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研究及必要性概论大理大学2015环境科学班王辉2015114132摘要:在我国的中共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史无前例地将“绿色”同“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一道定位为“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五大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之一,并且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
而云南作为云贵高原的主体,地势高峻,地理特殊。
正因为云南是一块独特的生态区域,它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所以导致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般来说,只要是云南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那么该区域就会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自我恢复,而且,云南省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气候环境极其复杂。
为了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在全面倡导绿色发展和共创新兴经济体的大背景下。
发展绿色经济对于提升云南的综合实力,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健康绿色稳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云南绿色经济环境友好型发展快速经济发展1.发展绿色经济是云南的必经之路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
绿色经济综合性强、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明显,能够形成并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有助于创造就业和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走出危机“泥淖”和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同时,绿色经济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重要特征,以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为内涵,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集约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云南地理位置特殊,云南的国境线长4060公里,与三个国家接壤:西面是缅甸(主要口岸是瑞丽),南面是老挝(主要口岸是磨憨),东南方是越南(主要口岸是河口)。
经济往来频繁且以重金属产业,稀有矿产,烟草农业,轻工业,手工等难持续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式为主要的经济支柱,旅游业近年来得到大力的发展,但是其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对工作极其薄弱甚至是空白,对云南的热带雨林造成了难以估计的伤害。
所以想要云南的经济转变为快速、健康、高效、持久的发展状态就必须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就要坚持中共十八大五中全会的祥光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建议》的发展理念。
所以发展绿色经济是云南的必经之路。
2.云南的环境云南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m,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所造成的温度差异。
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
使得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之多,南部部分地区甚至可达1600mm以上。
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
云南无霜期长。
南部边境全年无霜。
云南光照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
由于上述原因,云南的植物动物资源极其丰富,滇金丝猴,亚洲象,野牛懒猴,长臂猿,小熊猫,绿孔雀,犀鸟,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64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9种。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它能供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栖息。
按气候划分,既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动物,也有寒带的动物;按植被类型划分,既有高山森林、草甸种类,又有河谷、平原种类,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均有,动物种类南北东西交汇的奇特现象,被誉为“动物王国”。
云南拥有脊推动物1737种,占全国种类的58.9%;国内见于名录的昆虫2.5万种,云南有1万多种。
在脊椎动物中,兽类有300种,占全国种数的51.1%;鸟类有793种,占63.7%;爬行类143种,占37.6%;两栖类102种,占46.4%;淡水鱼类366种,占45.7%。
西部基本上无大面积冰川覆盖,成为许多动物的“避难所”,使一些古老的原始种类和孑遗物种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物物种基因库”。
许多野生动物为云南所仅有,如鱼类中有5科40属249种为云南特有。
野牛、野象、印支虎、滇金丝猴、蜂猴、长臂猿、白尾梢虹雉、犀鸟等4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猕猴、熊猴、灰叶猴、小熊猫、蟒、穿山甲、麝、绿孔雀等154种。
此外,还有大量小型珍稀种类。
云南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
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已经发现了274科,2076属,1.7万种。
主要特色物种:望天树、跳舞草、丽江云杉、橡胶树、油棕、三七、马尾松、云南松等珍贵植物。
3.云南经济现状云南的资源比较丰富、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再加上宜人的气候特征和多民族的人文资源,促成了旅游业的大发展;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使得云南的植物资源和种类较多,促成了生物医药和烟草的繁荣;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得采矿加工的发展;还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使得云南成为华东地区和东盟国家主要的电能输出地。
烟草产业是云南最大的支柱产业。
烤烟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量的30%。
2009年,烤烟种植面积达39万公顷,产量达88万吨糖产业和茶产业是云南除烟以外的传统骨干产业。
云南甘蔗品质好,糖分含量高,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
云南是实际茶树的原产地,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历史有1700多年,是我国的古老茶区,茶树品种资源极其丰富。
花卉产业是云南新兴产业。
云南花卉品种资源丰富,有野生花卉约2500多种,在长期的栽培选育中,已推出一批有色有香的奇花异草,其中山茶、杜鹃、报春花、兰花、百合、木兰、龙胆、绿绒蒿“八大名花”最为盛名。
近年来,在新品种研发、扩大出口、带动花农增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花卉基地已由昆明市逐渐向玉溪、曲靖、红河、大理、迪庆等州市延伸,形成以温带鲜切花为主体,热带花卉、球根类花卉、盘花和观赏园艺植物共同发展的产品格局。
2009年鲜切花产量已达56亿枝,居全国第一,出口量占全国的50% ,云南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出口基地。
较为严重的是云南的工业产业结构十分单一、产业层次低下、资源型产业占比高生产工艺老化生产技术落后,难以生存等问题,具有工业总体呈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双凸显,云南工业可持续发展严重受制于此。
如果不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则云南工业无以为继,如云南省大维集团,是一家以煤矿焦炭结合有色金属冶金业等等重工业轻工业综合的大型国有企业,近年来,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市场需求量减小,大维集团负债率达到80%,于今年破产重组。
类似的云南工业企业比比皆是。
等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煤电、建材等传统产业构成云南省重化工业的主体,在全省工业总量占比超过50%。
这意味着基本属于“两高一资”型产业范畴的云南重化工业,既是目前全省工业经济乃至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又是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消耗首当其冲、任务艰巨的产业群体。
只有坚持发展绿色经济才能让这个产业群体既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又使之逐步走上一条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只有坚持技术创新,产品更新,环境友好型发展,才能是使云南的经济得到拯救,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摆脱难以生存的现状。
只有发展可持续的绿色经济才是云南经济的唯一出路。
3.为什么绿色经济是云南的必选之路?综合1.2我们不难看出云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中,云南的经济发展仍然以粗放型的经营为主。
盲目的追求经济利润,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由于该地区工业污染企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存在重工业的地区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严重。
资源浪费的情况极为普遍。
这种发展方式,虽然能够在过去的短期内给云南少数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支持,但长此以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势必会给其经济带来巨大的威胁。
受云南特殊的地理条件的限制,云南地区的技术资源十分的紧缺,但该地的经济增长完全依赖于对资源的开发。
这样不仅导致的了资源的紧缺,同时也造成了经济发展力的下降。
在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下,势必给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
另外本地总体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加上这种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投资量和收益额有着巨大的落差。
有限的资源和不合理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了该地经济水平无法进一步的提升。
所以造成了云南经济整体大幅落后于其他地区,虽然云南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但如此的粗暴的开采方式及发展方式只能是短期的,暂时的。
随着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环境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云南的生态环境非常的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得以恢复。
在目前,云南的部分地区已经呈现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资源环境问题也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近年来冰川退缩的速度明显加快、土地流失问题也比过去严重了很多、生物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下逐渐减少、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等,都给该地区的发展带来的重大的影响。
我们拿苍山顶的雪来说,以往都是终年积雪,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加重。
到目前为止该地区的冰川消融十分明显,现在最多能保持四个月左右的有雪状态,缩减了大概60%以上。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利用好云南丰富的各种资源,建立云南独有的,特殊的,,绿色的,符合实际的发展方式,保护好云南的珍贵自然环境,发展绿色经济,云南地区的经济才能快速、高效、持久、健康、全面的发展。
才能真正落实党的经济发展理念,才能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做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实现云南地区经济发展又快又好,拉动整体经济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对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思考》盛祖琼云南大学《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现状与对策》陆亚琴安静博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初步构想》刘云红李国禄云南林业大学《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中科院昆明分院2016《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策略分析》杨亚军,李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云南科技管理》李静林葛静《云南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李静林葛静“关于云南制造业“十三五”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