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大学生消费情况调研报告

重庆市大学生消费情况调研报告

重庆师范大学2011级《形势与政策》调研报告重庆市大学城片区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专业:电子信息与技术职教师资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5月28日重庆市大学生消费情况调研报告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年级专业:2011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职教师资组长:韦延玲成员:崔照杰、李露路、杨小玙、何维雪、代鱼、廖鹏、杨小刚、王世昊、蔡绍均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大学生旺盛的消费需求与超前的消费观念已成为了社会广为关注的事情。

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我们正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以后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了解大学生特殊的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是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生活节奏、生活状态和消费状况,我们查阅了部分资料,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各界人士对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看法,并在重庆市大学城各高校进行了实地调查。

为了让调查结果更全面,我们还在网上对重庆市其他各地的大学生代表采用了网上发放问卷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结果。

力求在调查问题的过程中也让我们的每个组员能够锻炼到自己。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观众说纷纭。

“理财能力差”,“盲目攀比”,“追求时尚、名牌”,“月光”等等,已经成了大学生消费观的代名词。

面对这些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选择了这次实地调查。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力求这次调查的具有普遍性。

通过这次切实的调查,我们觉得对于我们更深的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观提供了最有力的数据,也反应了当代大学生对消费问题的实际看法。

在最后,我们组的成员根据调查问卷中以及网络上的各类资料,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我们的一点建议,这些收获使我这次的调研活动充满了意义。

调查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大学城片区大学生消费问题的调查,收集各个学校大学生消费的数据,为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健康消费,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提供了依据。

我们对重庆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提出合理的建议让大学生合理消费。

调查流程:1、调查时间:2012年5月17日—5月27日2、调查原因: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体现当代大学生对自身消费问题的关注和关心以及为了让自己更加的了解实情。

3、调查方法:收集资料、问卷调查、网上问卷调查、访谈。

4、调查对象:大学城片区大学生。

5、调查人员分配及调查地点:地点:大学城片区各大学人员分配情况:第一组:何维雪、王世昊——重庆大学、重庆电子工程学院。

第二组:李露路、蔡绍均——重庆医科大学、城市管理学院。

第三组:杨小玙、杨小刚——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师范大学。

第四组:崔照杰、代鱼——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后勤工程学院第五组:韦延玲、廖鹏——重庆房地产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业学院。

6.调研过程:(1)确定课题,查找有关大学生消费问题的调研资料,根据分析整理,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和相关采访问题;(2)调研:①、在选择的地区进行调查取样,共发放纸质问卷200份并全部收回(问卷见附表)。

②、通过在网上发放问卷并收回统计。

7、调查内容:和大学生消费有关的问题一、关于调查问卷的结果汇总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由于大学生具备较高学历较广泛的知识面,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对新生事物有很强感知力和接受力,因而在消费上呈现追求高品位、潮流化、知识性的特性;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而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在消费上必然也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问题。

以下是我们根据调查所得到的一些情况。

1、现今大学生月消费总的情况在我们调查的学生中,有58%是大一的,29%是大二的,大三大四占13%,这让我们的调查的结果更具普遍性。

我们调查的学生中,农村户口占53%,城市户口占47%,大学校园中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差不多各占一半。

对于反应的大学生消费情况更全面。

每月生活费情况调查统计图:此图表仅是对大学生总的月消费的一个情况,数据显示,每月生活费低于500的占10%,在500-800的占42%,月生活费在800-1000间的则占35%,1000以上的占13%。

在我们所调查的人群中,多数人的月生活费还是合理的,与现在社会的物价还是成正比的。

部分同学的生活费过高或过低可能与他们的家境或自身的消费观念有关系。

2、现今大学生消费的多样化情况此图表反应的是当今大学生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数据显示,饮食上的费用占每月生活费的50%,购物,包括服装、饰品等占月生活费的13%,交通、通信占10%,吸烟娱乐等占25%,学习上的费用则占2%。

从数据的情况可以看出,伙食费是大学生每月消费的最主要部分,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购物、交通和通信所占比例也较大,可以看出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在温饱的同时更注重精神上的高品质生活。

娱乐消费比例的增大,说明当代的大学生们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很的多先进的娱乐设施已越来越受大学生的青睐。

可是在生活质量上升的同时,我们也颇为感叹的看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花在学习上的费用却在一天天的减少,仅仅是生活费中的2%。

这也不得不让我们担心,这样的生活费安排究竟合理吗?由上表可以看出,一些热点的消费话题一直都收到我们的关注,我们以:通信消费、恋爱消费、书籍消费和娱乐消费这四个话题来做了统计。

(1)月通讯费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且手机价位在500-3000不等,月话费消耗在20-200之间不等,占总生活费的7%-13%。

63.74%的大学生有属于自己的电脑,不论是使用有线网还是无线网,网费都在50-100元之间,占总生活费的10%-15%。

33%的学生没有自己的电脑,但是会在周末或是空余时间在网吧等场所上网,上网时间在2-5小时不等,按每小时2元来算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月通讯费用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活费高的通讯费用消耗得也越高,生活费低的相应的在通讯费用上支出得较少。

(2)月恋爱费用大学生恋爱问题一直是大家广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对于问卷中第26问“您每个月花在恋爱上的费用是多少”这一问题中,34%的男生和47%的女生没有恋爱或在恋爱中没有花费。

有66%的男生和47%的女生在恋爱上有花费,且在100-500不等。

在与被调查人的交流中我们发现,给对方买礼物是恋爱消费当中所占比例最重的一项消费。

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就是恋爱中大学生生活费最为紧张的时候。

但是通常为了让对方开心,他们对于这笔费用的支出通常都是毫不吝惜的。

(3)书籍消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大学生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而通过书籍来获取这些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80%的大学生在书籍上主要消费用于购买学习资料和文学书籍。

但是用于学习方面的钱对于生活费来说确实是太少了。

通过我们的调查,多数大学生用于学习上的开支仅占生活费的2%。

更有甚者在学习上基本上无开支。

这不得不提醒我们,作为学生的我们是不是在对生活费的安排上有些不合理的因素,没有弄清我们的当前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

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提高一下我们的学习质量。

在安排生活费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更均衡、更合理。

(4)月娱乐费用大学生的生活已经不限于学校三点一线的简单枯燥生活。

大学生的娱乐生活丰富,娱乐费用也成为必要消费之一。

不过由调查显示,男女生的每月娱乐消费在各个消费区间趋于平衡,普遍每月娱乐消费在50以下。

(5)生活费余额的处理方式对于生活费有余的部分大学生,他们的消费方向还是主要在饮食,娱乐,穿着几个方面。

在储蓄方面,大学生的意识不是很深刻,有剩余的生活费同学们都是选择用其他方式消费完。

这说明大学生对储蓄观念还不是很重视,或许这也是由于他们现在处于学生时期,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是来自父母,不能体会到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

对于正值年轻的大学生还没有存钱的意识。

储蓄观念淡薄也成了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一个重要因素。

3.现在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购买物品时更在意根据调查显示,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观念。

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要考虑的还是物品的适用程度。

价格和质量问题也是大学生们的主要消费观念。

在生活费固定的情况下,大学生们花钱往往还是比较谨慎的。

尤其是女生,她们的理念都是力求花得值得。

消费观念大学生在消费之前都有自己的消费计划,更多的还是能省则省,所以大部分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很理智。

或许因为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所以让自己的消费尽量在自己的计划之内。

但是也有小部分对自己的消费或高或低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存在消费不是很理智的同学。

储蓄观念取样调查中,有70%左右的大学生没有储蓄的经历。

多数同学的生活费都是仅仅可以勉强度日。

就算有剩余的同学也是选择在月末把钱花光。

90%的同学没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

大部分同学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一直不在计划范围之内,都会有生活费超支的情况。

对于储蓄这一块,大多数同学表示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外,根据调查,目前大学生的生活费有87%来源父母,8%的同学的生活费是来源于做兼职。

5%的同学的生活费是来源于奖助学金。

总的来说,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

当问到他们有没有做兼职的想法获取生活费时,87%的同学表示有过想法,但是要么找不到,要么坚持不下来。

大学生社会阅历少,又从来没有自己独立的去挣过自己的生活费,进而导致做兼职的大学生坚持不下来。

当问其生活费不够怎么处理时,64%的同学说直接向父母要,25%的同学是找朋友救济,8%的同学是自己兼职获得。

对生活费的不合理安排是导致很多同学“月光”的直接原因。

根据调查显示60%的学生都没有明确记录消费情况(记账)的习惯,58%的学生每个月的开支都会超出自己的计划范围。

仅有15%的同学生活费会有剩余。

大多数学生当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价格已经超出他的预算范围的,他们都会选择不买或者推迟购买时间。

但有的同学会选择会向父母要钱或以向别人借了再还等方式来处理。

更有甚者会选择其他的一些不法途径来获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6.2%的大学生对自己每月的消费非常满意或是满意,13%的大学生表示生活费刚好够用。

20%的大学生则表示对其目前的消费不满意。

其中尤以男生居多。

对于这样的结果,大部分同学表示不知道钱花在什么地方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