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档案管理学试题及答案(20210228232122)

档案管理学试题及答案(20210228232122)

档案管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文件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文件制作阶段、文件现实使用阶段、文件 ________ 阶段和文件永久保存阶段。

2. 档案的内在联系性,决定了集中在一起的档案才具有___________ 功能。

3. 馆藏建设的四大原则是________ 原则、效益原则、特色原则和弹性原则。

4. 档案法规总的来说,是从________ 和保管期限两个方面,对档案信息的输入、储存问题进行了规范。

5. 归档不仅仅是文件的转手和移交,它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性、_________ 性行动。

6. 智能控制是对档案信息更高程度的控制。

智能控制的深化有助于导致实体控制的。

7. 档案信息处理语言按其构成原理,可以分为分类法语言、________ 语言和代码语言等。

8. 立档单位必须是具有相对独立_________ ,并主要以自己名义对外行文的社会主体单位。

9. ___________________ 全宗之下、案卷之上的档案实体分类层次,可以称为"系列" ,对"系列分类表" 人们一般称其为方案。

10. 档案整理首先是从 _______ 开始的,这是因为档案信息的有机关联性首先是在这一层次上体现出来的,而且,它也是档案馆(室)对档案进行日常科学管理的基本单位。

11. 档案著录是对档案文件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 ________ 的过程。

12. 对档案内容所涉及事物的著录所形成的条目,是编制 _________ 的基础。

13. 所谓按事由类同性分类,就是主要按社会职能的 _________ 类分档案信息。

14. 档案检索工具具有存储、检索、 ________ 档案信息三项功能。

15. 我国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 _________ 年向社会开放。

16. 档案展览本身就是提供 ______ 的现场,利用者可以从中得到较为集中和系统的材料。

17. 档案指南有全宗指南、 ______ 、专题指南三种。

18. _______ 是用来统计档案馆保存的全宗数量,并固定全宗号的登记册。

19. 档案统计,从广义上说,包括档案 ________ 统计、档案管理活动统计和档案事业统计三方面的内容。

20. 借阅服务是应用面最 ________ 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 1 分,共20 分)1. 所谓馆藏建设就是对文件或档案加以(),使之入藏于档案馆(室)的行为或过程。

A. 统计B.整理C.选择D.编目2. 只有在档案发挥作用带来的利益( ) 因保存档案而付出的代价时,档案才具有保存价值。

A. 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3. ( ) 是档案本源性的概括和反映。

A.弹性原则B.有机关联性原则C.特色原则D.效益原则4. 直接鉴选法意味着( ) 。

A. 应逐份审阅文件的标题并确定其价值B. 应仔细查寻档案文件的有关目录并确定其价值C. 应逐份审阅文件的内容和形式并判定其价值D. 直接销毁档案文件5. 根据全宗和全宗群内档案文件的完整程度对档案文件价值的影响,当年度统计报表缺失时,月报表的保存期限就应( ) 。

A. 缩短B. 延长C. 终止D. 不变6. 综合档案馆对于( ) 的档案一般不收藏,但其中个别典型性、代表性单位的档案仍可择其重要的收藏。

A. 一级单位B. 二级单位C. 三级单位D .中央或省直属单位7. 档案信息主要储存于档案原件之中。

在档案信息处理过程中,把组织整理档案原件使之有序的过程或行为称之为档案( ) 控制。

A.信息B.实体C.智能D.馆藏8. 保持档案的历史联系,首先应保持档案在( ) 。

A. 时间上的联系B. 内容上的联系C. 来源上的联系D. 形式上的联系9. 以县以下机关为例,可以作为立档单位的是( ) 。

A. XX县民政局B. XX县公安局XX派出所C. XX镇粮食管理所D. XX镇邮电支局10. 在既有文书档案又有科技档案的企业综合档案室,对全宗内档案实行综合统一分类时,可以主要按( ) 分类。

A.年度B. 企业职能C.实物D.地域11. 著录格式是指构成( ) 的各个项目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排列顺序及其表述方式。

A.条目B.标目C.目录D.索引12. " 青年作家"是由"青年"与"作家"进行( )组配得出的更为专指的概念。

A.概念相交B.概念限定C.概念概括D.概念联结13. 《中国档案主题词表》是( ) 语言。

A. 标题法B. 单元词法C. 叙词法D. 关键词法14. ( ) 是组成目录的最小单位。

A.卡片B.著录项目C.标目D.条目15. ( ) 既能用于组织馆藏和进行档案统计,又可用于检索。

)。

A. 都是对档案内容中某种专门事物的揭示B. 都能独立地检索档案C. 两者组成的基本零部件都是条目D. 选题、选材原则上类同 17. 向用户提供档案的译文属于 ( ) 服务A.复制B.事实咨询C.文献咨询18. ( ) 属三次文献。

A.专题指南B.专题目录C.专题索引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CACCB/CBCAB/AACDA/DCAADA.案卷目录B.分类目录C.主题目录 16. 专题目录和专题索引的共性在于 (D. 专题目录D. 档案知识咨询D. 主题目录19. 档案统计就是通过 ( ) 的联系,对档案工作领域中诸现象的数量关 系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过程、现状及一般规律的工作。

A.质和量 B.宏观和微观 C.主体与客体 20. 档案馆向档案事业管理机关报告全宗情况的工具是 ( A.全宗指南 B.全宗名册C.全宗单五、 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 20分)1. 统计选样法2. 分类排架法3. 档案统计指标4. 借阅服务六、 问答题(第1、2题每题7分,第 3题10分,共24分) D. 内容与形式 ) 。

D. 全宗卡片1. 简述哪些文件应列入归档范围 ?2. 简述档案管理系统反馈机制结构如何 ?(或反馈分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 。

3. 为什么要根据 ( 以事由类同性为基础的 )《中国档案分类法》 ,对档案文件进行 分类标引 ?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20分)1. 暂时保存 (或" 休眠")2. 整体3. 有机关联性4. 存档范围5. 历史6. 简化7. 主题法8. 社会职能 9. 全宗内分类 10. 区分全宗 11. 记录 12. 索引13. 专业化分工 ( 或分 工)14. 交流报道15. 3016. 档案信息服务 ( 或 档案信息) 17. 档案馆指南 ( 或档 案馆介绍 ) 18. 全宗名册 19. 实体 20. 广( 普遍)档案管理学试题及答案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是运用统计学抽样方法,在同质档案总体中抽存部分档案,用以反映该总体全部主要特征的方法。

在不可能同时全部保存所有档案的情况下,如果被选档案的主要内容特征互相基本雷同,应用本方法,就能使选出的样本少受主观因素制约而最具代表性。

2. 是最常用的排架方法,它完全按照档案实体自身的分类体系、结构,按全宗群、全宗、系列和系列内案卷原有的次序分类典藏(保管)档案。

3. 指标是说明同类社会现象某种数量特征的范畴。

档案统计指标则是对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反复出现的具体现象的某些共同特点加以概括而成的基本概念(如全宗、案卷、馆藏、咨询、保管期限等),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现实数量的综合表现。

4. 是应用最普遍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它是由用户提供明确的查档调卷线索,而服务人员则据此直接去库房调卷的服务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档案人员可以无需了解用户的查询课题和要求,也不需为此特意去进行检索或者只需进行简单的检索,参与程度最浅。

六、问答题(第1、2题各7分,第3题10分,共24分)1. 只要是本单位在进行职能活动中形成或收到,能够反映这些职能活动并且仍然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即使利用期限很短,将来也不用移交档案馆保存的,均应列入归档范围。

特别应注意归档保存平时容易忽视的文件,如公文的附件和未经收发文登记的各种" 帐外" 文件材料。

还应注意收藏有关的资料。

2. 主要由如下子系统构成:①档案用户信息反馈系统,它是对档案管理系统总体目标和系统运行发生影响的反馈系统。

②档案统计信息反馈系统,是对档案管理系统中各分系统和系统总体运行情况都起反馈控制作用的系统;③此外还有档案管理具体操作人员对操作指令执行情况的随机反馈子系统。

3. ①这是为了便于按事由类同性原则组织分类目录(答"便于从分类途径检索档案信息" 同样给分)。

②而这样做的必要性又在于:档案信息仅仅根据有机(历史)联系,即根据档案形成过程分类和检索是不够的。

因为,人们有时又需将产生于不同活动过程却具有同类事由的档案排比在一起作共性研究;或从此种角度出发,超脱档案有机整体原有界限去组合并检索档案信息;更有的用户对档案形成过程陌生,不善于从此一过程出发检索。

③所以将档案信息按事由类同性,即按社会职能分工分类(或组织成分类目录),就能从另一种角度和途径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④以事由类同性为基础的分类表《中国档案分类法》是全国统一的,也就可满足全国联网检索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