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我觉得,这些人,这些事,和岳麓书院门口的八个字之间,存在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魏源和曾国潘还是岳麓书院的学子。

毛泽东青年时代,也是那一带的活跃分子,岳麓山上有一个爱晚亭,岳麓山下有一个橘子洲,都是毛泽东经常流连的地方。

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深处。

但是,150年后,“湘军”这个名词再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我和我所带领的集团,被人称为“电视湘军”。

中国有一本杂志这样说:“湖南的电视人让湘军这个词汇在一百五十年后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


我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我和岳麓书院,也有一定的渊源。

我年轻时候就读的大学,就在岳麓书院的旁边,那时我也常常在岳麓书院的周边徜徉。

岳麓书院门口的那八个字,也一直是鞭策我的动力。

回顾我自己的大半生,以及我们的集团十几年来走过的路,我自觉,我和我所带领的集团,还是不至于辱没这八个字的。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从1993年开始实施市场化改革,在过去的十四年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用如下数据来说明:2006年,我们的电视节目生产能力达到8000多小时,是十四年前的18倍;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达到2亿美元,是十四年前的40倍;总资产达到8亿美元,是十四年前的22倍。

在新媒体方面,2002年我们从零起步,2006年达到400万美元。

从2003年开始到去年底,我们的广告收入连续四年保持着50%的增长速度。

当然,跟西方的跨国传媒集团比起来,这些数据仍然显得微不足道。

我也希望大家不要用纯粹的美国标准来理解中国的传媒产业。

也许我应该寻找一种更有效的媒介来帮助大家了解我们的集团。

我想知道,在座诸位是否知道《超级女声》?你们认识这个女孩吗?这个,你们一定认识,贵国的《时代》周刊。

封面上的这个女孩,就是湖南卫视《超级女声》2005年度的总冠军李宇春。

《时代》周刊评选25位2005年度亚洲英雄人物,李宇春位列其中。

2005年度的“超级女声”总决选,有超过4亿的观众收看;最高峰的时候,一个晚上就有500万条手机短信涌进来参与节目的互动;中国国内的百度网站专门为李宇春开设了一个贴吧,网民们在这个贴吧留下的帖子达到3050万篇。

这个节目在2006年湖南广电带来了5000万美元的直接收入,相当于中国内地许多省一级卫视一年的总收入。

参与超女广告合作的一家乳制品公司,目前已成为中国乳饮行业的魁首,并已成功地在美国上市。

2006年度,《超级女声》仍旧热浪滚滚。

《超级女声》是湖南电视近年的超级代表作,是湖南电视赢利最多的单个项目,也为湖南电视的品牌扩张立下了超级的功劳。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我们不止有一个《超级女声》,我们还有很多优秀的产品,还有很多优质的产业。

我们那里,还有无限可能。

我们的成功,被人概括为“高速成长的奇迹”。

很多人来问我们成功的秘密。

我觉得,我今天站在这里,已经泄露了一些秘密。

我从岳麓山下走来,一路走上哈佛的讲坛,这是一条富有象征意味的轨迹。

它至少象征着,内陆的省份,未必一定
没有开放的胸襟。

数百年来,很多人研究湖南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

作为一个文化流派,“湖湘文化”的轮廓,在中国文化的版图上渐渐清晰。

走进湖湘文化的思想宝库,我们会看到这种文化之上,已经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标签: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一般认为,海洋文化才具有开放的特性,内陆农耕文化,却天然具有封闭性。

可是湖湘文化里,却多是与封闭相反的概念。

湖南这样一个远离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也谈不上是文化中心的内陆省份,何以会形成“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文化内核呢?敢为人先就是敢于自我否定,善于创新,充满勇气与激情,湖南人的这种精神气质,究竟源自哪里呢?不断的自我否定、持续地创新要以活跃的思想为前提,活跃的思想与一个政治上呈现为偏远、地理上呈现为封闭状态的湖南又如何发生关联呢?
或许我们需要向历史的更深处去追寻答案。

我知道,你们的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

在中国,有一个端午节,却是为了纪念一个人的死去。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湖南的汨罗江畔徘徊彳亍,终于抱石沉江,不知所踪。

当地百姓对他深为爱戴,每年这一天都会来到他投江的地方祭祀,往江里投洒用珍贵的糯米所做的食品,以求喂饱鱼儿,让鱼儿不去噬咬死者的身体。

这种祭祀,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传统的节日,一直保留到今天。

端午节所纪念的这个人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名叫屈
原。

他是楚国的大夫,被楚王放逐到湖南的汨罗江畔,最终在那里沉江而死。

他到底有多伟大,我觉得,只要读他两句诗就会明白。

一句是:“掩太息以长涕,哀民生之多艰!”一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湖南这个地方,曾经集结过许多伟大的身影。

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当时的文化精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从遥远的异地跋涉而来,在三湘四水间留下了沉重的足迹。

屈原来过,贾谊来过,李白来过,杜甫来过,辛弃疾来过……他们携来异乡的风雨,带来不同的文化,在三湘四水间留下自己对生命的领悟,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

所以,这是一片历代先觉文豪们血浸汗染、魂牵梦绕的土地。

这片土地,因为这些人而充满灵性,充满血性和刚性,当然,也不乏弹性。

我们的集团,荣幸地赢得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慷慨赞誉。

如果说我们是成功的,我想,我们成功的秘密,就藏在湖湘文化的精髓之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敢为人先就是敢于自我否定,善于抓住先机。

我们的集团,在新旧世纪之交获得长足的发展,被人形容为“异军突起”,“迅速崛起”,我觉得首要的原因,是我们敏锐地抓住了一个重大的先机,及时地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名叫“快乐”的东西。

众所周知,中国传媒的娱乐功能曾经长期被忽视甚至被弱化。

我们在恰当的时候,率先改变观念,强化了传媒的娱乐功能,赶在许多同行之前,开始为中国成批生产“快乐”。

我们火遍中国的第一档电视节目,叫作《快乐大本营》。

我们的湖南卫视,后来采用的定位语叫作“快乐中国”。

我们之所以做出“快乐”的决策,是基于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与判断。

中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我认为,近三十年是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没有理由不快乐;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政通人和,国富民强,我们没有理由不快乐;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并真诚地祈求世界和平,我们没有理由不快乐。

并且,和谐与快乐是天然相连的两个概念,和谐生快乐,快乐生和谐。

所以我们有《快乐大本营》。

所以我们用《超级女声》给整个中国制造了一场狂欢。

所以我们办《国球大典》,让乒乓也快乐起来,让平民跟巨星一起快乐起来。

今年,我们又将奉上《快乐男声》。

这个“快乐男声”,可以理解为“超级女声”的男性版。

我真诚地希望,它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快乐。

我常说,湖湘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忧乐文化。

中国宋代有一个大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大文学家,叫范仲淹,为湖南洞庭湖上的岳阳楼写了一篇《岳阳楼记》,其中一个名句,中国稍稍有些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国知识分子富于社会责任感的最佳写照。

有一次,我跟一个好朋友讲我的忧乐文化观,他认真地听完之后,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可是你们所做的事情,好像恰恰是反其道而行
呀。

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是说,我们开传媒娱乐风气之先,带着我们的观众朋友一起,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之乐而乐”去了。

但是,我不同意他说这是我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这样的先天下之乐而乐,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并不矛盾,两者在精神上仍然是相通的。

时势不同,忧乐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饥寒交迫、风雨飘摇的时代,我们更多地需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殷实富足、快乐和谐的时代,我们便应当“先天下之乐而乐”,及时为人们提供能够带来快乐的东西,用优秀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

我认为,这仍然是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彩表现。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两个小小的秘密。

第一个小秘密:我是不懂外语的——所以拜托大家,一会儿不要提太复杂的问题,我怕我听不懂,回答不好。

第二个小秘密:我本来也不打算再学外语了,不过在上这个讲坛之前,我还是很认真地跟我的同事学习了一下怎么读哈佛的校训,他们用中文给我注上音,叫我变成怪怪的调来读,瓦瑞塔斯,是这样吗?我愿意学着来读这样一个外语单词的原因是,无论我们的语言有多大的差异,我们追求真理的愿望是一致的。

此时此刻,站在一万五千公里之外的哈佛讲坛上回望故乡,回望我们的岳麓书院,我再一次强烈地感觉到,我们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却有着那么多相通的东西。

如果有一天,你们来到湖南,走进岳麓书院,就会发现,除了门口“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八个字,门里还
有四个十分著名的字:实事求是。

我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正是打开真理之门的钥匙。

真诚祝愿,湖湘文化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哈佛所追求的真理在同一个太阳的照耀下交相辉映,和谐共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