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厂区方案说明设计全本

某厂区方案说明设计全本

. 方案设计说明书目录1 总说明2 工艺3 总图及物流4 建筑5 结构6 给水排水7 电气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9 消防10 节能11 环境保护12 职业安全卫生附图1 效果图1.1 鸟瞰总图1.2 总平面布置图1.3 办公楼透视图1.4 厂区大门透视图2 总图及物流2.1 总平面布置图2.2 绿化布置图2.3 综合管网布置图3 建筑3.1 一期厂房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3.2 三期厂房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3.3 二期办公楼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三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3.4 一期宿舍食堂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三至六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1 总说明1.1 项目概况1)工程地址本工程建设地址位xxxxxxxx,交通便利,地理位置较好。

2)场地条件本项目建设场地占地约20077.72m2,总建筑面积21213.41㎡,外形呈四边形状。

场地内地势较平坦,场地总体地形东北高西南低。

xxx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项目位于xx食品工业园区内。

园区内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燃气等市政配套设施齐全,完全能满足本工程所需正常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建设场地条件较为理想。

3)建设单位为xx市xxx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1.1.3建设目标和规模1)建设规模(项目组成)见下表:表1.1-1 建设规模(项目组成)一览表2)建(构)筑物特征及设计要求见下表:表1.1-2 建(构)筑物特征及设计要求一览表1.2 设计依据1.2.1 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定》GB50187-93;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40330-2002;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房屋建筑部分》;7)国家和地方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现行设计规范、标准、法规和条例。

8)《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9)《xx市都市区城市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

10)《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11)《宿舍建筑设计》JGJ36-200512)公安部住建部《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13)xx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建筑保温隔热材料使用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1】123号1.2.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1)顾客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2)顾客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3)其它与工程设计有关的文件;4)顾客提供的建设地块地勘资料;1.2.3 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1)气象条件建设地块气候属亚热带东南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日照偏少,雨量充沛,雨热同步,具有春早,夏长多伏旱,秋季多绵雨,多云雾,湿度大,冬暖少霜雪的特点,全年无霜期320天以上。

据xx 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81.2mm,历年最大降雨量1635.2mm(1982年),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总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常年降雨140天左右,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1mm,最大连续降雨量425.6mm,最大月降雨量711.8mm(1982年7月)。

多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2.1℃,极端最低气温-3.7℃。

历年最大积雪5cm,多年平均蒸发量1023.7mm,多年平均风速0.7m/s,最大风速33.3m/s,历年最大日照时数1813小时,历年最高气压1020.3毫巴,多年相对湿度81%。

据统计,xx百余年干旱年达15年,以伏旱最重,春旱三次,夏旱最轻。

近40年,春旱2-3年一次,伏旱1-2年出现一次,干旱是本地区重要自然灾害之一。

2)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有关规定,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6度,抗震设防烈度6度。

本场地经调查,场地内及附近无滑坡、崩塌、塌陷、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场地所处斜坡自然稳定,无变形迹象。

1.3 设计指导思想及主要原则1.3.1 指导思想1)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现代企业的环境空间,为招商引资搭建平台。

2)节约、合理利用土地。

通过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按照土地的适应性特征和生产性质特点,布置生产、生活及配套区,提高容积率。

3)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4)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保持规划的弹性、可操作性。

在地块的划分、道路的布局、设施的配套、开发的强度等方面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有利于今后开发建设。

5)充分考虑人流、物流、信息流,协调厂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协调厂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6)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1.3.2 主要设计原则1)统筹考虑厂区物流和车间规划,为入驻园区企业的生产现代化和流程精益化创造条件。

2)充分体现“效率优先、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思想。

设计总体上统筹考虑工艺、建筑、设备、设施、交通、物流之间的和谐。

3)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使工程经济合理、形象美观。

4)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设计应满足有关主管部门和国家法律、法规对规划、抗震、消防、防雷、环保、劳动安全、卫生、绿化、节能等方面的规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要求。

1.4 设计范围和内容1.4.1 范围根据与顾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本次设计范围为该工程规划道路红线及用地界线范围内厂房、建筑物和总平面方案设计。

1.4.2 内容总图及物流、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动力、暧通、消防、节能、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及投资估算等。

1.5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表1.5-1 总平面主要数据表2 工艺根据合同约定:本项目工艺设计由顾客另行委托设计。

3 总图及物流3.1 场地概况3.1.1 工厂位置和区域情况xx食品工业园区xxx食品开发有限公司xx厂房项目建设基地位于xx市xx,项目用地南,北侧用地均与xx食品工业园区市政道路相接,交通条件良好。

3.1.2 地形地貌本项目呈标准的长方形,地块南北长约156m,东西宽约125m。

项目用地已完成初步平整,场地内部相对平坦,但是东北,西南侧有较大高差。

3.2 总平面布置1)根据xx市xxx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提出的设计要求并结合四周环境分析,将厂区分为办公、生产、生活三大功能板块。

厂区自南向北依次布置办公区、生产区及生活区,并根据xx市xxx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提出的设计要求,在办公区剩余的用地上布置停车场地,作为生产车辆的临时停放地。

总体布置满足地形、地质、日照、通风、消防、交通、节能及环境保护等要求,体现了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先进、发展和灵活的设计理念。

2)本项目新建厂房2栋、办公楼1栋;宿舍食堂1栋,水处理,变配电所、锅炉房、垃圾房等。

厂区人流、物流的组织分流明确,办公、生产、公用辅助均设置有独立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

3)厂区整体布局与城市整体规划对地块的要求相统一,空间布局体现了规整气派的工业园区风貌。

道路线形绿化与广场片状绿化不但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起到了隔音防尘的作用。

3.3 竖向布置1)厂区排水方式以路面排水为主。

雨水由北向南排出场区。

设计中将场地进行平整,使场地略高于城市道路,并使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同时为场地内雨水、污水排放提供了便利条件,场地平整设计后最大高差为2.2m,道路最大纵坡为1%,最小纵坡为0.3%,室外场地的连接方式采用平坡式与平台式相结合。

2)该场地地形相对平坦高差变化不大,场地竖向设计标高考虑与城市道路标高协调一致。

除场地内现存堆土区外,无较大土方量。

3.4 交通组织及道路系统3.4.1 交通组织厂区外部实现人车分流可提高厂区的舒适与安全。

在用地南侧设置主入口,主要供人员及物流进出,出入安全,在厂区北侧设置物流出入口,以满足生产物流的需求。

4 建筑4.1 设计要求4.1.1 本项工程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

建筑外形简洁、清新,符合功能要求,并有一个较好的室外环境。

4.2 建筑平面设计4.2.1 根据总体布置,结合场地特点,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满足各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建筑的平面形式。

厂房设卫生间,内部辅房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隔断。

1)一期厂房:地上2层;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和一层轻钢结构,使用功能为食品加工厂房和仓库;厂房长度99m,柱距8m跨;层高5.5m,仓库7m,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属丙类;建筑面积为6869.02 m2。

2)三期厂房:地上3层;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使用功能为食品加工厂房;厂房长度99m,柱距9m跨;层高5.5m,三层为3.6m,局部5.5m,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属丙类;建筑面积为8567.35 m2。

3)二期办公楼:地上4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办公楼长度56m,柱距8m;建筑面积为1464.82m2。

4)一期宿舍食堂:地上6层;六层砖混结构建筑,局部混泥土框架结构,宿舍食堂长度39.6m,层高一层为 3.6m,二至六层为 2.9 m,建筑面积为4209.72m2。

5)垃圾房:地上1层,一层框架结构建筑,垃圾房长度10m,层高3.0m,建筑面积为80 m2。

4.3 交通组织设计1)根据总图的交通及物流组织关系,厂房区域西北部位设计为物流通道,用地西南侧设计为人流通道,厂房沿中部道路平行布置,每个厂房单元呈“一”型布局。

2)一、三期厂房内多个方向均有直通室外的出入口,充分满足物流与人流的需求。

3)办公楼:设置2部封闭楼梯,疏散宽度及距离均满足最不利点人员疏散需求。

4.4 立面造型设计建筑造型根据总体布置、建筑规模、平面形式、使用功能、采用现代设计表现形式。

1)厂房立面造型设计简洁、美观,整个厂区以直线条为主,厂房造型规整方正有气势,均采用灰色真石漆外墙、带形窗和百叶,仓库采用灰白色塑钢板和灰色彩钢瓦。

通过对立面门窗及墙面的划分,色彩的对比,竖窗和带形窗的搭配和衔接,使建筑大气、稳重又具备韵律感。

2)办公楼整体四层,左右对称,中间局部高起,为整个厂区的最高点,统筹全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