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竞赛规程(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赛事筹备组,2010年4月)一、项目名称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二、竞赛目的适应网络产业快速发展及“三网融合”的趋势,体现绿色节能理念,促进网络工程项目及产业前沿技术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应用,引导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高职相应专业学生实训实习与就业。
三、竞赛方式和内容(一)竞赛方式1.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 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 其中队长1 名,性别和年级不限,可配 2 名指导教师。
2.比赛期间,允许参赛队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
参赛选手可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指导,接受指导的时间计入竞赛总用时。
赛场开放,允许观众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前提下现场参观和体验。
(二)竞赛内容1. 根据大赛提供的比赛方案,读懂实际的工程项目文档,理解实际的工程应用与业务架构2. 根据业务需求和实际的工程应用环境,实现网络设备、无线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的连接,并根据实际的工程业务需要,完成综合布线,对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并进行调试。
3. 在路由器、交换机、无线交换机、无线AP防火墙、IDS、VPN服务器上配置各种协议,实现网络的运行,并根据网络业务需求配置各种策略,以满足应用需求。
4. 能够根据网络实际运行中所面临的安全威胁,防范并解决网络恶意入侵和攻击行为;考查选手网络系统运行与监控、防御不良信息及病毒、构建和维护绿色网络的实战能力。
5. 根据国家标准提交标准化的工程验收文件等。
(三)项目指标体系四、竞赛规则1. 比赛场地通过抽签决定,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原则上不得离幵比赛场地。
2. 竞赛所需的硬件、软件和辅助工具统一提供,参赛队不得使用自带硬件、软件和辅助工具。
3. 参赛队自行决定选手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
4. 参赛队在赛前10分钟领取比赛任务并进入比赛工位,比赛正式幵始后方可进行相关工作幵展。
5. 竞赛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
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继续比赛,裁判长有权决定终止该队比赛;若非因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6. 竞赛结束(或提前完成)后,参赛队要确认已成功提交竞赛要求的文件,裁判员与参赛队队长一起签字确认,参赛队在确认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五、评分方法及奖项设定(一)评分方法网络系统组建、配置与应用、安全配置与防护的正确性、规范性和合理性(占85%;相关文档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占10%);团队风貌、团队协作与沟通、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工作计划性等(占5%);采取分步得分、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
各环节分别计算得分,错误不传递,按规定比例计入团队总分,不计参赛选手个人成绩。
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不服从裁判判决、扰乱赛场秩序、舞弊等不文明行为的,由裁判长按照规定扣减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比赛资格,比赛成绩记0 分;2. 奖项设定竞赛奖项只设团体奖,根据参赛代表队总得分,进行排序(总分相同名次并列)。
设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每个获奖参赛队的选手和指导教师均颁发获奖证书。
六、申诉与仲裁(一)申诉1. 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2. 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 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
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裁判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诉报告。
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
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将不予受理。
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 赛项裁判委员会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 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
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要说明理由4. 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
申诉人不满意赛项裁委会的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高职组赛事仲裁工作组提出复议申请。
(二)仲裁1.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裁判委员会设仲裁工作组,负责受理大赛中出现的申诉复议并进行仲裁,以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和竞赛结果公平、公正。
2. 仲裁工作组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参赛队不得因对仲裁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或滋事,否则按弃权处理。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竞技术规范(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赛事筹备组,2010年4月)一、竞赛项目行业、职业技术标准网络工程在设计、建网、用网、管网过程中主要有以下5项国家标准,参赛代表队在实施竞赛项目中要求遵循如下规范:二、赛场场地和环境场地总面积1500仃,竞赛环境依据竞赛需求和职业特点设计,按照U形布置各比赛间。
比赛间用板墙隔离,每间面积在18〜20仃,参赛队之间互不干扰。
每个比赛间门楣上标明编号。
环境标准要求保证赛场采光(大于500lux )、照明和通风良好;提供稳定的水、电,并提供应急的备用电源;每支参赛队提供一个灭火器和垃圾箱。
赛场设置参观通道,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向观众幵放。
三、竞赛技术标准(一)竞赛软件大赛组委会提供个人计算机(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用以组建局域网和广域网,并安装Office2003等常用应用软件。
(二)竞赛设备清单及配置参数1. 网络相关设备(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提供)2.综合布线及耗材(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提供)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竞赛须知2010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赛事筹备组,2010 年4月)一、参赛队须知1. 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规定的地区代表队名称,不使用学校或其他组织、团体名称;不接受跨校组队报名。
2. 参赛队员在报名获得审核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筹备过程中,队员因故不能参赛,所在省教育主管部门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规定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队员,允许队员缺席比赛。
3. 参赛队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
4. 参赛队员统一着装,须符合安全生产及竞赛要求。
5. 参赛队员应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裁判、听从指挥、文明竞赛;持证进入赛场,禁止将通讯工具、自编电子或文字资料带入赛场。
6.组委会统一安排各参赛队在比赛前一天进入赛场熟悉环境和设施情况。
二、指导教师须知1.指导教师经报名、审核后确定,一经确定不得更换。
允许指导教师缺席比赛。
2. 竞赛过程中,根据参赛选手要求,允许1 名指导教师在规定的范围和时间内进行指导,指导时间计入竞赛总用时。
3.指导教师指导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现场指导仅限于口头,禁止操作任何与比赛有关的工具和设备,禁止现场书写、传递或夹带纸片等任何资料。
准时进场、准时离场,不得无故拖延。
4.参赛队有权选择或放弃教师指导。
三、竞赛选手须知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2.选手凭证入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要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
3.大赛提供专用草稿纸,参赛选手进入赛场,不许携带任何书籍和其他纸质资料(相关技术资料的电子文档由赛项组委会提供)。
4. 大赛提供计算机及相应软件,参赛队可携带移动硬盘一个,存储相关的开发软件和技术资料。
不许携带通讯工具。
5 .各参赛队应在竞赛幵始前一天规定的时间段(14:00〜16:00 )进入赛场熟悉环境。
入场后,赛场工作人员与参赛选手共同确认操作条件及设备状况,参赛队员必须检查确认大赛赛项组委会提供的仪器设备。
参赛队不得擅自改变计算机的初始设置。
6. 竞赛时,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各参赛队自行决定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在指定赛位上完成竞赛项目,严禁作弊行为。
7. 竞赛过程中,因严重操作失误或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的(例如因综合布线发生短路导致赛场断电的、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现场裁判员有权中止该队比赛。
8. 在一天的比赛期间,选手在8:00〜16:00 连续工作,食品、饮水等由赛场统一提供。
选手休息、饮食或如厕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9. 凡在竞赛期间提前离开的选手,当天不得返回赛场。
10.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作风格,在参赛期间,选手应当注意保持工作环境及设备摆放符合企业生产“ 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原则,对于出现的有关不符合“ 5S”原则现象,裁判员有权酌情扣分。
11. 在比赛中如遇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故障,经裁判确认后,可向裁判长申请补足排除故障的时间12. 参赛队欲提前结束比赛,应向现场裁判员举手示意,由记录比赛终止时间,比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
13. 各竞赛队按照大赛要求和赛题要求提交递交竞赛成果,禁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记号。
14. 竞赛操作结束后,参赛队要确认成功提交竞赛要求的文件,裁判员在比赛结果的规定位置做标记,并与参赛队一起签字确认。
四、赛场管理须知1. 竞赛现场设现场裁判组,裁判长1 名,裁判员若干。
每个竞赛裁判要秉公裁判,监督检查参赛队安全有序竞赛。
如遇疑问或争议,须请示裁判长裁决,裁判长的决定为现场最终裁定。
2. 参赛队进入赛场,裁判及赛场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审查允许带入赛场的资料和物品,经审查后如发现不允许带入赛场的物品,交由参赛队随行人员保管,赛场不提供保管服务。
五、赛场纪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参赛队,经裁判组裁定后中止其竞赛:1. 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干扰其他参赛队比赛情况,裁判组应提出警告。
情节特别严重,造成竞赛中止的,由裁判长裁定后,中止比赛,并取消比赛资格和竞赛成绩。
2. 竞赛过程中,由于选手技能不熟练或疏忽大意造成计算机、设备等严重损坏,由裁判组裁定其中止比赛,保留竞赛资格,累计其有效竞赛成绩。
3. 竞赛过程中,产生重大安全事故、或有产生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经裁判提醒无效的,裁判员可暂停其竞赛,由裁判组裁定其竞赛结束,保留竞赛资格和有效竞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