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答案

思考与练习答案第一章导论1.答: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亦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具有如下特点:(1)广泛性。

具体表现在市场范围广;环节多,部门广;需求层次多。

(2)复杂性。

(3)风险性。

(4)竞争性。

2.答:国际贸易涉及商品、技术、服务三大领域,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国际贸易可分为以下几类。

(1)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2)按商品的形态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3)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4)按贸易参与国的数量分为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

(5)按清偿方式分为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3.答: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国际性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包括该过程经历的环节、操作方法和技能,应遵循的法律和惯例等行为规范。

国际贸易实务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要求,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分析研究国际贸易适用的有关法律与惯例和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各种实际运作;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和吸收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习惯做法;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使我们的贸易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做到同国际接轨。

4.答:国际贸易实务的主要内容包括:(1)国际货物贸易的有关法律与惯例(2)合同条款(3)合同的商订和履行(4)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实务的学习方法有:(1)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要注意业务同法律的联系(3)要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4)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第二章合同的标的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A 4.B 5.D 6.D 7.B 8.B 9.B 10.C二、判断题1.×2.×3.×4.√5.×6.√7.×8.√三、简述题1.答:商品的品质是指商品的内在素质和外观形态的综合。

前者包括商品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生物特征、化学成分等自然属性;后者包括商品的外形、色泽、款式、味觉和嗅觉等。

表示品质的方法包括以实物表示和以文字说明表示两大类。

其中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又可分为看货买卖和凭样品买卖;以文字说明表示商品品质又可分为凭规格、等级或标准买卖,凭牌名或商标买卖,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以及凭产地名称买卖。

2.答:品质公差是指某些工业品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生产水平限制而导致在该行业质量上的公认的误差。

只要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差异在品质公差范围内,就被认为达到了合同中的品质要求。

品质公差的允许值可以是国际上同行业所公认的允许值,也可以是由买卖双方商定的允许值。

品质机动幅度是指允许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指标可有一定幅度范围内的差异,只要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没有超出机动幅度的范围,买方就无权拒收货物。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初级产品以及某些工业制成品的品质指标。

规定品质机动幅度条款的方法主要有规定范围、规定极限以及规定上下差异三种。

3.答:溢短装条款,即在买卖合同的数量条款中明确规定卖方允许多装或少装的百分比,其幅度不超过规定的百分比为限。

具体内容有:①可溢短装的百分比,视商品的特点、数量、交易习惯、运输工具等情况确定。

②机动幅度大都明确由卖方决定,但由买方派船装运时,也可规定由买方决定。

③溢短装的计价,通常按合同价格计算。

4.答:定牌是指卖方应买方的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和包装上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和品牌。

其目的主要是便于树立其品牌在当地市场的声誉以利于销售。

多用于国外长期性、大数额的订货。

定牌中性包装是指在商品和包装上使用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名,但不注明生产国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在包装上注明生产国。

5.答:订立包装条款时应注意的事项有:(1)明确规定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约定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时要明确、具体,不宜笼统地规定。

如不宜采用含义模糊、易引起争议的术语。

(2)包装费用的负担问题包装费用一般已包含在商品货价之中,不另计收。

但如买方要求特殊包装,额外的包装费用应由买方负担。

若合同规定由买方提供包装材料,还要对包装材料到达卖方的最迟期限做出规定。

若卖方包装技术达不到要求,则不宜轻易接受,以免引起纠纷。

(3)关于运输标志(唛头)按国际贸易习惯,唛头一般由卖方决定,而不必在合同中作具体规定。

但若买方要求使用由其指定的唛头,则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唛头的具体式样和内容,或规定买方提交唛头式样和内容的时限,以免延误卖方交货。

四、案例分析题1.答:该公司的做法很不妥当。

在国际贸易中,卖方所交货物必须与合同规定完全一致,否则买方有权拒收或索赔。

该公司以好顶次的方法,是和合同不符的,在出现价格下跌情况下,买方仍可能提出拒收或索赔出现这种情况,我方应采取主动措施,将情况电告对方,与买方协商寻找双方都可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2.答:货物与样品关系是货物品质要与样品品质相符。

这批瓷器出现“釉裂”由配方本身与加工不当所导致。

买方收到货物时无法发现,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显露出来;留存样品与出现同样情况,所以要赔偿。

3.答:该公司做法不妥。

因为买卖合同中确定成交的数量为200公吨,每公吨按500美元CIF东京条件成交,合同中并未指出是以净重还是毛重计价,因而我方拒绝退回因短量而多收的货款是不妥当的。

五、实训操作题(1)packing,10 boxes in a carton, 6 pieces in a box.(2)chinese sesameseed,300M/T,with 4% more or less at carrier's option. Such excess or deficiency to be at the contracted price.第三章贸易术语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D 4.D 5.A 6.A 7.B 8.C 9.C 10.D二、判断题1.×2.√3.×4.×5.×6.×7.×8.×三、简述题1.答:贸易术语又称“贸易条件”、“价格术语”,是指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英文缩写字母来说明货物的价格构成和买卖双方有关责任、费用与风险的划分,确定卖方交货和买方接货应尽的义务。

贸易术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买卖双方洽商交易和订立合同(2)有利于买卖双方核算价格和成本(3)有利于买卖双方解决履约当中的争议2.答:因为有关FOB所涉及的交货地点、风险费用的划分,以及买卖双方的责任义务划分等方面的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

在北美洲一些国家采用的《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中第五种FOB术语,在FOB和装运港名称之间加上“V essel”字样与《2000通则》解释的FOB术语相近。

因此,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进行贸易使用FOB价格术语时,必需在FOB和装运港之间加上“Vessel”字样。

FOB Los Angeles表示在Los Angeles市的内陆交通工具上交货;FOB Vessel Los Angeles表示在Los Angeles港口交货。

3.答:F组术语由买方自费签订运输合同,即成交价格中不包含运费;C 组术语要求卖方自费订立运输合同,即成交价格中都含有主要运费。

但卖方不承担从装运地启运后所发生的货物损坏或灭失的风险及增加的额外费用。

从上述可以看出,C组术语和F组术语具有相同的性质,即卖方都是在装运国或发货国完成交货义务。

因此,按C组术语和F组术语订立的买卖合同都属于“装运合同”。

D组术语条件下卖方必须在规定的交货期内将货物运送到指定的目的港或目的地,并承担货物交到指定目的港或目的地为止的一切责任、费用和风险。

因此可以说按D组术语订立的买卖合同则属于“到达合同”。

4.答:在实际业务部门,有些人习惯称CIF为“到岸价”,这种叫法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误以为在CIF条件下卖方要承担将货物运到目的港的所有责任、费用和风险,其实,按CIF条件成交时,卖方仍是在装运港完成交货,卖方承担的风险也是在装运港装船时,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风险,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仍由买方承担。

还有,货物装船后产生的除运费、保险费以外的费用也要由买方承担。

5.答:(1)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

FOB、CIF、CFR仅适用于海洋运输和内河运输;而FCA、CIP、CPT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

(2)交货地点及风险、费用转移界限不同。

FOB、CIF、CFR三种术语的交货地点均为出口国装运港,风险和费用的划分则以装运港船舷为界;FCA、CIP、CPT三种术语的交货地点一般都是出口国境内指定装运地。

(3)运输单据不同。

FOB、CIF、CFR条件下,卖方一般提供海运提单。

而FCA、CIP、CPT条件下,卖方提交的运输单据因运输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4)装卸货费用负担不同。

FOB、CIF、CFR三种术语,在租船运输情况下,有关装卸货费用必须通过价格术语的变形或合同的具体规定来确定。

而FCA、CIP、CPT三种术语由于其风险费用的转移以货交承运人为界。

(5)运费的负担与保险的内容不同。

就运费负担而言,按FOB、CIF、CFR 术语,运费主要是指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海运运费;而按FCA、CIP、CPT术语,运费则包括从出口国指定地点到进口国指定地点的运费,中间可能涉及到几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费用。

就保险而言,FOB、CIF、CFR主要涉及的是海洋货物运输保险;FCA、CIP、CPT则涉及各种运输方式下的货物保险。

四、案例分析题1.答:这一合同的性质不再属于CIF合同。

因为合同条款内容与CIF本身的解释相抵触。

抵触有二;一是合同在C1F条件下竟规定了“到货日期”.这与CIF价格术语所赋予的风险界限划分的本意相悖,按CIF是装运港交货,货物超越船舷后的一切风险均由买方负责。

如果限定到货日期,岂不是要卖方承担超越船舷后的一切风险;二是CIF是“象征性交货”,只要卖方提供齐全、正确的货运单据,买方不能拒收单据,拒付货款。

而该合同竟规定‘如货运船只不能如期到达,买方将收回货款,实际上成了货到付款。

由此看来,该合同的一些主要条款已与CIF价格术语的本意相抵触。

尽管名义上是按CIF成交,但实质上并不是CIF合同性质。

2.答:该损失责任应由卖方承担。

按照CFR术语成交,卖方在货物装船之后必须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方办理投保手续。

这是CFR合同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如果卖方不及时发出装船通知,买方就无法及时办理保险手续,甚至可能漏保。

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损坏或灭失,由于卖方未发出装船通知使买方漏保,那么卖方不能以风险在船舷转移为由免除责任。

3.答:在本案中,不应由我公司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以CIF术语成交,风险划分以装运港船舷为界,船公司签发了清洁提单说明货物装上船的时候货物是完整的,货物越过船舷,装上船以后风险转移到买方,风险由买方负责,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应由买方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