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类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类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建筑设计院2013年5月目录第1章总论 (5)1.1项目概况 (5)1.2编制依据 (5)1.3研究范围 (6)1.4编制原则 (6)1.5项目区概况 (7)1.6重要规划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结论 (9)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2.1建设背景 (10)2.2建设必要性 (10)第3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2)3.1需求分析 (12)3.2建设规模 (12)3.3建设内容 (13)第4章建设地址、规模及建设条件 (14)4.1选址原则 (14)4.2主要建设条件 (16)第5章建筑方案选择 (18)5.1建筑方案 (18)5.2结构设计 (19)5.3电气设计 (20)5.4给排水设计 (23)5.5建筑绿化方案 (25)5.6无障碍设计 (26)5.7安全设计专篇 (26)5.8通讯和网络 (27)第6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8)6.1编制依据 (28)6.2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因素 (28)6.3环境对建筑影响的保护措施 (28)6.4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因素 (29)6.5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29)6.6环境影响评价 (30)第7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1)7.1劳动安全措施 (31)7.2临时用电安全防护 (31)7.3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31)7.4消防 (32)7.5部门安全措施 (33)第8章主要节能节水措施 (34)8.1编制依据 (34)8.2设计原则 (34)8.3节能设计要求 (34)8.4节能节水措施 (36)第9章工程管理与人力资源配臵 (38)9.1工程建设管理 (38)9.2工程控制 (39)9.3人力资源配臵 (40)9.4人力管理和培训 (40)第10章项目组织及实施进度安排 (40)10.1项目组织 (40)10.2项目实施进度 (41)第11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2)11.1投资估算说明 (42)11.2编制依据 (42)11.3投资估算 (42)11.4资金筹措 (42)第12章招标初步方案 (44)12.1编制依据 (44)12.2招标范围 (44)12.3招标组织形式 (44)12.4招标方式 (44)12.5标段划分 (45)12.6施工单位资质要求 (45)12.7招标基本情况表 (45)第13章社会效益评价 (47)13.1社会效益评价 (47)第14章结论与建议 (48)14.1结论 (48)14.2建议 (48)注:相关图纸项目名称:xx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规模: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投资规模:xx万元(其中xx区xx万元,乡镇 xx万元)资金来源:xx拟建地点:xxx区第1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项目2、拟建地点:xx3、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4、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总投资xx万元资金来源:申请中央补助资金xx万元,其中包括设备xx万元其余部分全部由地方自筹解决5、建设性质:新建6、建设工期:一年7、项目建设单位:xxx8、法定代表人:xx1.2 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通知发改办就业[2012]1399号2、xxx3、《xxxx区城总体规划》(1999-2020);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GB50180-93)5、相关技术规范及建设标准;6、项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7、xxx8、编写可研的委托合同;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一条规定;10、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规划“一书两证”、国土用地手续、环境评估资料、项目选址地形图等11、其他相关建筑规范、文件及规定;12、现行建筑各项规范;A、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4-2001B、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01C、建筑制图标准 GB/T50104-2001D、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F、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H、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89-2005J、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I、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K、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47-83L、混响室法吸声系教测量规范 GBJ47-83xx1.3 研究范围本项目的研究范围包括:对项目建设的背景进行分析,提出项目建设理由和必要性;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分析项目建设条件;提出项目建设方案;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根据项目建设的规模和内容,安排项目建设的实施进度;对项目建设的投资进行估算;提出项目建设的管理措施;并提出建议。

1.4 编制原则1、坚持政府主导、实事求是、统筹兼顾、严格标准、高效利用、厉行节约的原则,以满足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需求为前提,合理编制项目规模。

2、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的原则。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用地、环保等各项规定,合理布局,精心设计,整体建设,确保功能完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3、坚持量力而行、积极有为的原则。

按照实际需求,既考虑国家投资的严格取向和运用,也考虑地方政府的现实财力状况与投入,又立足长远,使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与附属用房同步配套,紧密结合,相辅相承,综合运用,力避贪大求洋、重复建设。

xxx1.5 项目区概况1、xx区xxxx,东邻湖南,北接xx,南抵本省xx区,地处xx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武陵山区中段,跨东经x"至1x20",北纬x至x40"之间,东西距离最长x千米,南北距离最长x千米,扼西南通往中原之咽喉,居中原进入西南第一站,素有xx之称。

明清时期,就是xx之地,充分体现了独特的地理区位;境内旅游资源丰富,xx洞天下闻名,xx秀水贯穿全境,人文景观独特,东山寺庙享誉古今,融自然、人文、古城景观于一身,集山、水、洞、桥、景于一体,是镶嵌在xx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解放以来,一直是xx市政府驻地, xx历史悠久。

溯其渊源,设臵县已有1300多年。

元臵xx大小江等处军民长官司,x安抚使。

明永乐十一年臵xxx。

明万历二十六年臵xx。

1949年11月xx解放仍臵县。

x。

1961年7月又按原建臵三县分开。

1987年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2011年11月,根据国务院国函【2011】131号文件,撤销县级铜仁市,设立碧江区,由新成立的地级xx。

x辖x个民族乡、x个镇、x个办事处,总面积3012余平方公里,2011年末户籍总人口为36.67万人,居住有汉、侗、等x 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

各民族勤劳勇敢,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黔东文明。

1.5.1、地理xxxxxxxxxxxxxxxxxxxxx1.5.2、气候x。

年均气温16.9 C;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 5.2 C;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7.9 C。

年均降雨量为1320.75mm,年均相对湿度为78。

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2,夏季以南风为多,冬季以东北风为多,年静风率为59%。

1.5.3、自然资源x是一片具有开发潜力的沃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该地区是全国油桐、x经济林的生产基地,其中油是x的一大资源优势。

林业用地面积x万亩。

x是x省内粮、油主要产区,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x籽、x等。

矿产资源主要有磷灰岩、石灰石、x、铅、x等20多种。

有大小河流x,水能蕴藏量达x万千瓦。

1.5.4、交通条件x场开通了北京、x、x、重庆等航线;x路过境并设有地级客运站、货运站,过境x的沪昆x高速铁路正在建设之中;境内各条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并为省道线,杭瑞高速公路和xx高速公路将相继建设过境x为x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xxx1.7 结论本项目建设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力支持。

目前项目建设单位已将规划、用地、环评等手续全部完成,拟建场地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外部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及社会经济条件较好,工程设计方案较为科学、合理;各项指标符合当地的经济水平、地域条件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对碧江区的社会和谐、稳定、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建设背景国家“x”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

要使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区地处x过渡的斜坡地带,位于x县,北接松桃苗族自治县,是x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区总面积x平方公里,总人口3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8万人,农村劳动力x6万人。

2005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x4亿元,比上年增长1x9%,三次产业比值为x,GDP增速高于全区x)1.6个百分点,实现农业总产值8.04亿元,比上年增长x.8%,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

近几年来,保持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但由于历史、地理位臵、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响,农业仍处全市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社会服务化水平低,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落后位臵;三是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基础脆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xx2.2 建设必要性x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特别是大兴机场的通航、x年上半x和x速公路的通车,立体交通网络即将形成,同时,我区又被列入省第二轮经济强市建设行业,创“文明、卫生、旅游、山水园林城市”的步伐加快,我区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xx为搞好人才劳动力培训奠定了基础,又可以依靠这些优势,将此项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项目的建设有以下方面的需要:1、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需要。

要寻求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思路新做法,首先,如何提高就业,不断降低失业率,是我们做任何工作的最终目标,碧江区长期以来均按照传统的就业模式来服务辖区内的企业员工,现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人力资源市场,才能有效缓解碧江区用工荒、招工难的局面;其次,打破求职难的历史瓶颈,让每一位适龄人员在人力资源市场有个人的档案,能单独与用工单位直接在网上完成一些列应聘与招聘活动,充分为企业与劳务人员之间开辟一个就业服务平台2、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作用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