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接地解决方案设计单位广州市中能通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7年7月目录一、概述 (3)二、防雷理论和设计依据 (3)2.1 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完善的雷电保护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防雷方案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变电所低压用电系统防雷接地方案 (4)3.1外接地网 (5)3.2室内等电位连接 (5)3.3 通过防雷器建立等电位连接 (6)3.3.1 交流电源的防雷 (6)3.3.2 直流电源的防雷 (6)3.3.3 信号系统防雷 (7)3.3.4 GPS天馈线的防雷 (7)3.3.5RS232端口的防雷 (8)3.3.6 PT回路的防雷 (8)四、工程图纸 (10)室内的等电位连接见工程图CSZY-SNJD (11)变电所电源防雷器配置图CSZY-SPD (12)五、技术说明 (14)V20-C/3+NPE-AS 声光报警 (15)一、概述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它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
自从人类进入到电气化时代以后,雷电的破坏由以直击雷击毁人和物为主,发展到以通过金属线传输雷电波破坏电气设备为主。
随着微机保护系统进入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先进,其精密程度越来越高,但从防雷角度来说,其防雷电电磁脉冲侵害的能力却明显下降,近年来,电力二次系统遭雷击灾害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因此,广东省电力公司也对此情况越来越重视,并针对变电站自动化的防雷制定了关于广东省电力二次系统的防雷规范。
本公司根据对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结合省公司的防雷规范,制定出本方案,旨在最大程度下减轻雷电对二次系统的危害。
二、设计依据1. 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接地规范(Q/GD001 1122.03-2007)2. 建筑物防雷规范(GB50057-94)3. 计算机房防雷设计规范(GB50174-93)4.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1998)5.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YD5098/T-2001)6.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1312)7. 过电压保护器(VDE0675)8.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18802.1-20029. DL/T667-1999 远动设备及系统10. 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变电所低压用电系统防雷接地方案传统的雷电防护方法由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两个环节组成。
外部防护是防止雷电击中建筑物时在建筑物本身出现的火灾和机械损害。
包含建筑物外将雷电放电电流导人大地的设施: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建筑物周围的接地网及接地系统等。
在变电站建设时,我们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即可满足外部防护的要求。
内部防护是减少被保护空间雷电流的电磁影响的措施,目的是降低由雷电流引起的电位差。
只有包含完整的外部防雷设施和内部等电位连接,才能构成一个完善的雷电防护系统(如图1所示)。
雷电保护系统接闪器引下线地网外部屏蔽内部屏蔽防雷器等电位连接IEC1024,1312,61643,61644图1 雷电防护系统的构成那么概括的说,当今电子设备的防雷手段,主要采用分流、接地、屏蔽、等电位和过电压保护等方法。
a.分流利用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等将雷电流沿引下线安全地流入大地,防止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和设备上。
b.屏蔽计算机系统所有的金属导线,包括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信号线均采用屏蔽线或穿金属管屏蔽,在机房建设中,利用建筑物钢筋网和其他金属材料,使机房形成一个屏蔽笼。
用以防止外来电磁波(含雷电的电磁波和静电感应)干扰机房内设备。
c.等电位连接将机房内所有金属物体,包括电缆屏蔽层、金属管道、金属门窗、设备外壳等金属构件进行电气连接。
d.接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为保证其稳定可靠的工作、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和人身安全,解决环境电磁干扰及静电危害,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
接地和等电位连接方式。
所有引入和引出被保护空间的电源线和通信线路,或其他导体都要进行等电位连接,依据IEC51312-1说明,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小保护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
对(如金属支架、金属机柜等)需要采用导线进行等电位连接,对于带电金属体(如动力电缆等)需要采用防雷器做等电位连接。
以下就是依据有关标准的要求,针对电力变电站的结构特点而设计的解决方案:3.1接地根据IEC标准及国标、行标的要求,目前大部分的建筑均采用联合接地,因此,在对变电站的接地系统进行设计施工时,如无特殊要求,建议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
接地电阻要求小于0.5Ω。
3.2室内等电位连接一般来说,变电所低压用电系统所占的面积不是很大,因此可以采用4 x 40mm扁铜带沿机房墙壁0.5m处布放成环状作为工作地接地环,每根扁铜带需要用膨胀螺钉架空5—10cm 铺设在地面上。
此接地环要用4 x 40mm扁铜带或扁钢与直流接地引下线作焊接处理。
站内的设备的接地线以最短的方式,直接连接到环状工作地接地环上。
防静电地板的金属支架和静电地板下的线桥都应直接连接到环状工作地接地环上。
室内的等电位连接见工程图CSZY-SNJD。
3.3 通过防雷器建立等电位连接3.3.1 交流电源的防雷电源部分采用三级防雷。
变电站的站用电源一般是通过两台站用变,输入到交流屏内,然后供给相应的控制、保护回路所需的供电电源,由于此线路均由室外输入,不带铠装,非常容易感应到大的雷电流,而且能量也比较高,因此,第一级防雷器必需能够抵挡该雷电流带来的能量。
建议在主控室1#、2#交流屏输出侧各安装一套V100-B(385V AC)三相电源防雷箱,从三相电源进线侧引线至V100-B/T上安装。
其最大通流量可达到100KA(8/20us),可将大部分的雷电流泄放入地。
第二级电源防雷器采用OBO V20-C/4 C级电源防雷器,并联安装在变电所主控楼内独立的二次交流屏各段母线、充电机屏的交流输入侧,各安装一套,最大放电电流可达40KA (8/20us),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将电源线引入雷电导致的过电压限制到对设备无害的水平。
并且防雷器前要串联3PCS 32A的后备空气开关。
第三级电源防雷器采用OBO V20-C/2单相交流防雷器,安装于远动屏、后台、小电流接地屏等的交流电源输入端,对远动屏、及后台设备提供足够的保护。
另外,由于远动屏、后台等处设置了大量的远动机、服务器、光端机等精密设备,为提高此类设备的安全指标,建议在这类设备的前端加装精细保护防雷器,建议采用OBO CNS3-D-PRC,将浪涌过电压进一步限制在设备允许的范围内。
3.3.2 直流电源的防雷电力系统中的直流电源部分由蓄电池组、充电设备、直流屏等设备组成。
它的作用是:正常时为变电站内的断路器提供合闸直流电源;故障时,当变电站用电中断的情况下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断路器跳闸与合闸、载波通信等提供工作直流电源。
它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因此,必须对站内直流电源系统设计完善的雷电防护,避免雷电过电压造成直流电源设备的损坏。
根据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规范的要求,防雷器应该安装在不同防雷区域的交接处,所以,在设计直流电源系统的防雷措施,主要是考虑在1#、2#直流配电屏、通信室直流屏等设备KM、HM母线端安装C级直流电源防雷器,由于KM与HM共用负极端,因此,防雷器型号可以选择OBO V20-C/3+V20-C/2,对KM、HM母线提供正极对地、负极对地、正极对负极的保护。
避免雷电过电压通过直流电源线路侵害设备。
另外,对直流屏48V电源输出端需要配置直流防雷器,型号为OBO V20-C/3-PH-75V.3.3.3 信号线路防雷(1)载波线路防雷变电站信号系统的防雷,主要是针对远动通道(RTU)的传输线路进行雷电防护,目前在各种变电站的远动系统中,传输的媒介包括载波、音频电缆、光纤等。
因此,对通道的防雷,必须根据现场的特点分别进行防护。
根据载波设备接口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防雷器,在远动屏至通道的两个Modem输入端配置信号线防雷器,在此可以选择OBO FLD12/2..(2)远动通信线路的防雷从控制室远动屏至通信屏的通信,主要是通过语音信号线或RS232信号线,所以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配置不同的防雷器,若采用语音信号线,则应配置OBO FLD12/2,若采用RS232接口,则应该配置OBO SD09-V24T/09.从远动屏至其他屏柜的通信线路,如至GPS设备、小电流接地屏、测控屏等的通信端口,应在远动机的RS232接口处设置防雷器,型号为OBO SD09-V24T/09.(3)通信线路的防雷从10KV小室到控制室的通信线路(如RS232、RS485、CAN总线等),应在两端相应屏柜处安装通信线路防雷器,避免线路上感应的过电压窜入设备内部。
型号为若为RJ45接口,应配置型号为RJ45S-E100/4-F,若采用CON网或LAN网连接,则型号为FLD12..(4)录音电话线路的防雷在录音电话线路上,应配置信号线防雷器,型号为OBO RJ45-TELE/4-F.3.3.4 GPS时钟天馈线的防雷GPS时钟设备内部存在大量的精密电子元器件,而时钟设备的同步准确性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具有非常的重要性,所以,在GPS时钟天馈线输入端,配置OBO DS-BNC天馈线防雷器,可以有效阻止浪涌过电压通过天馈线系统侵入时钟设备内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DS-BNC是专用于高频天馈线上的防雷器。
由于具有高通流能力,可适用于0-2区域的防雷器保护。
内部采用附加电容很低的防雷器件和低的插入损耗,可应用于最高2.5GHZ频率的传输馈线。
3.3.5 “五防”到“监控”系统通讯端口防护综合自动化站中,“五防”系统与“监控”系统通过一个标准RS232接口实现通信,雷电过电压可能在此线路上感应出浪涌过电压,造成设备端口的损坏,因此,需要在其端口处配置OBO SD09-V24/9。
3.3.6 PT回路防雷方案PT回路的线电压一般为100V,换算为相电压U=100/1.732=57.7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