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注意:1.学号、姓名、专业班级等应填写准确。
2.考试作弊者,责令停考,成绩作废。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考试试卷(含答案)(2017—2018学年第1学期)7.对跨度不小于(c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A.2米 B.3米 C.4米 D.5米8.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a )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A.一B.二C.三D.六9.水泥砂浆必须在拌成后 小时内使用完毕,如气温超过30摄氏度,必须在拌成后 小时内使用完毕。
( b )A.2和3B.3和2C.1和2D.5和4 10. 柱子在安装之前应在桩身三面弹出( a ) A.安装中心线 B.几何中心线 C.安装准线 D.轴线11.地下室混凝土墙体一般只允许留设水平施工缝,其位置宜留在(B )处。
A.底板与侧墙交接处 B.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 墙体 C.顶板与侧墙交接处 D.侧墙中部12.当屋面坡度(A )时,卷材的铺设方向不宜平行于屋脊。
A.小于3% B.3%~15% C.大于15% 13.不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是(C )。
A.含水量B.压实功C.碾压速度D.铺土厚度14.墙面花岗岩饰面采用湿法铺贴工艺时,灌浆的每层灌注高度为150~200cm 且不得大于板高的(C )。
A.1/5B.1/4C.1/3D.1/2 15.下面楼面工程属于整体面层的是(C )。
A.花岗岩B.马赛克C.现浇水磨石D.预制水磨石课程名称: 建筑施工技术 考核时长:120 分 考核方式:闭卷1. 闪光对焊适用于(d )焊接A. 交叉细钢筋B.φ10以内钢筋C.现场须焊的竖向钢筋D. φ16以上的横置钢筋 2.砖砌体水平灰缝的厚度的允许范围为(d )mm A.10~12 B.6 ~8 C.8~10 D.8~123.混凝土强度达到(a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A.1.2N/mm 2B.2.4N/mm 2C.3.6N/mm 2D.4.8N/mm 24.常温下及非雨期施工,砖墙每天砌筑高度以不超过(d )为宜。
A.3米 B.2.5 米 C.2米 D.1.8米5.反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是( a )A.后退向下,自重切土B.前进向上,强制切土C.后退向下,强制切土D.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6.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 b )A.一定小于1B.一定大于1C.等于1D.可大于1也可小于1装订线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入格内)1.混凝土分层离析的主要原因是(acd)A.振捣过度B.养护不足C.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过大D.运输振动过大2.对于钢筋配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d)A.在钢筋加工时,按外包尺寸进行验收B.进行钢筋下料时,对于量度差值,只能减去,不能增加C.对量度差取值如下:当弯45°时,取0.5d;当弯90°时,取1dD.钢筋的下料长度就是钢筋的轴线长度3.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说明正确的是(abd)A.板跨度>2m,≤8m时,≥75%B.板跨度>8m时,≥100%C.梁跨度>2m,≤8m时,≥75%D.悬臂构件,≥100%4.对于卷材防水屋面,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acd )A.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B.上下层卷材应相互垂直铺贴C.防水层采取满粘法施工时,找平层的分格缝处宜空铺D.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各种卷材搭接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5.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为(bd )A.0→σconB.0→1.03σconC.0→σcon---持荷2min---→1.05σconD.0→1.05σcon---持荷2min---→σcon6.砖墙上不得留脚手眼的部位包括( ABCE )A.空斗墙、半砖墙和砖柱B.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C.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mm范围内D.距洞口240mm处E.距转角300mm处7.流砂的防制方法有(ACDE)。
A.水下挖土法B.打预制桩法C.地下连续墙法D.抢挖法E.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8.灰土垫层的施工要点是(ADE)。
A.施工前应先验槽,消除积水和松土B.施工时,应将水泡灌在灰土上再夯实C.灰土分段施工时,应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D.铺灰应分段分层夯实E.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坑内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措施9.单层工业厂房柱子吊升方法有(ABE)。
A.旋转法B.滑行法C.分件安装法D.综合安装法E.斜吊法10.需要对混水砖砌体进行质量检查的内容是(ABD)。
A.轴线位移B.垂直度C.表面光洁度D.表面平整度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屋面细石钢筋混凝土防水层的厚度不应小于40mm,并应配置直径为4~6mm、间距为100~200mm的双向钢筋网片。
2.为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高度不应超过 2.0m,在竖向结构中限制倾落高度不宜超过3.0m,否则应沿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3.先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主要是由预应力筋与砼之间的粘结力传递给混凝土,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
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主要是靠构件端部的锚具传递给混凝土,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
4.混凝土取样与试块留置: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 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土方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6.为控制抹灰层的厚度和墙面的平整度,在抹灰前应先检查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并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设置标志(灰饼)或标筋。
7.“三一”砌砖法是指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
8.履带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常用起重重量、起重高度和起重半径三个参数表示。
9.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扣件的基本形式有回转扣件和直角扣件、对接扣件。
10.填土要分层分类进行,层间关系为:透水率大(小)的土在下(上),透水率小(大)的土在上(下)。
装订线(答题不得超过此线)四、简述题(第1题7分,第2题7分,第3题8分。
共22分)1.楼面水泥砂浆地面起砂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答:配合比不当,水灰比过大;砂的粒径过细,含泥量过大;水泥强度等级低,或使用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在初凝前又没有适时压光;洒水养护的时间过早或过迟,或养护天数不够等。
2.试述普通抹灰的质量要求?答: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缝应清晰。
3.试述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不能同时砌筑,施工时有何技术要求? 答:对不能同时砌筑时,技术措施有;a 、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b 、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必须做成凸槎,并加设拉结筋。
若无设计要求,拉结筋的数量为每120mm 墙厚放置1根直径为6mm 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0mm ,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小于500mm ,其未端应有900弯钩。
4.试分析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的原因,如何处理?答:1)麻面原因为:水灰比选择不当;模板缝过大;模板淋水不足;振捣过度漏浆;拆模过早等。
2)蜂窝原因为:水灰比选择不当;振捣不足或漏振;板缝过大加上严重过振导致漏浆严重。
3)麻面处理:清基干净,用水冲洗,干后用水泥浆或高标号水泥砂浆抹平。
4)蜂窝处理:经检查验证不影响结构强度后,凿基干净,用水冲洗,干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或细石砼抹平。
五.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12分,共22分)(小数点保留两位) 1.计算如图钢筋(直径20)的下料长度。
(10分)解:L=(765+636)×2+4760+6.25×20×2-0.67×20×4=7758.4(mm) (10分)2. 某建筑物的独立柱。
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为-0.3m ,基底设计标高为-2.4m ,自垫层上表面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
室外地坪以下基坑内各部分的尺寸及工程量是:C10混凝土垫层2200×1800×100;每个C25钢筋混凝土基础为1.544m 3。
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 S =1.14,最终可松性系数K`S =1.05。
试求:(1)土方开挖工程量。
(2)应预留多少回填土(以自然状态土体积计)?解:(1)垫层: 2.2×1.8×0.1=3.96 m 3 (1分)上口每边放出:(2.4-0.3-0.1)×0.5=2×0.5=1 m (2分)下口面积:2.2×1.8=3.96 m 2(1分)上口面积:(2.2+2×1)×(1.8+2×1) =4.2×3.8=15.96 m 2(1分)中部面积:(2.2+4.2)/2×(1.8+3.8)/2=3.22.8=8.96 m 2(1分) V 挖=3.96+ (2/6(15.96+4×8.96+3.6))=3.96+ (1/3)×55.4=3.96+18.47=22.42 m 3(2分)(2)V 填=22.42-3.96-1.544=16.92 m 3V 留=16.92/1.05=16.11 m 3(以自然状态土体积计)(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