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矿山企业的成本管理第一节原矿成本的控制第七十七条井下采矿成本的控制。
是指在原矿成本形成过程中,对从采场设计开始,经掘进、采矿、供矿、充填等生产过程和通风、排水、维修等生产环节及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指导、控制、监督。
对实际发生的生产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对出现的偏差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各项费用控制在原来所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实现预期的成本目标。
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成本控制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阶段。
矿山成本的事前控制主要是:确定目标成本,建立成本控制网络。
分解成本指标,将其归口分级落实到处(科)室、矿、坑(工区)、队组、个人。
产量、工程量、质量品种指标落实到计划统计部门;供矿品位、采矿损失率、矿石贫化率、坑道合格率落实到地测部门;采场设计、采掘作业效益、采场实现率、万吨采掘比、三级矿量平衡、采供比、爆破效率等落实到生产技术部门;技术进步、机械化程度、化验数据合格落实到科技部门;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运转率、设备大中小修、备品备件采购成本、风水电等能耗管理、线损、功率因素等指标落实到机械动力部门;原材料的采购与使用管理,消耗定额管理落实到供应部门;劳动生产率、劳动定员定额、劳动纪律落实到劳动人事部门;固定费用管理落实到财务部门;产品(工程)产量计划、施工质量落实到工区、队组。
实行分工合作、层层控制、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在矿山上下左右形成纵横交错的成本控制体系,并使成本控制与经济责任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矿山成本的事中控制,即在原矿生产过程中,从掘进起直至将矿石运至选矿场的整个阶段对成本的形成和偏离目标成本的差异进行过程控制。
其内容包括:建立成本反馈制度,把偏离成本目标的差异及时反馈给责任部门和个人,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对工程质量、供矿品位等建立严格的监督验收制度;对炸药、雷管、木料、钢材等主要材料必须按定额供应,以限额领料单、代金券等形式加以控制;对费用开支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并按预算执行,而且还要从开支的时间上、用途上和作用上进行控制;推行分级核算和采场成本核算制度,为成本的日常控制及时提供资料。
矿山成本的事后控制一般是在掌握了成本的实际情况后,将其与目标成本相比较,计算出成本差异,确定成本节约与浪费,进而分析成本超支、节约的原因和责任归属,并对成本责任部门进行业绩的考核与评价。
坚持队组按旬简要分析,工区按月分析,矿、局按季分析制度。
根据比较与分析,总结经验,纠正偏差,修改标准,提出新的目标。
第七十八条露天矿产品成本的控制。
是按一定标准对采矿产品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限制,防止工、料、费和资源浪费,以达到降低成本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其目的在于以尽量少的劳动资料,生产回收更多的采矿产品,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和社会效益。
成本控制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是保证完成成本计划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按成本控制的时间可分为:1.事前控制,即对矿产品生产规模、工艺方式、设备选择以及各种生产、消耗定额、费用预算的成本设计和成本计划及其日常调控办法的制定,以防患于未然,把损失和浪费消灭在成本发生之前。
2.事中控制,即对矿产品成本实际形成过程中的供、产、销,工、料、费以及设备利用、资源回收及有关指标等的实施性控制。
这是成本控制的重点。
3.事后控制。
一般是在掌握了成本的实际情况后,将其与目标成本相比较,计算出成本差异,确定成本节约与浪费,进而分析成本超支、节约的原因和责任归属,并对成本责任部门进行业绩的考核与评价。
坚持队组按旬简要分析,工区按月分析,矿、局按季分析制度。
根据比较与分析,总结经验,纠正偏差,修改标准,提出新的目标。
4.还要做好事后分析,不断有针对性地改善事前和事中控制,并把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按成本控制的内容可分为:1.物料成本控制。
主要包括对材料、燃料、备件的采购、消耗和单价的控制;2.人工成本控制。
主要包括对人员定额、工时消耗、劳动生产率、工资标准等的控制;3.能源成本控制。
主要包括电力消耗和自备电厂发电成本的控制;要注重线损和功率因素等指标的分析。
4.经费控制。
主要包括对车间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控制。
(三)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有:1.实行目标成本管理。
即根据一定的利润率〈一般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或利润目标确定成本水平,并据以进行管理和控制。
它主要包括按目标成本进行设计、研制,防止先天性的高成本,并在日常成本管理中严格按目标成本进行分解、落实、实施、考核。
2.制定先进合理的工、料、费生产消耗定额、开支标准和工艺规程,并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
实行严格的劳动定额和工时定额管理,实行定(限)额领料卡(本)费用限额卡等制度控制。
3.实行标准成本管理,严格控制和及时纠正不利差异的产生。
4.实行成本的分级归口管理和责任成本制,并把责、权、利、效结合起来。
第二节原矿成本管理第七十九条矿山产品成本分析。
矿山自然条件复杂,生产经营难度大,至使影响成本的因素较多。
如矿体的赋存条件和开采难易程度,开采方法的应用,矿石品位的高低,工程质量好坏,劳动效率,设备材料利用效率等。
为揭示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矿山企业应按年、季、月进行成本分析。
第八十条成本分析组织。
成本分析的组织。
成本是技术效果与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各部门都要讲究经济效果,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对所分管的技术经济负有经济责任。
因此,企业的成本分析工作以财会部门为主,各部门积极配合,在三总师共同主持或由主管经营的领导主持下进行。
第八十一条成本分析的种类。
(见成本分析种类图)第八十二条成本分析内容。
矿山主要分析如下因素:(一)各种产品结构变动的影响;(二)原矿(原矿含金属)产量增减的影响;(三)出矿品位升降的影响;(四)作业量变动的影响;(五)作业成本升降的形响;(六)料、工、费、动力单耗升降的影响;(七)贫化率、损失率、工班效率、设备利用率等经济技术指标的影响;(八)外购原矿成本、外购燃料和动力价格变动的影响;(九)车间制造费用的影响;(十)采场设计变更、采场成本升降的影响;(十一)其他因素的影响。
除开展内部分析外,还应当与同类型企业同类型产品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学习先进经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断降低产品成本。
财会部门综合分析局矿成计划统计部门的指标分析本分析技术部门的技术指标等分析归口部门费用分析按分析的工区财务员综合分析区域划分工区成本分析工区职能人员分析队组分析---综合队组核算内容分析综合分析成本分析按分析的定期分析时间划分报表分析不定期分析-----专题分析按分析的财务人员综合分析技术人员等专题分析人员划分队组兼职人员简要分析按分析的可比产品成本分析计划内产品成本分析对象划分不可比产品成本分析计划外产品成本分析成本分析种类图第八十三条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一)对比分析法。
即用对比的方法揭示各项成本差异,它是把成本指标的实际与基期进行对比的方法。
是成本分析的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
(二)因素分析法。
即分析某一成本指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及其影响方向和程度的方法。
因素分析法一般可以用连锁替代法完成。
第八十四条井下采矿产品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成本影响分析。
矿石成本是井下作业成本的最终反映,是矿山企业最重要的工作质量指标。
矿石成本分析常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种。
对比分析是以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前期成本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因素分析法是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原矿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物耗指标和效率指标;(一)技术指标对成本的影响。
技术指标主要是指矿石损失率、矿石贫化率和万吨采掘比等,其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化率不变)贫本的影响额(总成矿石损失率变动对原矿=计划单位成本原矿含金属量- 计划总成本采掘等作业+单位成本出矿计划×矿量计划出±影响出矿量因损失率变动属量)因损失率变动影响的金(计划出矿含金属量±成本的影响额变动对原矿总率化 贫 石 矿=出矿量×报告期贫矿率1基期贫矿率1---1 ×位成本出矿单成本的影响额变动对原矿总比掘 采 吨 万=采掘比计划-采掘比实际 ×量(万砘)实际采矿×单位成本掘进计划(二)物耗指标对成本的影响。
物耗指标主要是指生产材料消耗定额和动力消耗定额,其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可用下面公式计算:成本的影响额变动对矿石总材料(动力)单耗= 单耗变动率材料(动力)×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材料(动力)在矿产品 ×本 成 总矿石计划×含金属量实际出矿(三)效率指标对成本的影响。
效率指标有劳动生产率、爆破效率等,这些指标的变动对矿石成本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产量,从而降低固定成本。
计算式:成本降低额产量增加影响= 1-百分数工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分数工人平均工资增长的百 ×总成本矿石计划 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成本中的工资费用比重。
计算式如下:而使成本降低率劳动生产率提高= 1-百分数工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分数工人平均工资增长的百 ×本中所占比例工人工资在成第八十五条 露天采矿产品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成本影响分析。
指露天矿山的采矿贫化率、损失率、剥采比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采矿产品成本的影响。
(一)矿石贫化率对矿产品成本的影响。
在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废石(以地质部门圈定的数据为准)的混入和工′业矿粉的损失,使出矿品位降低的百分数比例谓之贫化率。
贫化率对采矿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超过矿石运输里程的运输费、采场粗碎费及增加的其它费用。
贫化率提高增加的废石混入量所增加的总费用B 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B = M × 1011R R ---1式中 M —出矿量;R 0 —基期贫化率;R 1 —报告期贫化率;B —混入矿石的每吨废石费用。
如实际贫化率低于计划贫化率,则B 为负数,表示贫化率降低而节约的成本。
(二)矿石损失率对采矿产品成本的影响。
在露天采矿过程中,将矿石混入废石排至废石场而损失的矿石对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减少了采出矿量,相对提高了单位(吨)矿石的穿孔、爆破等费用。
(三)剥采比对矿产品成本的影响。
生产剥离量与采矿量之比的变化,对矿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单位(吨)矿产品所剥离费的增减上。
第八十六条矿体赋存条件下伴有开采价值的金属元素与成本关糸的分析。
指在矿床开采的矿石量里含有多种有价元素,主金属元素及附生其它有用金属元素与成本的关系。
(一)伴生金属元素通常都是随主金属矿石一起采出,它自身一般无独立开采的必要。
通过选冶工艺处理,当能富集回收提纯为各自的合格产品时作为联产品计算,其设计成本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