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规范礼仪一、少先队礼仪的性质、作用(一)少先队礼仪的性质少先队礼仪是少先队特有的组织形式,是进行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每个队员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技能,是少先队文化的标志性体现。
(二)少先队礼仪的作用1、队的礼仪具有鲜明的教育性《队章》中对“我们的队旗、队徽”、“我们的标志”、“我们的队礼”、“我们的呼号”等的意义,进行了明确地解释。
这是使少先队员了解队组织、热爱队组织的重要内容。
学习队的章程是从思想认识上向队员进行少先队的组织教育。
少先队的礼仪训练则是通过良好的姿态、标准的动作、严整的队容以及庄重的仪式,来使队员们逐渐确立组织意识,养成个人服从组织的行为习惯,不断地认识个人服从组织的道理,从而增强少先队员的组织观念。
2、队的礼仪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少先队仪式上催人奋进的鼓号、徐徐向前的队旗、嘹亮振奋的队歌、坚定有力的呼号等等,都在敲击着队员们的心扉,感染着队员们的情感,大家感到激动,更感到无比骄傲和光荣。
队员们的这些感觉,必然会转化为对自己组织的尊重和热爱,也必然不断地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总之,利用少先队礼仪教育、感染少先队员的心灵,是我们少先队进行组织教育特有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
少先队的礼仪必须规范化,避免随意性,这样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少先队礼仪的内容礼仪,顾名思义,就是礼节和仪式,那么少先队礼仪的内容就包括少先队的礼节、少先队仪式,再加上外在的少先队的标志性用品。
(一)关于使用少先队的标志性用品1、红领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红领巾的由来吧。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
刚成立的少先队,没有特殊的标志。
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人民,当然考虑不到少先队的标志问题。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特有的标志。
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他们说:“戴着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1)红领巾的意义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队章》第七条“我们的标志:红领巾。
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每个队员都应该佩带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
我国标志性红旗有: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中国少先队队旗。
因此,少先队员佩带红旗的一角,领巾飘胸前,五旗在心间。
(2)红领巾的规格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分大、小号两种规格,分别是:小号:底长100厘米,腰长60厘米;大号:底长120厘米,腰长72厘米。
(3)佩带红领巾的方法红领巾正确的佩带方法如下:红领巾不要折叠。
将红领巾披在肩上,背后的大角对准椎骨,两小角捋于胸前,左、右手各捏一角。
然后按以下四句口诀做动作:①左尖压右尖(领巾的两个角在胸前交叉,左角压在右角上面,右角被压在底下;交叉点靠近领口);②底尖转一圈(将被压在底下的右角经前拉到右边,右角缠绕左角。
左角随之垂直);③岔上拉底尖(从左右两角交叉点的上方拉出右角,右角此时形成圈);④底尖穿过圈(将右角从圈中向下穿出,抽紧)。
(4)少先队员什么时候佩带红领巾?《队章》规定每个队员都应该佩带和爱护红领巾。
队员佩带红领巾是珍惜少先队员的荣誉、热爱自己组织的表现。
因此,少先队员平时都应佩带红领巾,保持红领巾干净、整洁。
小学低、中年级队员佩带小号红领巾,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的少先队员佩带大号红领巾。
参加体育活动、参加劳动、在家里休息时,可以暂不佩带红领巾。
酷暑季节,在大队委员会的统一指令下,可不佩带红领巾,而佩带队徽徽章。
但这期间凡是参加少先队集会、活动、举行仪式,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还都必须佩带红领巾。
(5)少先队员的红领巾能不能送人?在必要时,经队委会同意,红领巾可以送给对人民事业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以表示对他们的敬爱。
但是不能作为普通礼物随便送人。
2、队长和队委会委员标志(1)“队干部岗位”的意义:①队干部岗位实行轮换制,孩子们在队干部岗位上可以学习、学会做组织的主人,学会过民主生活,获得多种体验,从而增长才干,有利于全面素质的提高。
②队干部岗位的设定,目的是通过队干部实施组织内部的管理,从而以队干部为龙头形成少先队组织自转态势。
(2)队干部标志的作用①给自己看。
随时想到自己在队组织中的身份和职责,不断提醒自己更好地为队员服务,更好地为队组织工作。
②给别人看。
主动接受队组织和队员们的监督,认真做好队组织交给的工作,和队员打成一片,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当好“火车头”。
(3)队干部标志的式样和规格队干部标志由白底、红杠组成。
白底长7厘米、宽6厘米。
红杠长4厘米、宽1厘米,红杠之间相隔1厘米,红杠与白底边缘左右各相距1厘米。
队干部标志可用布、塑料等材料制作。
大队委员会委员标志是3条红杠;中队委员会委员标志是2条红杠;小队长标志是1条红杠。
(4)队干部佩带标志的要求队干部将标志佩带在左臂。
佩带时须注意:①标志的上沿距肩头一拳;②标志朝正左方;③红杠要水平。
所有队干部要随时把标志带好。
每次更换上衣时,都应该认真佩带。
3、队旗(1)队旗的意义队旗是少先队集体的标志。
《队章》第五条指出“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是我们的队旗。
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
”队旗与党旗、团旗一脉相传。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党委托共青团直接领导我们队。
(2)队旗的规格与式样队旗分大队旗与中队旗两种:大队旗长120厘米、高90厘米,旗中心是黄色五角星和由黄色线条勾勒出的火炬轮廓;中队旗长80厘米、高60厘米,右端剪去高20厘米、底宽60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形成一个三角形缺口,五角星和火炬在以60厘米为边长的正方形中心。
(3)大、中队旗杆的高度大、中队旗杆的高度须考虑到两个因素:①旗手们的身高(严格说应为“肩高”);②旗裤的长度(大队旗裤90厘米、中队旗裤60厘米)。
旗杆直立,旗裤的底端须在旗手们的肩头以上。
经过对孩子们一般身高(肩高)的了解,测算出旗裤的底端到地面以1.40米为好。
所以:大队旗杆高0.9米+1.4米=2.3米;中队旗杆高0.6米+1.4米=2米。
(4)队旗的使用下列情况都需要使用队旗:少先队组织举行集体活动时;大队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时;成立少先队大队或中队时;少先队组织举行重要会议时。
举行少先队活动仪式或外出活动列队行进时,应由旗手执旗;少先队集会(不举行仪式)时,可由旗手扶持队旗;队室里须将队旗插于旗架上。
队旗一律不悬挂。
(5)队旗的保管队旗属学校少先队大队的必备用品,须妥善保管。
应将所有中队旗编号收存。
中队使用队旗时,由大队旗手负责为中队旗手办理借用与交还手续。
旗手及队员要爱护队旗,保持旗面清洁、平整。
使用过后,将旗面脱离旗杆叠好存放队室。
4、队徽(1)队徽的式样《队章》第五条规定: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我们的队徽。
五角星、“中国少先队”五个黑体字和火炬柄为金色,绶带和火炬的火焰是红色,火焰和绶带镶金边。
(2)队徽的使用队徽是少先队组织的象征,使用范围是:在少先队代表会议的会场悬挂;在学校队室悬挂;团委、少工委的会议室可悬挂;有关少先队的外事场合可悬挂;少先队各级组织颁发的奖状、奖旗、奖章、证书和其他荣誉性文书、证件上可印队徽图案;少先队的出版物上可印队徽图案;队员可佩带队徽徽章。
(3)队徽徽章的规格和使用队徽徽章,供队员佩带。
徽章的规格是高2.2厘米,宽1.8厘米。
酷暑季节暂不佩带红领巾时,由大队委员会统一发布指令,改佩带队徽徽章。
(二)关于少先队礼节1、少先队员敬礼(1)少先队员敬礼的意义《队章》“八、我们的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
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敬队礼是我们少先队组织的最高礼节。
(2)队员敬礼的动作要领队员敬礼的动作必须规范。
“敬礼过程”和“敬礼定势”的要领如下:敬礼过程:立正——右肘弯曲,右手拇指根关节对准身体中线,距胸前红领巾2-3厘米,掌心向下,右前臂于右胸前水平——右手抬至额上方,腕不旋转或弯曲,达到敬礼定势。
敬礼定势:右手拇指根关节对准身体中线,于额上方,距额头一拳。
右掌心向左前下方。
大臂向右上约45度。
收下颚,挺胸,精神饱满。
礼毕时,按敬礼的相反动作还原。
(3)少先队员应在什么时候敬队礼?少先队员在下列情况下要敬队礼:少先队活动仪式上要敬队礼。
升国旗仪式、少年先锋岗仪式、少先队检阅仪式、队日活动仪式、新队员入队仪式。
在重要的少先队集会上要敬队礼。
为来宾和英雄模范人物敬献红领巾后、接受奖品(牌)前向发奖人敬礼。
少先队员遇到老师、长辈应敬队礼2、队旗敬礼(1)什么是队旗敬礼?旗手用端旗的方式表示敬礼,即队旗敬礼。
(2)旗手端旗敬礼动作要求旗手需要具有规范的端旗动作。
执旗立正旗手执旗立正时,要“三挺一瞪”,瞪大双眼,挺脖子、挺胸、挺膝盖,两脚成60°。
旗杆末端紧靠右脚小趾根处戳于地面。
右臂自然下垂,右手掌心向下,将旗杆夹于“虎口”之中,拇指根部贴拢右腿外侧前(即裤兜处)。
旗杆对准右腋,垂直于地面。
稍息,旗杆末端位置不动,右臂放松将旗杆稍向侧前倾出。
△注意:*执旗立正时,不要曲臂握杆;*握杆时,不要握住旗面。
端旗敬礼旗手端旗敬礼动作要求规范,“敬礼过程”和“敬礼定势”需从分解动作过度为连续动作。
敬礼过程,分解动作如下:分解动作①:右手将旗杆垂直向上提起,至与肩同高,手背向前,旗杆对准右腋,旗杆下部贴紧右腿外侧前。
同时,左手紧靠右手下方握杆,左腕内侧贴于右胸。
旗杆垂直。
分解动作②:左腕内侧贴紧右胸,右手放开,沿旗杆下垂,虎口向左握住旗杆。
此时右手距旗杆末端约10厘米(一拳)。
旗杆垂直。
分解动作③:右手握杆向上提至裤兜口上部,右臂成叉腰装;左手同时向前平推至与肩同高,左臂稍弯曲,手、肘、肩同高,旗杆前倾与地面成45-50度角。
敬礼定势:即上述动作③。
昂首挺胸,精神焕发。
端旗礼毕礼毕时,按以上端旗敬礼动作的相反顺序还原。
分解动作①——②——③——。
旗杆还原落地时,旗手不低头,旗杆末端落在规定位置,还原成立正姿势。
△注意:*端旗两手把位要准确,手不可在旗杆上滑动;*旗杆保持对准右腋。
(3)队旗敬礼的运用在少先队集会或活动仪式上,队旗礼与队员礼同时进行。
即凡队员敬礼时,队旗同时敬礼。
(三)关于少先队活动仪式1、少先队活动的基本仪式(1)小队全体集合与行进时列队方法一个小队的全体队员集合时,可以排列两种队形:一列横队:高个子在右,矮个子在左。
小队长整队后,站立大排头右侧。
一路纵队:矮个子在前,高个子在后。
小队长整队后,站立排头前。
小队行进时按一路纵队排列。
(2)中队全体集合与行进时列队方法按一个中队有三个小队的情况说明:中队集合时,根据需要可成三列横队或三路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