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 28《主题活动3 收集和共享信息》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 28《主题活动3 收集和共享信息》教学设计

主题活动3 收集和共享信息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网络基础”模块教学的一个总结,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网络收集自己需要的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的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主题,收集大量信息,运用掌握的知识对信息进行识别和分类整理,再利用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更多的人清楚了解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优势,要将“健康上网”这一意识融入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

他们生活在充满数字化产品的网络时代,大部分孩子对上网都有一定的了解。

在前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帮助他们对因特网的概念做了进一步明确。

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了运用浏览器浏览网站、搜索和下载各种资料的方法,但是对于如何合理灵活使用网络为自己服务还没有清楚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进一步熟悉使用浏览器浏览、搜索、下载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会整理信息的方法,尝试分析和共享信息。

2. 在收集和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

3. 通过有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便捷,培养合理、高效地利用网络获取资源的意识,培养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作品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信息的获取与识别,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表达与共享。

2. 难点:能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主题性研究学习活动,运用任务驱动、采取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和小组交流中获得知识、提高信息素养。

六、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七、教学准备
网络机房、多媒体课件、学件。

八、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入课题
1. 教师播放阿凡提的故事给学生看。

图1
这个故事有意思吗?
老师对阿凡提的聪明很是敬佩。

2.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3. 你们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吗?
学生举手回答。

4. 教师总结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通过网络来了解更多的有关少数民族的信息。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动画引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展示课外知识储备,引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分组领取任务
1. 你想了解哪个民族的信息?在小组内讨论,然后选择一个大家比较集中的意见作为你们小组的研究内容。

学生交流、汇报小组成果。

2. 教师:回想刚才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你们小组想了解这个民族哪些方面的信息呢?
小组讨论填写任务表格。

图2
教师巡视辅导。

指导学生小组分配任务再填写任务表。

3. 汇报与展示任务表。

教师小结:任务按照内容分类可以分为简介、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特色节日等,按照信息的形式分类可以分为文字、图片、网页、视频等。

图3
4. 学生小组进一步修改任务表,确保分工合理。

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引入小组合作机制,通过组内合作与竞争促进学生发展,用小组任务表明确了学生个人任务。

任务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进行小组分工。

(三)上网收集信息
请同学们用前面所学的知识上网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

学生按照任务表分工上网搜索并且下载资料。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上网。

小组交流自己找到的材料,说说自己是怎么找的。

请一个小组汇报各成员找到的资料,并说明使用的方法。

【设计意图】交流查找资料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强化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排除搜索时出现的干扰因素,安全上网。

(四)总结
在上网寻找资料的过程中除了方法要正确外,也要注意在数以万计的海量资源中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时需进行筛选。

单击打开相关链接了解更多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受到网络上的一些无关的推送广告、弹窗和一些不健康的图片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坚守本心、不忘上网的目的才能不迷失在网络的世界中。

第2课时
(五)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根据任务表上的内容各自上网收集了一些资料,你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发现要跟大家分享的吗?
学生汇报。

说说在上网寻找资料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学生分享上网搜索技巧和安全上网知识。

【设计意图】分享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可以让学生看出一个人的力量在面对大型任务时的不足。

(六)整理资料
1. 刚才大家的汇报很有意思,但是要想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一个民族,这样汇报显然太琐碎了,你认为怎样汇报才能满足大家对这个民族的好奇心?
图4
引导学生提出评价标准:
(1)材料全面并与主题密切相关。

(2)语言表达通顺有条理。

(3)内容呈现形式多种多样。

(4)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2. 要符合这些标准,你有什么好点子?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共享文件整合材料。

3. 学生小组合作整理材料。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提出评价标准,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共享文件的好处,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也有指导意义。

(七)共享信息
1. 下面我们来进行少数民族研究报告会,请准备好的小组派出代表来和大家分享你们的成果。

学生小组汇报。

图5
2. 请其他小组代表结合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并说明理由。

学生打分,说明理由。

3. 表扬最佳小组,重申评价标准。

【设计意图】竞赛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特别是打分的机制以及对评委的要求,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标准,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八)总结
1.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汇报。

2. 大家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请大家在《课堂表现评价表》上为自己和小伙伴打分。

图6
3. 教师总结:目前上网行为已经与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密不可分。

在网上收集资料时要注意筛选有用的信息,还要注意分类整理。

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收集到的信息内容更加全面清楚,另一方面也要让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位置更加合适。

网络上有很多免费资源,可以为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我们要学会合理使用网络上的资源,不能照搬照抄。

如果自己没有思考,网络上的知识永远不会成为我们自己脑中的知识。

九、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为收集和共享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个主题性研究学习任务——《少数民族研究》作为大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这种类似于综合实践的课堂组织形式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信息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着力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搜集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养成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习惯和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