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瑞斯康达RC903协议转换器使用手册
瑞斯康达RC903协议转换器使用手册
I
U
Terminal Timing (B) — SCTE(B)
I
W
Request to Send — RTS
I
C
Clearto Send — CTS
O
D
Data Set Ready — DSR
O
E
Data Carrier Detect — DCD
O
F
Data Terminal Ready — DTR
此时如果对方V.35接口线接好,但依然不能正常通信,请调整远端转换器的TX CLK或RX CLK相位选择。
四、故障转移
如果转换器出现LOS或LER告警,说明E1接收侧故障,则V.35接口的DCD信号被关闭,DTE设备应有反映。
如果转换器出现RAL,说明E1发送侧故障,则V.35接口CTS信号被关闭,DTE设备应有反映。
主时钟方式:采用设备内部晶振产生的时钟,作为系统时钟,又称内时钟
从时钟方式:由E1接收线路提供的时钟,作为系统时钟,又称恢复时钟
终端时钟方式:由DTE设备提供的终端时钟,作为系统时钟
时钟方式的选择是通过拨码开关设置的,具体方法见第四章。本设备须点对点应用。E1通道可由PDH、SDH等设备提供,也可直接用电缆连接。
出厂默认为75欧姆BNC接口有效,如想使用BALANCE接口需要用户设定底面开关。
使用120欧姆平衡接口时,BALANCE-RJ45双绞线接口定义
引脚号
1
2
3
4
5
6
7
8
名称
TD+
TD-
未使用
RD+
RD-
未使用
定义
输出正
输出负
输入正
输入负
120欧姆平衡接口与其他设备相连时,需明确其他设备的引脚定义。双绞线两端引脚接法如下:
RC903-V35FE1为独立的台式转换器,单独供电,放置与桌面上。
二、产品参数
1、E1接口技术指标
输入阻抗:75Ω(非平衡BNC接口)、120Ω(平衡RJ-45接口)
接口速率:2048Kbps±50ppm
编码类型:HDB3
电气特性:符合ITU-T G.703建议
帧结构:符合ITU-T G.704建议
远端设备告警(RAL):常亮,远端转换器有LOS或者LER告警
远端环回测试(RLP):常亮,远端E1处于环回状态
其中各接口定义如下:
E1接口定义如下:
TX:BNC座,75欧姆非平衡接口,E1信号输出
RX:BNC座,75欧姆非平衡接口,E1信号输入
BALANCE:RJ-45座,120欧姆平衡接口,1、2芯输出,5、6芯输入。
五、运行环境:
工作温度:0-45℃
工作湿度:5%~90%无冷凝
六、电源适配要求:交流/直流可选
AC:交流220V/50Hz(输入范围165至265V)
DC:直流-48V(输入范围-36至-72V)
设备功耗:≤3W
七、外型尺寸:
外型尺寸:120(宽)×39(高)×156(深)单位:mm
第四章
一、前面板设置开关(常用设置)定义
4.本设备的远端分配带宽功能和远端E1口环回测试功能失效
5.确认整个链路中只能有一个时钟源,其他PCM设备都是从时钟(跟随E1线路时钟)
第四章
一、上电时注意事项
1.V.35接口严禁热插拔。
2.E1接口建议不要热插拔。
3.E1收发两路线缆连通后,在通电情况下,对于其中一路的短开、接通操作是安全的。
直流-48V电源的设备,建议先接保护地(中间接头)。正负极严禁接反。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第4位
第5位
带宽(单位:bit/s)
0
0
0
0
0
2048K(E1透明模式)
0
0
0
0
1
1×64K=64K(最小带宽)
0
0
0
1
0
2×64K=128K
0
0
0
1
1
3×64K=192K
0
0
1
0
0
4×64K=256K
0
0
1
0
1
5×64K=320K
0
0
1
1
0
6×64K=384K
0
0
1
1
1
7×64K=448K
注意A:本端和远端的带宽分配必须一致!
“最大带宽1”是PCM30情况下允许设置的最大带宽
“最大带宽2”是PCM31情况下允许设置的最大带宽
3、第6位:V.35带宽控制权限选择
第6位
带宽控制权限
OFF
带宽主控状态
ON
带宽被控状态
要实现远端跟随本端带宽设置功能需要保证以下几个前提条件:
1.本设备点对点,成对使用(或与本公司其他N×64K V.35接口设备对通)
1
1
0
1
1
27×64K=1728K
1
1
1
0
0
28×64K=1792K
1
1
1
0
1
29×64K=1856K
1
1
1
1
0
30×64K=1920K(最大带宽1)
1
1
1
1
1
31×64K=1984K(最大带宽2)
上表中,“1”表示开关拨向OFF,“0”表示开关拨向ON。例如,384Kbps带宽的设置状态为“00110”,那么开关设置的方法就应该是“ON,ON,OFF,OFF,ON”。建议您先抄下您需要的带宽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再对应“1为OFF,0为ON”的规则。
2.E1链路中不串接占用第0时隙的PCM设备(例如DXC、MUX等)
3.两端设备都不能设置为透明模式,即N值设置不可为0
1、点对点成帧模式“主时钟——从时钟”结构
如上图所示,点对点连接路由器或其他V.35接口设备时,路由器需工作在DTE模式。为了安装调试方便,可将本端转换器设置为主时钟方式,远端转换器设置为从时钟方式,时钟源在本端转换器上。
使用“主时钟——从时钟”连接结构时,如果E1链路中串接了DXC、MUX设备,则DXC、MUX和远端转换器都应是从时钟方式(跟随E1线路时钟)。
三、产品兼容性
如果使用本设备和其他厂家成帧E1设备对通(例如V.35至成帧E1接口转换器、E1接口路由器等);或者本设备成对使用时,中间串接了DXC、MUX等设备,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PCM30/31格式必须一致
2.CRC校验功能有效/无效必须一致
3.V.35接口数据在G.704帧格式中的占用必须一致
二、摆放
1.放于机房内,保持机房洁净,应有空调设备。
2.放置远端转换器。远端转换器一般使用“从时钟方式”。
3.放置本端转换器。本端转换器一般使用“主时钟方式”,特殊情况下需用跟随DTE时使用“终端时钟方式”。
三、测通
查看本端设备应无任何告警。
测试本端DTE设备是否能与远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如果不能测通,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逐步测试:
5、扩展连接方式
不成对使用,与其他厂家相关设备对通
如果远端采用了E1接口的路由器,需要首先确定E1线路的各种参数,如成帧/透明、PCM30/31、CRC使能/禁止、时钟关系,以及带宽分配和时隙占用等情况。如有一项与转换器的设置不匹配,连通时都会造成问题。
这种连接方式,如果两端设备都工作在成帧模式时,时钟关系往往被忽视。首先确定时钟源在哪台设备上,那么对端的设备都要跟随E1线路时钟。
1
0
0
1
0
18×64K=1152K
1
0
0
1
1
19×64K=1216K
1
0
1
0
0
20×64K=1280K
1
0
1
0
1
21×64K=1344K
1
0
1
1
0
22×64K=1408K
1
0
1
1
1
23×64K=1472K
1
1
0
0
0
24×64K=1536K
1
1
0
0
1
25×64K=1600K
1
1
0
1
0
26×64K=1664K
1.本地V.35口环回测试,设置方法见扩展设置开关的说明。若路由器指示成功,证明V.35口正常;若路由器不能指示环回,请先检查本端转换器时钟方式、带宽设置,并可试着调整TX CLK、RX CLK相位选择开关。
2.第1步成功后,检查E1链路通信是否正确。如果本设备成对使用,并且E1通道中不阻断第0时隙,可进行远端环回测试,如果远端E1口环回成功,则本端RLP灯亮。本端路由器应指示环回成功。
2、点对点成帧模式“终端时钟——从时钟”结构
当您的远端DTE设备必须跟随本端DTE设备的时钟相位时,即本端DTE的TX CLOCK为内时钟源,可将本端转换器设置为终端时钟方式,远端转换器设置为从时钟方式,本端DTE设备的V.35口必须配置时钟频率。
使用“终端时钟——从时钟”连接结构时,如果E1中串接了DXC、MUX设备,则DXC、MUX和远端转换器都应是从时钟方式(跟随E1线路时钟)。
O
V
Receive Timing (B) — RCK(B)
O
X
Send Data (A) — TD(A)
I
P
Send Data (B) — TD(B)
I
S
Send Timing (A) — TCK(A)
O
Y
Send Timing (B) — TC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