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渠道土方回填、开挖、建筑物、浆砌石砌筑施工方案.doc

渠道土方回填、开挖、建筑物、浆砌石砌筑施工方案.doc

渠道土方回填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工作:①技术准备:先进行原始桩位复测、渠道填方坡脚线、中线放样报验、征地红线放样、填方断面复测、回填土压实试验、编制填土施工方案、选择有代表性地段作为填土施工试验段。

②机械设备准备:所有用于土方回填工程的机具设备(压路机、自卸运输汽车、洒水车、推土机、挖掘机以及用于检测填土密实度的环刀、灌砂筒等配套设备)必须在开工前运至施工现场,并保持良好状态。

③人员准备:成立土方回填工程工地管理机构,配置一名工程师,一名机械工程师,一名测量技工,两名土工实验员。

所有机械车辆操作工人均按“三班制”配齐人员,设置一个工班配合填方渠堤刷坡及流水槽坡面刷坡。

(4) 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技术措施①填土边坡控制由填土坡脚线起用坡度尺架控制填土边坡,填筑时,随着填方高度的不断增加每填高1.0m,恢复渠道中心线并检测填筑宽度,采用机械压实时,渠道填方至少超宽0.5m并碾压到边,方能保证刷坡后坡面密实度达标,消除坡面土松散、贴坡等质量隐患。

②铺料厚度控制施工中要严格控制铺料厚度按规范要求,卸料处应备有层厚标尺,以控制铺料。

每一填筑层碾压后,要按方格网进行高层测量,据此检查填筑层厚。

③干容重控制在每个填筑部位上,每层随机取一组(3个试样),干容重取3个试样的平均值,干容重低于设计值的98%以下者,全部返工重做。

④质量检测现场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测压实密度,其它土工实验由监理指定的实验室进行,主管工程师要经常跟踪检查工序操作质量,搞好“三检”制度,对填筑材料,含水量,填土干容重,填筑厚度等要严格检查,发现不合格点及时纠正处理,使工序质量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渠道土方开挖施工工法(1)、施工准备工作①技术准备:先进行原始桩位复测、渠道挖方开口边线、高程放样报验、征地红线放样、复测挖方断面、编制施工方案等准备工作。

②机械设备准备:所有用于土方开挖工程的机具设备(挖掘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必须在开工前运抵现场,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③人员准备:成立土方开挖工程工地管理组织机构,配置一名工程师,一名机械工程师,三名测量技工。

所有机械车辆操作工人均按“三班制”配齐人员,设置一个土方施工班配合机械施工。

2、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技术措施①渠道超欠挖控制测量工程师要严格控制渠道开口边线位置及渠道顶、底高程。

每层开挖均要跟踪放样,安排测量人员指挥挖掘机司机按放样线进行开挖,然后推平修坡成形;下部采用挖掘机挖汽车运至弃土地点或运于填方段填方,先挖至设计渠道堤顶高程,再进行渠道开挖,开挖时边坡、渠底予留20~30cm保护层,待渠道砌护前人工开挖修整。

②渠道边坡、坡率控制人工开挖建基面以上20~30cm 保护层时,按照伸缩缝位置在边坡上刻槽打桩挂线,严格按设计坡率刷坡。

③曲线地段渠道圆顺度控制曲线段渠道刷坡时,渠顶开口边线和渠底边线要按切线支距法(渠顶外边线和渠底内边线)和弦线支距法(渠顶内边线和渠底外边线)分别计算放样,沿线路纵向每50cm计算一支距,确保曲线圆顺并与直线平顺连接。

④现场跟踪检查主管工程师要经常巡视检查工序操作质量,落实好"三检"制度,测量工程师要经常使用坡度尺和2.0m长水平靠尺、变形塞尺严格检查边坡坡率和坡面平整度,发现不合格点及时纠正处理,确保边坡大面平整,坡率符合设计要求。

经常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检查渠道中心线、渠道顶底高程,用钢尺检查渠道上口宽度和渠底宽度。

浆砌石砌护施工工法1)、浆砌石砌筑(1)、砌石工程在砌筑前,应按照施工样图及有关规定仔细检查和核测渠底尺寸,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2)、砌筑前应尽量按照工程部位及需要数量备料,并按要求挑选合格石料,先行洗刷洁净,洒水湿润。

(3)、浆砌石采用Mu20块石、M7.5水泥砂浆砌筑。

采取铺浆法。

在砌筑前,应先洒水浸湿基面。

然后安砌石块,砌筑前应于摆试放分层砌筑,座浆饱满,砌石要求平整、稳固、密实、合理错缝。

平整:砌体的外露面应平顺和整齐,同一层面的石块应大致砌平,分段砌筑时接头处应砌成阶梯形。

稳固:石块安置必须自身稳定,大面朝下,无尖角突出,并适当撑垫或敲击使其稳定可靠。

密实:每层铺浆厚度3-5cm,严禁石块间直接接角,铺浆应均匀,竖缝填塞砂浆后应插捣至表面泛浆为止,缝宽超过5cm时,应填塞洁净的小石片,但必须先填砂浆后塞石片。

错缝:同一砌层内相邻的和上下相邻的砌石应错缝,出现垂直通缝和水平通缝。

(4)、对每一砌层,应先砌角石、面石、后砌填腹石。

面石与填腹石需交错砌筑连成一体。

(5)、块石砌体外露面宜选用表面方正,平整的大块石。

片石不得少于砌筑总量的五分之一。

面石缝隙不得超过3cm,砌体内部砂浆缝隙不得超过8cm。

(6)、浆砌石的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3cm,竖缝宽度不应大于5cm,上下层竖缝也应错开。

(7)、砌石护坡一律采用丁砌,不得大面朝外,不采用灌浆的方法。

(8)、新砌好的砌体,砂浆凝固前要防止震动,如有局部石块松动时,应垂直将石块提起,清除旧浆后重新座浆砌筑。

(9)、砌石中途停止时,应将最后砌层的石块安砌牢固。

再砌筑前,应清除砌体上的松散砂浆及杂物,冲洗洁净后,再铺浆砌筑。

2)、勾缝(1)、浆砌块石勾缝砂浆标号采用M7.5水泥砂浆。

用粒径2mm以下的细砂拌制,不得与砌筑砂浆混用。

(2)、浆砌块石表面必须勾缝,勾缝前应将灰缝剔深2cm以上,用清水冲净浮浆,自上而下地进行勾缝。

勾缝时用砂浆充填,压实,磨光。

勾缝应保持砌石结合的自然接缝,力求美观、表面平整,砌体表面溅染的砂浆应随即清除干净,并保持湿润养护14天。

(3)、浆砌石砌体在砌筑后12-18小时,应及时洒水养护或盖草袋。

保持外露灰缝湿润。

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当砌体未达到要求强度前(砌筑后七天),不得在砌体锤击石料、拖拉重物或行驶车辆。

应在砂浆强度达到50%以上,才可承受部分荷载。

建筑物工程施工工法(一)工程测量1、引测高程控制点附近,分别在其上游、中部和下游设高程控制点,各高程点的闭合差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这样就有利于施工期对各部位高程控制。

2、高程控制点引测完成后,用经纬仪定出建筑物上游、建筑物以及下游各段中心线,并保护好中心控制桩,以利后期施工使用。

3、测量横断面,放土方开挖线。

(二)基础开挖1、根据现场的地质地貌情况,采用人工开挖或挖掘机开挖,机械开挖预留20cm组织人工开挖。

2、土方开挖前,了解地形,根据设计的中心桩和标高控制高程和坡度。

3、开挖断面基本成形时,放线测量,检查断面形状和标高是否合乎设计要求。

(三)浆砌石砌筑1、浆砌石砌筑(1)、砌石工程在砌筑前,应按照施工样图及有关规定仔细检查和核测基坑尺寸,高程及基础处理情况。

经基础验收和结合面处理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2)、砌筑前应尽量按照工程部位及需要数量备料,并按要求挑选合格石料,先行洗刷洁净,洒水湿润。

(3)、浆砌石采用Mu8块石、M7.5水泥砂浆砌筑。

采取铺浆法。

在砌筑前,应先洒水浸湿基面。

然后安砌石块,砌筑前应于摆试放分层砌筑,座浆饱满,砌石要求平整、稳固、密实、合理错缝。

平整:砌体的外露面应平顺和整齐,同一层面的石块应大致砌平,分段砌筑时接头处应砌成阶梯形。

稳固:石块安置必须自身稳定,大面朝下,无尖角突出,并适当撑垫或敲击使其稳定可靠。

密实:每层铺浆厚度3-5cm,严禁石块间直接接角,铺浆应均匀,竖缝填塞砂浆后应插捣至表面泛浆为止,缝宽超过5cm时,应填塞洁净的小石片,但必须先填砂浆后塞石片。

错缝:同一砌层内相邻的和上下相邻的砌石应错缝,出现垂直通缝和水平通缝。

(4)、对每一砌层,应先砌角石、面石、后砌填腹石。

面石与填腹石需交错砌筑连成一体。

(5)、块石砌体外露面宜选用表面方正,平整的大块石。

片石不得少于砌筑总量的五分之一。

面石缝隙不得超过3cm,砌体内部砂浆缝隙不得超过8cm。

(6)、浆砌石的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3cm,竖缝宽度不应大于5cm,上下层竖缝也应错开。

(7)、砌石护坡一律采用丁砌,不得大面朝外,不采用灌浆的方法。

(8)、新砌好的砌体,砂浆凝固前要防止震动,如有局部石块松动时,应垂直将石块提起,清除旧浆后重新座浆砌筑。

(9)、砌石中途停止时,应将最后砌层的石块安砌牢固。

再砌筑前,应清除砌体上的松散砂浆及杂物,冲洗洁净后,再铺浆砌筑。

2、勾缝(1)、浆砌块石勾缝砂浆标号采用M7.5水泥砂浆。

用粒径2mm以下的细砂拌制,不得与砌筑砂浆混用。

(2)、浆砌块石表面必须勾缝,勾缝前应将灰缝剔深2cm以上,用清水冲净浮浆,自上而下地进行勾缝。

勾缝时用砂浆充填,压实,磨光。

勾缝应保持砌石结合的自然接缝,力求美观、表面平整,砌体表面溅染的砂浆应随即清除干净,并保持湿润养护14天。

(3)、浆砌石砌体在砌筑后12-18小时,应及时洒水养护或盖草袋。

保持外露灰缝湿润。

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当砌体未达到要求强度前(砌筑后七天),不得在砌体锤击石料、拖拉重物或行驶车辆。

应在砂浆强度达到50%以上,才可承受部分荷载。

(四)、土方回填1、土方回填采用人工回填的方法,回填夯实主要用蛙式打夯机。

2、回填土应经过试验,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能回填。

回填土含水量应适宜,含水量偏高,可松翻晾晒或掺入干土,含水量应洒水调节。

3、打夯机采用连环套打法夯实,夯边套不小于四分之一。

顺碾压方向遇有新老土体连接时,应作好新老土体结合处理,结合坡度不陡于1:3-1:4。

4、土方填筑分层连续碾压,土料最大块径不得超过5cm,铺土厚度不大于25cm,每铺一层新土前,应将前层土的表面进行刨毛,使上下层易于结合。

(五)砼工程建筑物砼工程施工严格执行水电部《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和《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中有关规定。

水泥标号应与砼设计强度相适应,不应低于325号,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砼浇筑均采用机械振捣,对于钢筋砼结构,砼保护层厚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不得随意加大或减小。

钢筋砼结构用的钢筋均为热轧钢筋,其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499-79的要求。

基础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应由甲方代表、设计代表和工程监理人员共同检查,核实地质状况与图纸是否相符,由设计代表提出补充整改意见。

施工完毕后应恢复原地貌,清除杂物及临时建筑。

砼施工是工程的关健工序,具有砼施工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从选料、配料、入仓振捣、拆模养护全过程应按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工程经验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严格要求、严格控制。

为合理使用水泥用量、控制裂缝,基础墙体部分的砼粗骨料用2级配,粗骨料均采用人工骨料,骨料的级配及质量技术要求应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严格执行。

砼浇筑完后12-18h内开始洒水养护,炎热、干燥气候情况下应提前养护,并延长养护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