年比较;为了了解某种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应分析发病率在时间上、地区上和畜群中的分布动态。
通过分析研究,找出流行规律。
(二)流行病学分析常用的指标1.数、率、比的概念数指绝对数。
如感染数、发病数、死亡数等。
率指一定数量的动物群体中发病的动物的数量。
可用百分率表示。
比是指构成比。
也用百分率表示。
但不能与率一同使用于相互比较。
(1)发病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某病新病例数占同期畜群动物平均数的百分率。
发病率较完全地反映出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但不能说明整个流行过程,因为常有许多家畜呈隐性感染。
发病率(%)=某期间内某种疾病新病例数/某期间该畜群动物的平均数×100%(2)感染率是指用临床诊断法和各种检验法检查出来的所有感染家畜头数占被检查的家畜总头数的百分比。
感染率能较深入地反映流行的全过程,特别是某些慢性传染病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感染率(%)=感染某传染病的家畜头/检查总头数×100%(3)患病率是指在某一期间内畜群中存在新旧病例的总数占同一期间内畜群动物总数的百分比。
患病率(%)=在某一指定时间畜群中存在的病例数/在同一指定时间畜群中动物总数×100%(4)死亡率是指某病病死数占某种动物总头数的百分比。
死亡率(%)=因某病死亡头数/同时期某种动物总头数×100%(5)病死率是指因某病死亡家畜头数占该病患畜总数的百分比。
病死率(%)=因某病病死头数/同时期内该病患畜总数×100%(三)分析内容及方法1.历年发病率分析根据疫情报告资料或历年来调查资料,比较历年发病率高低,或用发病指数来表示某病的消长规律,以分析该病的动态和严重性2.发病率按时间分析用以分析传染病发病时间的变动规律。
某些传播快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猪流行性腹泻、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等数天内即可传遍全群;而传播缓慢的传染病,则流行时间长,病例数不集中,如鸡大肠杆菌病、猪密螺旋体痢疾、猪链球菌病等。
3.发病季节分析用以分析某种传染病在不同季节发病的变动规律。
某些有些传染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流行性日本乙型脑炎多发生于蚊虫多的夏季、炭疽多发生于洪水泛滥的季节、猪传染性胃肠炎多发生于12~4月份等。
4.发病动物分布分析按不同动物种类、年龄分析发病率,有助于分析病因和采取预防措施。
如口蹄疫、日本乙型脑炎、鸡新城疫等可使多种动物发病;猪瘟,鸡新城疫等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小鹅瘟雏鹅发病率高,鸭瘟则成年鸭发病率高。
5.地区分布分析传染病的地区分布与疫源地和传播速度有关。
如炭疽大多在疫源地周围发生,范围较小;破伤风虽然呈零星散发,但范围广泛;马流行性感冒传播速度快,常呈大流行。
(四)流行病学分析的结论最后根据全部调查资料和分析结果,对疫情发生的病原、促成因素、经验教训等作出结论,提出预防和扑灭传染病的计划和措施,并写出书面报告。
任务三、进行动物疫病监测监测即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对某种疫病的发生、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观察与检测,系统收集疾病资料及影响疾病的因素,进行连续的分析、解释和反馈,由此来观察疾病发展的趋势和变化,以作出预测和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
一、监测畜种、病种(一)监测畜种1.监测的畜种为猪、牛、羊、犬、猫、鸡、鸭等。
2.监测畜年龄猪为3~5月龄,牛、羊、犬、猫为成年畜,鸡、鸭为45日龄以上。
3、监测畜禽性别公母各半。
(二)监测病种1.各种动物的传染病2.各种动物的营养代谢病3.各种动物的寄生虫病4.各种动物的中毒病二、监测数量猪、牛、羊各100头份;鸡300头份;牛结核病监测为供应城(镇)地区奶源的全部奶牛。
三、监测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时间四、疫病监测方法(一)流行病学调查1.基本情况,包括地理地貌特征、气候特点、人口、各种动物结构、饲养量、畜种结构及近20年的演变情况。
2.近10年动物及其产品市场流通的情况。
3.野生动物、传播媒介及其种类分布4.引进动物及其产品地区的动物疫情态势。
5.近10年动物疫情发生和流行情况。
6.近期各种动物疫病发生的临床病例。
7.动物群体病原体携带状况,以及病原体的型别、毒力等。
8.周围环境动物疫情发生和流行情况。
9.动物疫病的流行规律。
10.动物疫病的防治措施及其效果。
11.各种动物疫病群体免疫水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