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考复习知识梳理

政治学考复习知识梳理

经济生活
1、影响和决定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什么?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3、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物价的变化
4、如何理解消费心理及理智消费的原则?心理: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
6、企业经营的影响因素?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7、劳动者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8、劳动者应怎样依法维权?1.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基础)2.依法签订劳动合约(重要依据)3.劳动者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11、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12、市场调节的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13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基本标志) 2.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 3.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5、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要义) 2.以人为本(核心) 3.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 4.统筹兼顾(根本方法)
16、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载体:跨国公司实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17、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 2.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3. 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根本基点)
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人民当家做主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2、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参与政治生活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4、民主决策的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有利于):1.充分反映民意(民主性) 2.广泛集中民智(科学性)3.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实施)4.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
5、民主监督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民主评议会等新形式新方法
6、我国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依法行政)。

宗旨:为人民服务。

原则: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基本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4.加强社会建设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权力的行使如何接受监督?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一靠民主、二靠法制7、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8、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9、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的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0、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 2.民族团结 3.各民族共同繁荣11、主权国家的权利:1.独立权 2.平等权 3.自卫权 4.管辖权义务:1.不侵犯别国 2.不干涉他国内政 3.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12、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13、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4、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有效途径:建立国际新秩序15、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掌握我国外交政策: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容: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宗旨) 2.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基本目标)3.独立自主(基本立场)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本准则)
文化生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影响人们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正确态度: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5、传统文化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 2.鲜明的民族性 3.继承性。

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变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8、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中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作用:1.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途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重要途径: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0、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内涵: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环境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11、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2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1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生活与哲学
1、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3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并矛盾着的世界,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抓主要矛盾。

4、5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5、6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6、7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