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网基本概念

电网基本概念

系统数据流程图一、定义1、变电站:在电力部门将电能传输到用户的过程中,要经过降压后才能输送到用户处,而降压和控制电能量输送大都在变电站内完成。

目前变电站按电压等级分为:500 千伏变电站、220 千伏变电站、110 千伏变电站、35 千伏变电站、10 千伏变电站。

电压等级表示该变电站变压器的等级,变电站所属计量点的最高电压为电压等级所标示的电压。

2 、线路电能量传输的硬件线路,电能量通过线路供给用户或下一级变电站,线路按电压等级分为500 千伏线路、220 千伏线路、110 千伏线路、35 千伏线路、10 千伏线路6 千伏线路。

硬件线路中电能量的走向在两个方向上都有可能,计量这种线路的电度表有可能为多块机械表或一块多功能数字表(能够计量正反向电量),这样在一条线路上挂不定个数的电度表在计算上不好处理,那么本系统中将实际线路中计量正反向电量和反向电量的表计分开处理,即:一条线路中最多挂两块机械表(多功能数字表一块当四块处理),这样实际中的一条线路在本系统中成为两条线路分别计量正反向电量。

3 、电度表用于计量用户用电量的计量设备。

分为机械表和多功能数字表,机械表一块表只能计量一种电量,要计量正反向有无功电量需四块电度表,数字表可同时计量正向有功、正向无功、反向有功、反向无功四种电量,故在本系统中只要电力部门计量反向电量数字表即当成四块电度表处理,不计量反向电量则当量两块表处理。

4 、CT 变比变电站线路上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值,一般为某一数值比 5 (互感器输出端额定电流为5 安培),CT 变比针对于计量点而言,同一计量点上所属的电度表拥有相同的CT 变比。

5 、PT 变比变电站线路上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值,一般为母线电压比100 (互感器输出端额定电压为100 伏),PT 变比针对于计量点而言,同一计量点上所属的电度表拥有相同的PT 变比。

6 倍率倍率=CT 变比*PT 变比,倍率同CT 变比、PT 变比一样也是针对计量点而言的。

7 、线损电能通过线路传输过程中,由于线路发热、电磁场干扰等原因造成的电能量损失称为线损,损失的电量称为线损电量。

线损电量= 线路输入电量- 线路输出电量实际进行统计时的线损包括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损耗。

由于计量点电量都是双向的,主题点的正反向电量始终上相反的。

因此在定义线损的时候,只需要按照正向电量的方向定义。

如果一个计量的正向电量是向线路供电的,那么其反向表码一定是线路输出电量。

反之,也是这样。

如果一个计量点的正向表码为出口电表那么计量点的反向表码就是线路的入口电量。

系统在统计线路损耗的时候考虑均考虑到正反向因素。

8 、母线变电站内各计量点都挂到母线上,输入线路将电能传输到母线中,在由母线传到输出线路中供给用户。

母线按电压等级分为:500 千伏母线、220 千伏母线、110 千伏母线、35 千伏母线、10 千伏母线,每个电压等级可以有多条母线,有母联进行连接。

或只有一条母线。

在本系统中规定一个电压等级只有一条母线,对于多条母线的,视为一条。

9 、母线不平衡率母线的输入电量、输出电量由于损耗的原因大多是不相等的,输入电量与输出电量之间的差值称为不平衡电量,不平衡电量与输入电量的比值称为母线不平衡率,即:母线不平衡电量=输入母线电量之和-输出母线电量之和母线电量不平衡率=[ (输入母线电量之和-输出母线电量之和)/ 输入母线电量之和*100 %不平衡电量及不平衡率均对某一电压等级而言,不同电压等级分别进行计算10 、力率力率是体现线路电能转换效率的一个指标,即:cosa =有功电量/ 开平方(有功电量平方+无功电量平方),力率是对计量点或变电站(平均力率)而言的,这里的有功电量及无功电量指某一计量点的有无功电量。

11 、平均力率平均力率的计算公式和力率的计算公式相同,但平均力率是对变电站而言的,有无功电量分别表示主变高压侧有无功电量,对于有多个主变的情况,有功电量为所有主变高压侧有功电量的总和,无功电量为所有主变高压侧无功电量的总和,也有采用变电站所有计量点的有功电量之和及无功电量之和进行计算的。

12 、线损率线损电量于线路输入电量比值成为线损率,即:线损率(线损电量/ 线路输入电量)*%. 本系统线损计算中的线路在系统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定义并存储到数据库中。

13 、变损变压器损耗,由于变压器产生热量等因素造成的电能损耗。

主变损耗-主变高压侧电量-主变中、低压侧电量。

14 、旁路代供指电业部门在特殊条件下由变电站不同电压登记的旁路线路代替变电站中同一电压登记的某一运行线路进行供电的情况。

在计算电量时,旁路不作为一条单独线路进行电量计算,有它产生的电量要分离到各个被代线路中进行计算。

旁路代供时有发生,并且时间长短不确定,具体代供信息有系统管理人员进行手工录入,录入信息包括旁路、旁路代路,代供开始时间,代供结束时间,进行电量计算时可根据录入信息进行相应的计算。

15 、换表指电业计量部门由于某种原因将运行的电度表进行更换的操作,换表时可能产生追补电量。

经换表后该电表的表止码发生越变,在进行电量统计时应注意换表操作带来的表止码变化,若存在换表情况则应在统计时间范围内对电量进行分段统计。

在换表中记录下还表时间、旧表止码、新表起码、追补电量、旧表地址、新表地址等信息以备主站软件分析使用本系统中在电业部门换表后,进行的将换表资料录入系统及将换表信息传输到变电站集中器中的操作。

16 、一次系统图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在一次系统图中可获得线路的进出线信息、电压等级,以及主变的相关信息。

17 、追补电量由于特殊原因是计量表计在某段时间内无法计量用户的用电量,那么电业计量部门就要人工进行追补,补的电量叫做追补电量。

换表过程中或电度表出现故障时有可能进行追补。

18 、缺相实际电度表运行时,PT 电压丢失或低于某一电压或低于某一电压值的现象称为缺相19 、表止码电度表读数20 、旁路在变电站中临时用来代替其他线路给用户供电的线路称为旁路,变电站中每个电压等级最多只有一条旁路,旁路平时不运行,运行时称为旁路代供,在本系统中旁路虽然当成一条线路处理,但在进行电量统计时,旁路产生的电量应在旁路代路中进行计算,旁路不单独进行电量统计,旁路有自己的CT 变化、PT 变化,旁路可代替同一电压等级的任何线路(包括主变)。

旁路21 、进线对母线而言电能量流向母线内部的线路称为进线22 、出线对母线而言电能量流向母线内部的线路称为出线。

23 、计量类型计量类型分为五种:购进点、售出点、中间点、补偿点、所变点。

分别指电量计费中的计量情况。

(在计费系统中使用)24 、站用变给变电站内部供电的变压器,在本系统中指计量变电站电量的电度表所在的计量点。

(站用变在本系统中作为一个计量点处理)25 、脉冲常数电度表每走一个最小整数单位所产生的脉冲数,脉冲常数= 盘转数* 每转一周产生的脉冲数26 、网损电网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电能量损失。

27 、变损率变损率=主变损耗/ 主变高压侧电量28 、表地址电度表中用于通讯的485 通信地址。

29 、表协议电度表的485 通信协议30 、输入电量对于母线而言,所有同电压等级的进线的电量之和称为输入电量31 、输出电量对于母线而言,所有同电压等级的出线的电量之和称为输出电量32 、变电站损耗变电站内部的电能损耗,包括变压器损耗、母线损耗、站用变等。

变电站损耗:变电站的输入电量-变电站的输出电量33 、母线损耗母线上损失的电能量,即不平衡电量34 、换CTCT 进行更换,在本系统中只进行CT 变比的更换即倍率进行更换,记录更换时间,在电量统计中应充分考虑倍率的变动。

35 、PT 断相同缺相,在断相中要产生追补电量,记录断相时间、断相的相别、断相追补电量等信息。

36、终端:安装于电力客户现场的用于现场服务与管理的设备,简称终端。

本系统终端包含国电协议负控终端、广电协议负控终端、电能量远方终端。

37、测量点:抽象概念,指采用某种装置可以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测量出唯一的一组量值的电气连接点,这组量值以某种方式被传递给终端。

当物理上相同的一个电气连接点被多个装置所测量,或者被一个装置所测量但通过多种方式被传递到终端时,按照多个测量点计。

每个测量点具有唯一的逻辑定位编码,是该装置在终端的参数配置、数据应用的唯一对象标识。

38、总加组:指相关的各测量点的某一同类电气量值按设置的加或减运算关系计算得到的数值。

39、数据单元标识(DUI:Data Unit Identify):用于表示一个或者一组信息点的一种或一组信息类型的标识。

40、信息点(DA):表示参数或数据的对象信息,如测量点、总加组、控制轮次、直流模拟量分路等。

41、信息类(DT):表示参数或数据的分类信息,一个信息类可以是一种参数或数据,也可以是一组参数或数据的集合。

二、参考资料《负控终端通讯规约(广电版)》《负控终端通讯规约(国电版)》《配变终端通讯规约(广电版)》《配变终端通讯规约(国电版)》《传输规约DL/T 719-2000(IEC 870-5-102:1996)》《广西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贵州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电能量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主站技术规范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发展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南方电网公司“十一五”营销自动化、信息化规划电力公司发布的业务和信息化相关标准二、数据基本处理流程功能说明:前置机位于采集终端等设备与主站系统之间的模块,具有负责主站系统各工作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对话以及保持终端的网络状态的功能。

前置机在下行部分兼容GPRS、TCPCLIENT、TCPSERVER、串口、网络等通信方式,上行部分(与主站各工作站间)通过UDP方式进行交互。

通过前置机上提供的信息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终端与主站间的当前的通信情况,从而为具体的事务分析提供原始依据定时任务能定时或手动招测计量相关数据,并能显示终端相关数据,保存通信日志上行与前置机通讯采用UDP方式通信,下行直接调用中间件接口三、数据采集模型功能描述:1、通过不同的通讯方式定时或手动采集计量点相关数据(包括从其它系统):电量计算数据、负荷数据、事件数据、电能质量数据、电网基础档案信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