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地方政府管理的内部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答: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公共管理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即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手段”,公共管理是“目的”。
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种密不可分的、互动的关系。
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是其根本职责,是地方政府实现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共权力和履行职责为公民服务的活动。
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否合理和高效,直接决定着其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内容的发展演变,反过来导致其内部管理体制发生相应的变化,包括机构设置和运转方式等方面的改变。
2.简述地方财政支出的原则。
答:地方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地方政府在安排和组织财政支出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主要包括: (1)量人为出的原则。
(2)民主原则。
(3)效益原则。
(4)受益原则。
1.简述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内涵。
答:地方政府关系是指地方政府纵向的上下关系、横向的左右关系以及与无隶属关系的不同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关系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在形式上,可以区分为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的关系,上级政府行政部门和下级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横向关系包括没有隶属关系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内部行政机关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内容上,地方政府关系实际上是政府之间的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关系,主要包括权力关系、利益关系、财政关系和公共行政关系。
2.简述地方政府的作用。
答: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治体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方政府的政治作用。
包括:对国家政治统治的持续和稳定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加强和发展,有利于中央政府完成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
地方政府的社会作用。
包括: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助于形成凝聚地方居民向心力的共同体,从而促进地方的社会进步。
1.简述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点。
答:当代地方政府职能通常有以下特点:(1)双重性。
(2)差异性。
(3)局部性。
(4)服务性。
(5)规范性。
1.简述与国家选举相比,地方选举具有的特点。
答:与国家选举相比,地方选举具有以下特点:(1)地方选举的政党色彩相对较弱。
(2)地方选举主要采取直接选举的形式。
(3)地方选举的规模较小,其范围仅限于一个行政区域内。
(4)地方选举的周期与国家选举的周期不一定一致,通常较为短一些。
2.简述地方政府权限的特点。
答:地方政府权限表明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法定范围。
地方政府权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地方政府权限由中央政府划定。
(2)地方政府权限限于法定的地域范围。
(3)地方政府权限限于社会公共事务中的部分事务。
1.简述地方政府职能的制约因素。
答:地方政府职能的制约因素包括:(1)地方政府自身的能力 (2)地方政治制度 (3)经济体制 (4)社会发展水平除上述主要因素外,地方政府的辖境及其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对地方政府职能的制约也有重要的影响。
2.简述地方选举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答:(1)地方选举是地方民主的实现形式和重要保证。
(2)地方选举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机会。
(3)地方选举强化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联,有利于民众监督地方政府。
(4)地方选举在公民政治社会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公民的归属感,参与感和责任感。
2.简述地方政府内部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答: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地方政府为实现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共管理职责和相应的权限,而对地方政府自身的系统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实行的管理。
它具有如下特点:(1)系统性;(2)法制性;(3)适应性。
1.简述地方政府权力的内容。
.答:地方政府权力是指地方政府在所辖的行政区域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地方政府权力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议决权,是决定如何治理本行政区域的权力。
(2)执行权,是如何实现本行政区域治理的权力。
(3)行政权,是对本行政区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权力。
2.简述地方财政与地方政府管理之间的关系。
答:地方政府管理和地方财务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地方财政是地方政府管理提供物质基础。
(2)地方财政影响和制约着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的履行和目标的实现。
第一,地方政府职能的履行只能建立在地方政府财政可能性基础上。
第二,地方财政管理不善会导致地方财政危机,进而引发管理危机。
1.简述隶属型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
地方政府隶属于中央和上级政府,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所属官员由中央或上级政府任命,地方政府服从上级的指挥,对其负责;地方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代理人,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中央和上级政府实施政治统治,维持统治秩序,地方政府本身没有独立的人格。
一般来说,在实行专制或独裁制度国家,或在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的国家,其地方政府大都属于这种类型。
2.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乃至实现未来理想的基础条件。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更为强调经济功能。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正在发生转变。
根据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发展战略;第二,调控地方经济;第三,维护经济秩序;第四,管理国有资产;第五,经营基础设施。
3.中国地方立法权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中国地方立法权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有关在本地区实施中央立法的细则规定(2)体现地方特色的专门立法(3)授权立法与先行立法(4)自治立法与变通立法1.简述地方行政机关的基本职权有哪些?答:地方行政机关的基本职权包括: (1)执行权; (2)制令权; (3)管理权; (4)人事权; (5)监督权。
1.简述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它既受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内在发展规律的支配。
总体而言,地方政府机构设置要与职能相适应,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机构设置要具有系统性,并依法进行。
(1)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从根本上要适应职能的需要;(2)机构设置与社会发展相适应;(3)机构设置具有内在的系统性;(4)机构设置须依法进行。
2.简述中国地方立法权的主体。
地方立法权的行使主体是“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
按照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的规定,“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包括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六类主体:(1)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
(2)省会城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
(3)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
(4)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5)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
(6)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
3.简述我国地方行政权的特征第一,地方行政权的主体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第二,地方行政权的行使目的是执行国家意志,实现地方公共利益。
因此,追求行政效率是地方行政权力的直接目标。
第三,地方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第四,地方行政权源于地方政府的固有权力与授予权力。
第五,地方行政权不同于地方行政职权。
尽管行政权与行政职权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二者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概念,不能等同。
地方行政权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规范、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权力,内容多元而复杂;地方行政职权则是特定地方行政机构与工作人员所拥有的,与其行政目标、行政职务和职位相适应的管理资格和权能,是地方行政权的转化形式和具体化。
4.简述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项目。
(一)地方政府税收(1)财产税(2)所得税(3)商品税(二)地方收费我国目前的地方收费,包括以下几类:(1)行政性收费,(2)事业性收费,(3)资源性收费,(4)基金收费,(5)经营性收费。
另外,还有预算外收费,可分为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资金。
1.简述地方政府的特点。
地方政府具有如下特点:(1)管辖范围的地域性;(2)长期的历史发展和自主精神;(3)在一国政治结构中处于隶属地位;(4)具有地方参与权和税收权;(5)行政地位和职能的特殊性。
2.简述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
第一,郡县是比较完善的一级地方国家机构,而不像分封诸侯那样具有中央派出机关的性质。
第二,郡县制的郡守和县令由君主任命,对君主负责,随时可被免职,不像封国的君位和贵族的职位可以世袭。
第三,郡县的管理权直接来源于皇帝的授予,它与皇帝之间存在上下级的指挥与服从关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这样,地方决策权收归中央,地方郡县的自主权大大削弱。
4.什么是自治型地方政府?自治型地方政府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自治型地方政府是由一定地域居民,为在其居住区域管理本地地方公共事务,依照国家法律组成的地方自治社团,是一个拥有自身权利、义务和独立人格的公共团体(公法人)。
自治型地方政府最主要的功能是从事本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管理,而不是帮助中央和上级政府实施政治统治,维持统治秩序。
5.为什么说自治型地方政府优于隶属型地方政府?一般来说,自治型地方政府比隶属型地方政府更好,因为:(1)它更加清楚居民的需要和利益。
从获取居民需要和利益的角度看,自治型地方政府具有信息上的优势。
因此,它能够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2)在监督地方政府官员方面,居民监督自己的自治型地方政府会更容易,广大本地居民更容易获得有关官员履行其职责的信息,因而监督成本比由上级政府来监督下级政府的成本低,而监督效果又更好。
(3)从塑造民情的角度看,地方自治有利于培养居民关心公共事务的习惯,使其积极参与公共活动,亲身体会自治的组织形式的好处,产生遵守秩序的志趣,理解权力和谐的优点,并对他们自己的义务的性质和权利范围形成明确的和切合实际的概念。
隶属型地方政府的体制不让地方政府强大和独立,害怕地方政府强大和独立之后会篡夺中央的权力,使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
(4)最重要的是,地方自治导致地方自由,加起来就是国家自由。
8.简述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特征与行政区划类型。
民族自治地方是建立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具有自治权利和地位的地方行政单位。
中国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相当特殊的自治制度,其基本特征是:民族区域自治不是以民族为单位的民族自治,而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区域自治;不是居住在自治地方内的所有民族都实行自治,而只是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在自治区域内实行自治。
因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既不是民族自治也不是地方自治,而是特定少数民族在其居住区域内实行的区域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