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建铁路准格尔至鄂尔多斯铁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稿

新建铁路准格尔至鄂尔多斯铁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稿

新建铁路准格尔至鄂尔多斯铁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稿
发布日期:2012-5-4 一、项目概况
1.建设性质
新建铁路。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铁路准格尔至鄂尔多斯铁路工程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

线路自准格尔旗大路西站引出,经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后,至本线终点东胜东站,正线长度84.835km。

另修建塔拉壕站至格德尔盖站联络线工程,线路长度20.35 km。

主要工程概况如下:
大路西(不含)至东胜东站(含)正线线路全长84.835公里,其中桥梁长度18.599km,占正线长度的21.92%;双线隧道23.03km/5座,占正线长度的27.15%。

东胜东站(不含)至格德尔盖站(不含)联络线线路全长20.35公里,其中桥梁长度15.861公里,占联络线长度的77.9 4 %。

全部工程路基土石方1175.5842×104m3;双线特大桥28826.5延长米/16座、双线大桥4163.38延长米/17座、4线桥904.3延长米/2座、双线中桥566.04延长米/6座;框构桥3981.7顶平米;涵洞5185. 8横延米;正线铺轨207.7铺轨公里,其中无砟轨道43.336铺轨公里;站线铺轨19.3铺轨公里;道岔52组;道砟56.0×104m3;房屋18920m2;新增用地512.75hm2;弃土占地137.47hm2。

本工程总工期42个月。

3.建设意义
准鄂铁路建成后将形成一条沟通东西的大能力便捷通道,并进一步强化西部地区出海通道,对促进西北、蒙西地区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实现沿海带动内地,缩小东西差距,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线的修建将形成“呼包鄂”快速铁路
通道,对于构筑“呼包鄂”一体化,促进蒙西地区煤炭开发,保障煤炭外运能力和运输安全,加速沿线城市化进程具有在重大意义。

同时,本线作为张唐铁路集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我国能源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可使快速客运网深入各中小城市和地区,延伸铁路客运专线网络触角,拓展快速客运网覆盖半径,即可充分发挥客运专线的效益,也能够满足沿线各经济据点间的快速客运需求,明显改善铁路服务质量,提高旅客舒适度,充分体现和谐铁路、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及防护措施
1.生态环境
(1)工程永久占地包括区间新建路基、站场、桥涵等工程永久征地。

工程永久占地共计512.75hm2,其中区间用地431.17hm2,站场用地81.57hm2。

新增征地类型中主要为草地、林地及旱地。

工程占用土地,将会破坏原地貌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工程将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防护,减小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土石方平衡计算,工程土石方总量1175.5842×1 04m3。

外借土方选择在工程沿线的取土场开采,弃土运至弃土场。

取、弃土占用了土地资源,破坏了地表植被,取、弃土场如不能及时防护和合理利用,可能对土地资源和地表植被造成一定影响,工程将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予以防护。

(3)全线新建桥梁34.460km,新建涵洞118座,平均2.47座/公里(扣除桥梁、隧道长度)。

桥涵的设置满足人员出行、排洪灌溉、动物通行等各方面要求。

(4)新建隧道23.030km/5座,其中最长隧道为敖包梁隧道,长14.07 8km。

(5)工程在里程DK165+600、DK173+510段以隧道形式两次穿越秦昭王长城,隧道埋深分别为94m和85m。

建设单位已向文物主管部门发函征求准鄂铁路穿越秦昭王长城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以内文物发【2
010】166号文同意线路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以文物保函【2011】143号文回函表示同意线路方案。

工程不涉及其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

2.声环境
经预测,距离拟建线路外轨中心线30m处,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均满足GB1 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修改方案表2限值,即昼间70dBA、夜间60dBA的标准。

30m外区域部分敏感点噪声预测值超过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标准,根据敏感点规模及地形条件等因素考虑采取声屏障、隔声窗等措施进行噪声控制。

3.振动环境
经预测,工程运营后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及以外区域振动预测值VLzmax 评价量满足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铁路干线两侧”昼夜80 dB标准。

4.电磁环境
工程实施后,列车采用电力牵引,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电磁污染,对铁路沿线以高架天线收看电视广播的居民住户的电视收看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铁路通过高架桥或高路基路段时,对沿线以高架天线收看电视广播的居民住户的电视收看效果产生遮挡、反射作用。

建议对敏感点中受该工程影响的电视用户预留有线电视入网补偿经费;牵引变电所选址时应注意合理控制与敏感建筑的间距,其围墙距敏感建筑至少大于1 0m;GSM-R基站选址时应避免超标区域进入居民点范围,并尽量远离居民区域。

5.水环境
本工程新建车站4个,即大院东站、布尔陶亥南站、点石沟站、东胜东站。

各站污水均为生活污水,污水经预处理后再采用厌氧生化处理后排入新建氧化贮存塘,经氧化贮存塘处理后达标排放。

6.大气环境
工程采用电力机车牵引,不产生流动大气污染源。

排放浓度均满足GB13271-2001《锅炉车站新增燃煤锅炉,烟囱口烟尘、SO
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类区Ⅱ时段标准。

三、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能源结构政策和铁路行业技术政策,虽然对所在区域的生态、声、振动、电磁、水、大气等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设计中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报告又结合当地环境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只要这些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就可以降低到最低程度。

因此,本次评价认为,本项目在落实设计及环评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的条件下,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