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 注意力B. 动机C. 情感D. 意志2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一定价值的产品的()。

A. 智力技能B. 思维品质C. 思维程序D. 能力或特性3 .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

A. 算法式B. 推理式C. 启发式D. 演绎式4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A. 流畅性B. 变通性C. 指向性D. 独创性5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 形象思维B. 发散思维C. 辐合思维D. 直觉思维6.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

A. 用途扩散B. 结构扩散C. 方法扩散D. 形态扩散7 .创造性与()无关。

A. 智力B. 发散性思维C. 生活条件D. 人格8.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A. 头脑风暴训练B. 自我设计训练C. 发散思维训练D. 推测与假设训练9. 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A. 算法式B. 推理式C. 启发式D. 演绎式10. 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启发式反馈。

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

A.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B.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C. 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11. 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

A. 明确问题B. 模糊问题C. 有结构问题D. 无结构问题12. 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 漫无目的地幻想B. 走路C. 联想D. 发明创造13. 下列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解决B. 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 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 “心理眩感”有助于问题解决14. 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牢记题目内容B. 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 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15•尽可能多地画出包含△结构的东西,并写出或说出它们的名字属于发散思维训练中的()。

A. 结构扩散B. 方法扩散C. 形态扩散D. 用途扩散16.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

A. 原型B. 定势C. 变式D. 问题17. 以黑猩猩摘取香蕉的经典实验为基础,提出了问题解决的顿悟说的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是()。

A. 苛勒B. 桑代克C. 杜威D. 格拉斯18. 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A. 问题结构B. 问题线索C. 问题内容D. 问题空间19. 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A. 原型启发B. 功能固着C. 负向迁移D. 定势影响20. 提出问题的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的是()。

A. 纽厄尔B. 杜威C. 格拉斯D. 巴甫洛夫21.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的问题。

A. 创造性B. 无结构C. 有结构D. —般性22.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 获得规则B. 理解概念C. 创造性D. 知识迁移23.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是思维()的表现。

A. 流畅性B. 变通性C. 指向性D. 独创性24.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是()。

A. 问题的呈现方式B. 问题的具体性C. 问题中信息的多少D. 知识结构25. 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即为()。

A. 问题空间B. 问题表征C. 问题搜索D. 问题解决26. 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这种现象叫做()。

A. 集中思维B. 负迁移C. 功能固着D. 前摄抑制27. 先有一个目标,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 手段—目的分析法B. 逆向工作法C. 尝试错误法D. 爬山法28. 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

最适当的解释是()。

A. 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B. 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C. 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D. 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29.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

A. 讨论法B. 头脑风暴法C. 启发法D. 用途扩散法30.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表现出了思维的()。

A. 流畅性B. 变通性C. 独创性D. 聚合性31. 问题解决的试误说的奠基人是()。

A. 桑代克B. 苛勒C. 布鲁纳D. 纽厄尔和西蒙32. 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的过程。

A. 发现问题B. 理解问题C. 提出假设D. 验证假设33. “如何造就天才儿童”这类问题属于()的问题。

A. 有结构B. 无结构C. 感性D. 逻辑性34. 下列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 无目的的幻想B. 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C. 比较D. 发明创造35. 下面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 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 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 用一个词来造句D. 荡秋千36. 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 思维定势B. 原型启发C. 功能固着D. 酝酿效应37.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 思维程序B. 调查研究C. 验证假设D. 论证假设38.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 原型启发B. 功能固着C. 负向迁移D. 定势影响39.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多种可找出解答方案的问题称为()。

A. 有序问题B. 抽象问题C. 有结构问题D. 无结构问题40. 下面几种事物不属于创造性作品的是()。

A. 《红楼梦》B. 《四书集注》C. 《爱弥儿》D. 《金刚经》原文抄稿41. 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A. 创造性人格B. 创造性思维C. 创造性意识D. 创造性勇气42. 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形成问题的表征的过程称为()。

A. 发现问题B. 提出问题C. 明确问题D. 分解问题43 .计算“ 50 X [60(32 X2 53)] = ?”属于()问题。

A. 有结构B. 无结构C. 创造性D. —般性44.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 观察力B. 记忆力C. 意志力D. 思维力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 ______ 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假设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检验和两种。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质不同形的呈现各种问题例证的方式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 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5.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 _______ 与质量可使学生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6.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____________ 四个阶段。

7.一般认为,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智力和___________ 。

8.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 _______ 、有一定价值意义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9.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__________ 等有关。

10.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___________ 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11.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早期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多以动物为对象,提出了各种理论,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与_____________ 的顿悟说。

12.“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实施有效的教学”属于_________ 的问题。

13.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 ______ 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的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14.____ 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环境因素。

15.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 ________ 是其首要的环节。

16._____ 是指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17.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 _________ 。

18.创造有真创造和 _______ 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刨性成品的活动。

19.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 ________ 的关系。

20.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 ________ ;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1.根据问题解决的新颖性不同,可将问题分为 _________ 和创造性问题解决两种类型。

22.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表面特征和深层特征,其中___________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_____________ 问题。

24._____ 指能从多种设想出发,不按常规地寻求变异,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有三个基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25.____ 是根据已有信息作出概括、推论,获取答案的思维方式。

26.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使用手段-目标分析法的关键是___________ 。

27.常用的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和28.砖一般用于建筑中,但人们有时想不到它在黑夜中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这说明___________ 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29.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有算法式和___________ 。

30.科学家调查研究发现, ______ 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也是创造性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