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习题及答案)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习题及答案)

第10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一、不定项选择题1.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辛迪加D.国际垄断同盟2.资本输出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扩大市场B.扩大垄断原料来源C.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D.援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输出的主体是:A.国家垄断资本B.私人垄断资本C.跨国公司D.国际卡特尔4.早期跨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主要表现为:A. 控股式合资企业B.单一的全资公司C.混合所有制公司D.非股权安排的合作经营5.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A.跨国公司的发展B.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C.新科技革命D.资本全球化的发展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有:A.生产国际化B.资本国际化C.贸易国际化D.市场国际化7.跨国公司的新特点:A.跨国兼并规模巨大B.强强联合C.强弱联合D.兼并的行业非常广泛8.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A.生产国际化B.资本国际化C.贸易国际化D.技术国际化9.国际经济协调的方式主要有:A.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协调B.通过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各国的经济政策C.通过组织经济一体化集团来协调D.通过联合国的调节10.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主要有:A.跨国集团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经济联盟11.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主要表现在:A.国际贸易领域的摩擦B.国际金融领域的摩擦C.国际生产领域的摩擦D.国际投资领域的摩擦1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A.生产力水平低下B.产业结构水平低下C.经济依赖性严重D.政治上的非独立性13.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主要表现在:A.资源的依赖B.资本的依赖C.市场的依赖D.技术的依赖14.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和控制的领域主要有:A.贸易领域B.国际金融领域C.经济援助领域D.国际合作领域15.在贸易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A.市场不平等B.商品交换不平等C.贸易条件不平等D.技术转让不平等16.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A.生产资本输出B.商业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D.技术资本输出17.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A.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B.加大了世界性经济波动的可能性C.加剧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D.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也被全球化二、名词解释1.经济全球化2.资本输出3.跨国公司4.国际经济秩序三、分析判断1.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因是垄断资本家追求高额利润的必然结果。

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没有消极作用。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单一的全资公司。

5.资本输出只存在一种流向,即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商品资本国际化。

四、问题解答1.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表现?2.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双重效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怎样理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和控制?4.怎样理解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5.怎样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内的相互依赖?6.原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你认为主要表现哪些方面,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要应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习题答案(第10章)二、不定项选择题1.A2.C3.B4.B5.C6.ABC7.ABD8.A9.ABC 10.BCD11.ABD 12.ABC 13.BD 14.ABC 15.BCD 16.AC 17.ABD二、名词解释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调整世界经济趋向于整体化。

2.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经济组织为了获得高额利息或利润对国外进行贷款和投资。

3.跨国公司是指以本国总公司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

4.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各国在发生经济联系和进行经济活动中的制度、规则及各国普遍接受的各种条件等。

三、分析判断1.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因是垄断资本家追求高额利润的必然结果。

这种观点不正确。

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因是新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是以生产国际化为基础的,而新科技革命则是生产国际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主要表现为:新科技革命使国际分工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新科技革命使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没有消极作用。

这种观点不正确。

①经济全球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加剧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使得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全球化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②同时,经济全球化也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一些问题,它把资本主义的一些固有矛盾也全球化了,进一步扩大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差距。

因此,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这种观点不正确。

①经济全球化虽然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将会缓解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技术落后的状况。

同时,作为全球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的各个国家,可以发挥自己的特有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

②当然,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建立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不平等的地位基础上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通过不平等的经济关系来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导致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

因此,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又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单一的全资公司。

这种观点不正确。

①单一的全资公司是早期跨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由单一的全资公司向控股式合资企业、非股权安排的合作经营转变,出现了跨国公司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格局。

5.资本输出只存在一种流向,即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这种观点不正确。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主要流向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

②出现这种资本输出流向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其一,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其二,战后自然资源和一般劳动力不再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

因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不再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流向。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商品资本国际化。

这种观点不正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资本家为使过剩资本获取高额利润、为扩大市场和原料来源,需要加大资本输出的数量,从而使资本输出代替了商品输出而成为资本国际化的突出特点。

四、问题解答1.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表现?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实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新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因。

经济全球化是以生产国际化为基础的,而新科技革命则是生产国际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新科技革命使国际分工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新科技革命使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生产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生产国际化是国内生产向国外延伸的必然结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资本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流动,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发挥着主导作用,它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4)贸易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先导。

国家贸易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各国的生产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从而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又使各国的经济发展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5)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对经济全球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生产和资本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当代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贸易国际化的重要载体。

2.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双重效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具有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1)其正面效应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加剧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一,经济全球化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

作为全球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的各个国家,可以发挥自己的特有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从总体上促进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

并且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经济、技术优势要比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大的利益。

第二,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整体,各国都面对这个统一的大市场,客观经济规律在全球范围内起作用。

第三,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世界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和升级。

第四,经济全球化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其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新的问题:第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加剧了世界范围的不平等,进一步扩大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差距。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加大了世界性经济波动的可能性。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它把资本主义的一些固有矛盾也全球化了。

随着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充满了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和危机。

3.怎样理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和控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通过不平等的经济关系来掠夺和控制发展中国家,这种经济掠夺和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贸易领域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控制。

首先是商品交换的不平等。

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是初级产品,而发达国家则以出口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为主。

在国家交换中,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初级产品的价格,发达国家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其次,是贸易条件的不平等。

发达国家制定有利于自身的贸易条件和贸易制度,使发展中国家蒙受损失。

再次,是技术转让的不平等。

发达国家在技术转让的过程中,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索取高价和设置种种条件;另一方面,往往通过技术的转让来控制发展中国家。

②在国际金融领域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

③在经济援助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

4.怎样理解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1)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

主要表现为:跨国界的投资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使世界生产在最合理的区位布局下进行;跨国投资导致了市场经营方式的全球化,使投资流入国采用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跨国公司投资的强大经济效益加速了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开放,以巨大的吸引力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对外开放,进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跨国公司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要求贸易以更为自由的方式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