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存储技术的发展--精简

存储技术的发展--精简

SAN存储方式(Storage Area Network)
以Fabric为基础,提供一个专有的、高性能的、可共享 的、稳定的存储系统网络。
SAN
三种SAN架构比较
FC-SAN
1. 采用可伸缩的FC-Switch网络拓扑结构,通过高速光纤通道 2. Switch规模越大,吞吐率就越高 3. 支持热拔插,高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
硬盘
大小:3.5寸、2.5寸 容量:最大1TB
转速:最大15000
接口:IDE、SCSI、SATA、 FC、SAS
数据存储器的发展历史
磁盘阵列
1987年,Patterson、Gibson和 Katz首先提出磁盘阵列的想法。 将多只容量较小的、相对廉价的
硬盘驱动器进行有机组合,使其
性能超过一只昂贵的大硬盘。 1993年,HighPoint公司推出了第 一款IDE-RAID控制芯片,能够利 用相对廉价的IDE硬盘来组建 RAID系统。
1、数据存储器的历史
目 录
2、硬盘接口技术的发展
3、存储体系的发展
4、存储技术的现状分析
硬盘接口技术的发展
硬盘的构成
硬盘接口技术的发展
主流服务器硬盘
硬盘接口技术的发展
常用名词解释
平均访问时间: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 目标磁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上找到 要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指硬盘的磁头移动到盘 面指定磁道所需的时间。 等待时间:又叫潜伏期(Latency),是指 磁头已处于要访问的磁道,等待所要访 问的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时间。 内部传输率: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盘缓冲区未 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于硬 盘的旋转速度。 外部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接口传输率,它 标称的是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 数据传输率,外部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 口类型和硬盘缓存的大小有关。
数据存储器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第一台硬盘机
1956年9月13日,IBM发布 了305 RAMAC硬盘机。它可以 存储“海量”的数据,这些数 据保存在50个24英寸的硬磁盘 上。 4.4MB 1961年,IBM生产了1000 台305计算机,IBM出租这些计 算机的价格是每个月3千5百美 元
1吨重
数据存储器的发展历史
IP-SAN
1. 它将SCSI协议映射到TCP/IP协议上,使得SCSI的命令、数据和状态可以在传 统的IP网上传输。 2. 由于采用的是SCSI、以太网、TCP/IP等现有技术和设施,造价低,便于构建 和维护。IP存储互操作性好,且克服了FC-SAN的距离限制,把共享存储系统 扩展到LAN、WAN甚至Internet上。
1996年 1.2GB~2.1GB
1998年 1.2GB~2.1GB 2000年 4.3GB~6.4GB 2002年 10GB~20GB 2004年 40GB~80GB 2005年 80GB~160GB 2006年 80GB~250GB
1500元~2000/GB
200元~250元/GB 40元/GB 20元/GB 6.9元/GB 4.5元/GB 3.8元/GB
数据存储器的发展历史
磁鼓
一支磁鼓有12英寸长,一分钟可以转1万2千5百转。它在IBM 650
系列计算机中被当成主存储器,每支可以保存1万个字符(不到 10K)。
数据存储器的发展历史
软磁盘
第一张软盘,发明于1969年,8英寸,容量80K,只读数据。
1973年,小一号(6英寸),容量为256K,可以反复读写。 1990年代后期,容量为250MB的3.5英寸软盘。
数据存储器的发展历史
光盘
LD光盘:1958年发明,12英寸,只读
CD光盘:1979年发明,5英寸,700MB,可读写 DVD光盘: 1995年发明,5英寸, 8.5GB,可读写 HVD光盘:未来,5英寸,3.9TB…
数据存储器的发展历史
趣味计算看历史
1995年 200MB~400MB 大于4000元/GB
数据存储器的发展历史
盘式磁带
1950年,IBM最早把盘式磁带用在数据存储上。
一卷磁带可以代替1万张打孔纸卡。
80年代之前最为普及的计算机存储设备。
数据存储器的发展历史
盒式录音磁带
1963年,由飞利浦公司发明,1970年代开始流行使用。 一些计算机,使用它来常规存储数据,功能类似硬盘。 一盘90分钟的录音磁带,每一面可以存储700KB到1M的数据。
3、存储体系的发展 4、存储技术的现状分析
网络存储的发展
存储系统结构
直接连接存储(DAS)
20世纪50年代出现,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接口或光 纤通道直接连接到一台计算机上。
存储系统结构
NAS存储方式
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以太网),连 接到一群计算机上。数据共享。
存储系统结构
InfiniBand-SAN
数据存储器的发展历史
穿孔纸带
Alexander Bain(传真机和电传电报机的发明人)在1846年最早 使用了穿孔纸带。纸带上每一行代表一个字符。
数据存储器的发展历史
计数电子管
1946年RCA公司启动了对计数电子管的研究,这是用在早期巨大 的电子管计算机中的,一个管子长达10英寸(25厘米),能够保 存4096bits的数据。
硬盘接口技术的发展
主流服务器硬盘接口技术
接口类型 出现时间 最大理论带宽 SCSI 1986 320MB/s 主要特点
并行总线
SATA
SAS FC
2002
2001 1995
300MB/s
1.2GB/s 200MB/s
串行ATA
串行SCSI
支持光介质
1、数据存储器的历史
目 录
2、硬盘接口技术的发展
存储技术发展
1、数据存储器的历史
目 录
2、硬盘接口技术的发展
3、存储体系的发展 4、存储技术的现状分析
数据存储器的发展历史
度 磁盘阵列

硬盘光盘 磁带设备 打孔设备
I
O



量数据存储器的发展历史Fra bibliotek打孔纸卡
1725年 -- Basile Bouchon 1884年9月23日 -- Herman Hollerith 可以打90列孔。显然你可以看出,这张卡片上能存储的数据少的 可怜,事实上几乎没有人真的用它来存数据。一般它是用来保存 不同计算机的设置参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