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健康知识考试试题

职业健康知识考试试题

职业健康知识考试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1h,合格标准:8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2•目前职业病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居多。

3•生产性粉尘由于种类和理化性质的不同,对机体的损害也不同。

按其作用部位和病理性质,可将危害归纳为、_______________ 、、变态反应和其他五部分。

4•普通型尘肺病从接触粉尘到临床发现通常为__________________ 年。

5•长期接触___________ dB(A)以上强噪声会致听力受损。

6.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控希比____________ 、、。

7.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
的日高气温________________ C以上的天气。

二、选择题(请在括号中填入唯一正确的答案序号。

每题3分,共计30分)
1•下面哪类作业产生的粉尘会呼吸进入肺部造成尘肺病()。

A.烧焊产生的烟尘 B.抛光产生的金属粉尘 C.烘干产生的粉尘D.以上全部答案。

2•可吸入性粉尘的粒径为()。

A.1 -5毫米
B.1 -5微米
C.1 -5纳米
D.1 -5厘米
3. 水泥粉尘属于()。

A. 无机性粉尘
B.有机性粉尘
C.混合性粉尘
4. 矽肺、石棉肺、煤矽肺较常见,(的危害性最为严重。

A. 矽肺
B.石棉肺
C.煤矽肺
5. 零部件摩擦、碰撞产生的噪声属于()。

A. 流体动力噪声
B.电磁噪声
C.机械噪声
6. 噪声职业接触限值为()。

A.85dB
B.80dB
C.90dB
7.在设备运行部位增加防护罩隔绝噪声属于()。

A.噪声源控制
B.噪声传播途径控制
C.对接受者的防护
8.作业场所气温()、湿度(属于高温作业场所。

A.气温〉30C、湿度〉80%
B.气温〉35C、湿度〉85%
C.气温〉35C、湿度〉80%
9.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作业时间较短,可以不用佩戴防护口罩;
B.普通口罩就可以起到防尘效果;
C.使用符合防护标准的防护口罩并正确使用才能起到防护
效果。

10.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A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X ,每题3分,共计45 分)
)1.普通口罩可以阻隔小于10微米的粉尘,故能够起到防尘
效果。

( )2•粉尘浓度越高,吸入的粉尘就越多,危害越大。

( )3•硬度越大的粉尘,对呼吸道黏膜和肺泡的物理损伤越大。

( )4•生产过程中员工可以因个人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佩戴防护用品。

( )5•尘肺病可以根治。

( )6•电焊作业不会产生危害气体。

( )7•作业人员佩戴耳塞属于对接受者的防护。

( )8•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
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 )9•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10.当发现人员中暑时,应将其移到阴凉通风处并采取降温解
暑措施对其进行救护。

( )11.当气温达到33 C时就属于高温天气。

( )12.可燃性粉尘达到一定的浓度,遇到明火、火花等点火源时
会爆炸,造成严重危害。

( )13 •防护用品是作业人员最后一道防护屏障,一旦取消或失效将会在意外发生时失去保护作业。

( )14•普通口罩不可以作为防尘口罩使用。

( )15.发现他人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时应对其纠正、教育,起到
相互监督作用。

四、简答题(共计5分)
简述你的岗位有哪些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应该采取什么防治措施? 答:危害因素:
防治措施:
答案:
一、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尘肺病3、尘肺、局部作用、
全身中毒4、>20 5、85 6、噪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接受
者7、35
二、1D 2B 3A 4A 5C 6C 7A、B 8A 9C 10B
三、1X 2 V 3 V 4 X 5X 6X 7 V 8 V 9 V 10V 11X
12V 13V 14V 15V
四、危害因素:
1、熟料粉尘、矿渣尘、煤粉尘、水泥尘
2、提升机噪音、磨机运转噪音、收尘器风机噪音、包装机噪音、空压机噪音
防治措施:
1、综合防尘措施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革、水、密、风、管、教、护、检”。

(1)“革”:工艺改革。

以低粉尘、无粉尘物料代替高粉尘物料,以不产尘设备、低尘设备代替高产尘设备,这是减少或消除粉尘污染的根本措施。

(2)“水”:湿式作业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飞扬。

(3)“密”:密闭尘源。

使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将敞口设备改成密闭设备,这是防止和减少粉尘外逸,治理作业场所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4)“风”:通风排尘。

受生产条件限制,设备无法密闭或者密闭后仍有粉尘外逸时,要采取通风措施,将产尘点的含尘气体直接抽走,
确保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管”:加强管理。

领导要重视防尘工作,防尘设施要改善,维护管理要加强,确保设备的良好、高效运行。

(6)“教”:宣传教育。

加强防尘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知识,使接尘者对粉尘危害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7)“护”:做好个人防护。

受生产条件限制,在粉尘无法控制或高浓度粉尘条件下作业,必须合理、正确地使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8)“检”:定期对接尘人员进行体检;有作业禁忌症的人员,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3、企业的噪声治理,主要有三个方面,消除和减少生产中的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

①控制和减弱噪声源:从改革工艺入手,以无声的工具代替有声的工具。

②控制声的传播:合理部局,新建改建扩建的企业在总体设计时,要合理布局,把高噪声的车间、作业场所与其它车间分隔开来,在有噪声的各种机械上装置消声器。

③作好个人防护:要进行反复的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认识噪声的危害和治理噪声的重要性,自觉作好个人防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