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浅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内容摘要:宫崎骏执导或参与制作的《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百变狸猫》《幽灵公主》《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动画电影,不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与艺术成就,更是在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上有着极大的人文意义,给人以启迪。

关键词: 人类自然宫崎骏动画Abstract:Hayao Miyazaki directed or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 “castle in the sky”“Tororo”“POM poko”“Princess Mononoke”“Ponyo on the cliff ” is always win universal praise of the animated film ,not only achieved great commercial and artistic achievement ,is reflect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of great humanistic significance ,to give people inspiration.Key words: Human nature Hayao Miyazaki animation浅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宫崎骏,一个动画界的传奇人物,他是日本三代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也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

他的动画电影观众并不仅仅限于儿童,而是跨越了各个年龄层,获得了世界的认可,被美国迪斯尼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

宫崎骏的电影不仅充分发挥动画电影形式的特性创造出神奇而丰富的想象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赋予作品极其深厚的思想主题,如成长与童真,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等等,不仅使他的作品获得了往往是实拍电影无法比拟的观赏性,并且展示了他契合着时代脉搏的对各种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

在人类数量膨胀,生态越来越严峻的当今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们必须要好好思考的,如何让人类与生态和谐共存,是现代人类也是我们的后代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而在宫崎骏的大部分作品中便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这充分表露出这位人文主义者对生命存在形式与意义的探索,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下面笔者就《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百变狸猫》《幽灵公主》《悬崖上的金鱼公主》来谈谈宫崎骏电影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环保教父”宫崎骏当今时代,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生存面临困境。

消除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认清了这个问题,才能进一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素有“环保教父”之称的宫崎骏是日本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他怀着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在作品中深入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夸张的造型和奇异的构思,形象化地表现了当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忧虑,获得了世界性的成功。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来盛赞大自然的美好,批判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代表作有《风之谷》(1984年)《天空之城》(1986年)《龙猫》(1988年);第二个阶段是以悲观无耐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面对生存竞争时的对立状态,代表作有《百变狸猫》(1994年)《幽灵公主》(1997年);第三个阶段则敞开心扉期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代表作是《悬崖上的金鱼公主》(2008年)。

二、反人类中心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的概念。

“人类中心主义”总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被采用,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

人类曾经是敬畏自然的,但是后来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人类便有了征服自然的雄心与壮志,这给自然造成极大的破坏。

深切热爱着大自然的宫崎骏对此感到十分痛心,在他看来人类的种种罪恶是不可饶恕的,他希望人类能够珍爱美丽的大自然,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风之谷》是宫崎骏1984年的作品,一经推出,便引起很大的轰动,宫崎骏的名声也是那时奠定的。

电影讲述了遭到人类破坏后的世界的一些边缘国家的人类生活。

在那里,人类世界的繁华自从“七日之火”大战争发生后就开始走向崩溃,在那里,森林被毁,河流污染,瘴气笼罩,土壤退化,沙漠肆虐,人祸横行。

人们看不到蓝蓝的天,喝不到甘甜的水,闻不到花的芳香,出行时都要戴着防毒面罩。

由于巨大的污染,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而栖息着虫类的广大森林“腐海”一步步侵蚀着人类的领地。

然而在腐海一角,还有一片小小的绿洲——风之谷。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山谷面对大海,海风的吹向导致能感染的孢子不会吹进山谷。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故事的主人公娜乌西卡——风之谷的公主,她是一个驾驭滑翔翼像鸟儿一样飞行的美丽少女。

她尊重生命,热爱自然,喜欢漫游于腐海森林。

腐海很美,那里有参天的古树,各种色彩斑斓的植物以及似雪花漫天飞舞的美丽轻盈的孢子。

那里的守护者是各种各样成群结队的王虫,它们相貌可怕,可以噬人。

而让人匪夷所思的还有,那些看似美丽无瑕的孢子居然有剧毒,漂亮的植物也能够置人于死地。

人们憎恶腐海,所有的人都相信产生有毒孢子的是那些美丽的植物,而娜乌西卡则发现这一切并不是人们想的那样。

她在地下室里用纯净的水和干净的土壤培育了各种被人认为有毒的植物,事实上这些植物都是无毒的,原来真正让植物产生有毒孢子的不是植物本身,而是人类的战争污染了土壤和水源的结果。

一次意外,娜乌西卡来到了腐海的下面,那里空气非常纯净,古老的森林净化了水中的有毒成份,使之结晶化为无毒的无机沙粒。

但可悲的是,部分人类依然执迷不悟。

入侵风之谷的多鲁美吉亚公主库夏娜想方设法要毁掉腐海森林,她从培吉特王国挖出了最终兵器巨神兵,想要从巨大的王虫那里夺取生存的地盘。

培吉特为了复仇,冒险以幼虫作诱饵,引来无数王虫向占据风之谷的多鲁美吉亚发动进攻。

面对疯狂的人类和王虫,娜乌西卡不惜牺牲自己保护幼虫,以平息王虫的愤怒。

最后娜乌西卡感动了王虫,他们停止了进攻,并拯救了她的生命。

整部动画如史诗一般歌颂了堪称“完美女性”的娜乌西卡,赞美她纯洁的心灵,她坚定、勇敢、善良,她就是传说中为民而生带来幸福的蓝衣使者!宫崎骏借这部动画告诉我们,人类的灾难主要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不顾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迟早会威胁到我们自身。

人不过是大自然怀抱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所谓“征服自然”实在是一个毫无智慧的想法。

马克思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来的。

”爱自然爱万物,以一颗平等尊重的心态和其他物种共同拥有美好的家园,才是人类的出路。

伴随着影片结尾优美的音乐,一群可爱的孩子在植树,那一棵棵绿色的幼苗象征未来的希望,也象征着人类对自己愚蠢行为的悔过,从中可以看到宫崎骏对全人类的孩子并没有完全地绝望。

1986年推出的《天空之城》也同样批判了人类文明,提出了回归自然的期望。

天空之城拉普达是一座以反引力装置的飞行石为悬浮力的空中城市。

很久很久以前,拉普达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拥有了高度的智慧和文明,他们从埋藏于大地深处的矿石中提炼出了飞行石头的结晶体,建造了这座不可思议的天空之城拉普达。

从天空之城中成百上千的威力惊人的机器人,以及堆积如山的财宝,可以遥想当年这里的繁华。

然而七百年以前,拉普达人放弃了这里的一切,重返了大地,散居于大地的各个角落,过着平静的生活。

为什么拉普达人要这么做?是因为天空之城遭受了人为的侵略,还是遭到了自然灾害的破坏?不,两者都不是。

从影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之城的建筑只是由于年代已久而显得古旧,无数的财宝完好地封存于仓库,还有威力惊人的机器人沉睡在类似蛋壳的装置中,完全没有战斗过的痕迹。

由此可见,拉普达人离开天空之城的原因并非是遭到其他文明的侵略或是内部战争,更不是由于自身财富的耗尽或能源的枯竭。

他们是心甘情愿地舍弃了天空之城,回归大地去过那种原始、平静简单的生活。

显然,拉普达人意识到了极度繁华背后的危机才做出了回归大地的选择。

正如影片女主人公希达所说的那样——无论多么可怕的武器、拥有多少恐怖的机器人,离开了大地的泥土,拉普达文明的生命之树就不能够生存。

是啊,天空之城倘若没有代表着自然的大树的庇护是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文明的。

拉普达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毅然选择了大地母亲的怀抱,就其本质是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

而在这七百年中,大地上人类的文明也在飞速发展。

随着飞行技术的日益成熟,人类不断地寻找传说中的天空之城。

巴鲁的父亲就是在一次飞行中意外目睹了这座神秘的城市。

某一天,从天而降的一个拉普达机器人更是证实了天空之城的存在。

为了得到机器人身上的极端智能,政府出动了大批军队,还派遣了一个由穆斯卡领导的神秘组织一起来寻找天空之城,同时一群海盗也开始了寻宝计划。

其中穆斯卡是拉普达王室的一族后裔,他野心勃勃,一直企图重返天空之城,并利用其统治世界。

但最终的结局是希达和巴鲁一起念了毁灭天空之城的咒语,所有的科技和财富统统化为灰烬,只剩下一棵大树载着拉普达城的残骸永远地消失于天际。

从该影片中,我们可以得知宫崎骏的观点——文明与自然的关系就如同树木与泥土的关系一样,如果没有大地,即使是参天大树也无法存活。

一切妄图脱离自然,控制自然、凌驾自然的文明都必将遭到毁灭。

自然是文明的生命之源,只有“植根厚土,沐浴清风,和种子一起过冬,和鸟儿一起歌唱”,文明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但是人类却那样愚蠢,快要将地球的资源消耗殆尽的同时,却想方设法要寻找自认为完美的天空之城。

事实上,天空之城并没有地球那么美好,那为什么人类不去好好珍惜现有的家园呢?而1988年上映的《龙猫》则是宫崎骏在吉卜力工作室的第三部电影,因为这部平静而温馨的电影使得龙猫这个憨厚可爱的生物在全世界家喻户晓。

宫崎骏年幼的时候就听说家乡有一种非常神奇的小精灵,它们就像邻居一样居住在人们的身边嬉戏玩耍。

不过普通人是看不见它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才可以捕捉它们的形迹。

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它们奔跑的声音。

这就是宫崎骏构思这个故事的缘由。

《龙猫》讲述了小月和妹妹小梅跟着爸爸一起搬到乡下的新家之后所发生的故事。

新家在一个恬静美丽的地方,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樟树,这也是爸爸为什么那么喜欢这个新家的原因。

在这里,生活不需要玩具、电视、电脑这些消磨时间的东西,大自然就是人们最亲切的玩伴。

不仅如此,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热心,互帮互助,和城里人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

这部电影最激动人心的就是意外中两姐妹结识了住在原始森林里的精灵龙猫。

龙猫虽然偶尔会到农村,但是依旧无法居住在此,更不可能接近拥挤的,铺满沥青与混凝土的城市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