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场水池防渗漏方法
发表时间:2019-08-15T17:10:08.390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作者:李杨
[导读] 分析了污水处理场水池防渗漏措施。
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污水处理厂工程水池多,防渗要求高,每道工序稍有疏忽,就很难达到预期的防渗漏效果,有时想不到的渗漏问题会导致施工很被动,影响工程进度及工程形象,甚至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和缺陷。
因此,对水池的防渗漏控制尤为重要。
本文重点分析了污水处理场水池防渗漏措施。
关键词:污水处理场;水池渗漏;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产生的污水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普及和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引起了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关注,各种治理污水的措施、法律法规应运而生,其中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
另外,水池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水处理厂通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蓄水池,所以水池渗漏是一种常见问题。
因此,对水池渗漏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迫在眉睫。
一、工程防水存在的问题
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设计上片面强调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常表现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等级越高,水泥用量则越多,水化热增高,加大了混凝土收缩量,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破坏了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完整性。
施工中混凝土质量不佳,致使构筑物底板和墙体的混凝土不密实,成为渗漏水的通道,其成因主要有:
1)对混凝土配合比、入模温度、浇捣顺序、养护把关不严。
2)混凝土和易性差,浇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施工,钢筋密、墙壁薄、未分段分层构筑,下料过多振捣不密实。
4)施工组织设计中考虑不周,浇筑作业面长、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施工缝。
5)采用涂料或卷材做防水层时,因基面粗糙、不洁净,混凝土含水率高,细部处理未按规范施工,致使防水层起不到防水作用。
2、变形缝。
按规范要求,混凝土结构水池应设置变形缝以适应变形的需要。
变形缝的处理一般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或附贴式橡胶止水带,实际上,因很难达到密闭防水,往往在变形缝处渗漏水,如中原乙烯曝气池由于施工质量原因,发生了渗漏水。
原因是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安装后,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因某种原因偏离了设计位置而起不到止水作用;止水带接头现场冷粘结,接头强度低而脱开或局部脱开;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有空隙,形成渗水通道。
3、穿墙管。
穿墙管施工时混凝土不够密实,在使用过程中,因管道热胀冷缩,带动穿墙管,使管壁与其周围混凝土间产生缝隙,从而形成渗水通道。
4、预理件。
预埋件设计锚筋过长,布置不合理,相邻预埋件之间距离偏小,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预埋件表面锈蚀层或其它残渣未清理,使混凝土与预埋件间不能很好结合;预埋件固定不牢,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受振松动,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缝隙,均为渗漏原因。
二、防治措施
1、结构自身防渗漏。
1)水池以结构本身的密实性(即抗渗混凝土)实现防渗功能,使结构承重和防渗合为一体,池壁和底板就有这样的要求,所以要严格按混凝土强度要求、抗渗性能等级选用混凝土。
在施工过程中对进场混凝土严格执行材料报验、复验制度,并进行坍落度检测,使之控制在规范要求内,不符合要求的立即退场。
2)钢筋应绑扎牢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发生碰撞、振动而导致钢筋松绑移位后露筋;同时检查垫块密度和厚度,控制好钢筋保护层厚度,防止因露筋导致渗漏水。
3)侧壁模板安装应平整、稳固、位置准确、无变形,防止跑模造成漏浆;拼装纵、横板缝时,若在缝间夹密封条,可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因模板封闭不严实漏浆而导致水池渗漏水。
4)抗渗混凝土浇筑。
a.抗渗混凝土入模时的自由倾落高度应比普通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小,若超过1.5m,就要采用串筒、溜槽或在模板中部开门子板的办法,以降低自由倾落高度,避免造成石子滚落堆积、混凝土离析现象。
抗渗混凝土需采用机械振捣;每次振捣以达到表面泛浆无气泡排出为好,不得超振或漏振,每层厚度一般为200mm~350mm,具体应按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
b.浇筑抗渗混凝土时,若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混凝土浇筑不连续,致使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终凝后才进行继续浇筑形成施工冷缝,导致该部位渗漏水。
所以在整个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合理组织混凝土的供应,保证连续、不间断浇筑,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要浇筑完成,确保上下层混凝土之间不形成施工冷缝。
2、变形缝处防渗漏。
在污水处理厂水池施工中,在处理伸缩缝和沉降缝时,通常需要应用防水袋,这样就会增加水池混凝土裂缝大小和数量,从而影响水池施工的进度。
为了妥善解决这类渗漏问题,在污水处理厂防水施工中,应采用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将施工缝处松散的混凝土剔凿干净平整,并在两排钢筋中间提前预留一个凹槽,将止水胶条用钢钉钉牢。
这种止水带不仅能有效对缝隙进行填补并预防水资源渗漏,还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此外,还要做好对水池的修复和加固工作,通常进行水池维护时,会利用施工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工作经验,在污水处理厂水池外壁上设置水平梁,以便污水处理人员对污水处理进度的监督,及时发现水池是否出现渗漏现象。
另外,在水池维护方面,可采用增加水池壁板的厚度来维护水池,节省水池细部整体的加固施工负担,排开不必要的限制,进而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3、施工缝的防渗漏。
作为围护结构的混凝土,因施工中种种条件所限,必然留有施工缝,这是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薄弱环节,因此应尽量不留或少留,否则极易造成渗漏水。
混凝土施工缝留设位置十分重要,当墙体与底板间必须留施工缝时,应留在墙体高出底板300mm 以上的位置,而且缝要呈水平。
除变形缝外,混凝土墙体上严禁垂直施工缝出现。
施工缝设置时尽量采用不同形式的企口缝,以延长渗水路线,同时认真做好施工缝的处理,使新旧混凝土粘结可靠,必要时,可在缝中预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或膨润土橡胶止水条,或采用刚柔两道防线的加固施工缝。
4、穿墙管的防渗漏。
为适应外力和温度变形,穿墙管一般采用套管式防水法。
套管加焊止水环,并应加强套管周围尤其是套管下部混凝土密实性。
套管与穿墙管道间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做好密封。
套管及穿墙管道均应去除表面油污、铁锈,防止与混凝土粘结不良。
另外,穿墙管伸出墙外部位应采取措施,防止回填时将管损坏。
5、预埋套管周围防渗漏。
抗渗混凝土应防止浇筑后打洞,穿过水池壁的各种管道均需预埋防水套管,防水套管应在混凝土浇捣前预埋
好,浇筑混凝土时应确保预埋套管周围混凝土密实,以达到防渗漏要求。
由于该区域按设计要求钢筋加密加强,振捣棒很难达到该钢筋加密区(尤其是套管下方),造成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而导致渗水,所以周围混凝土浇筑质量是防止构筑物渗漏的关键;当池壁中有大直径的套管时,注意其下的混凝土不易振捣,其中窝着的空气不易排出,因此,应在套管底部临时开设施工用孔,或对钢筋较为密集的部位,可调整混凝土配比,改用相同抗渗等级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三、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污水处理在石油、化工、矿业等行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尤为重要。
在污水处理场建设中,根据工艺条件的要求常设计有地上式、半地下式、地下式等各类水池,这些水池结构复杂,池内往往有分隔,因生产工艺需要,有较多穿墙管和预埋铁件,因此,在污水处理场工程中,沉降缝、穿墙管及预埋件的渗漏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被防水工程界视为“三大难治之症”。
此外,水池的渗漏不但影响其外观质量,更重要的是污水中常含有酸、碱、盐分等多种腐蚀性成分,能加快混凝土内部钢筋的腐蚀速度,极大地缩短了其使用寿命,所以必须重视污水工程中的水池渗漏问题。
参考文献:
[1]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刘兆全,王迪,徐志平.浅谈污水处理场水池防渗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4(8).
[3]岳位启.污水处理场水池防渗漏方法[J].石油工程建设,2014(0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