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电台行业研究报告
版权主要归属播客主播
版权由主播与平台共享
版权主要归属传统电台
收听渠道 内容形式
通过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与 移动电台应用收听皆可,
无渠道限制
一般在专属移动电台平台 收听,有渠道限制
通过传统广播收听渠道以及合 作移动电台平台
都有包括脱口秀、访谈、有声读物、相声、语言学习、新闻等多种形式内容
10 10
移动电台平台分析
苹果发布初代 iPhone,用户可以 通过系统应用iPod
同步播客内容
阿基米德FM发 苹果在iOS平台发 布,播客应用 布独立播客应用, 成为iOS平台
凤凰FM发布 系统内置应用
2007
2012
2014
2005
苹果在iTunes上 推出播客,最初 上线3000个节目
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
2011
2013
移动电台与音乐流媒体比较
维度
移动电台
音乐流媒体
内容来源
UGC和PGC并存
唱片公司提供音乐版权,高水准PGC
收听方式 平台黏性 发展程度
订阅模式自动推送下载 在线流媒体播放
在线流媒体播放、部分可离线下载
独家内容稀缺,订阅模式平台可替 代性强
通过版权购买获取独家内容,平台黏性强
处在初期探索阶段,市场快速发展, 缺乏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
mUserTracker-2015年9月中国移动电台用户年龄分布
13.3%
17.6%
24.9%
21.2%
24岁以下
25—30岁
23.0% 31—35岁 36—40岁
40岁以上
来源:根据艾瑞mUserTracker大样本版对2015年9月主要移动电台应用用户的跟踪监测,样本数为23瑞mUserTracker大样本版对2015年9月主要移动电台应用用户的跟踪监测,样本数为2368.90万。
17 17
用户分析
大多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超半数用户具备本科学历
从学历分布来看,中国移动电台用户大多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超半数用户具备本科学历。中国移动电台用户大部分具有 较高学历的特征。
3.0% 7.7%
35.5%
22.0%
24.2%
1000元以下(不含无收入) 2000-3000元 5000元以上
1000-2000元 3000-5000元 无收入
来源:根据艾瑞mUserTracker标准版对2014年12月主要移动电台应用用户的跟踪监测,样本数为3460.29万。
19 19
用户分析
用户分析
中高收入人群居多,5000元以上月收入人群占比最大
从个人收入分布来看,中国移动电台用户以中高收入人群为主,5000元以上月收入人群占比最大。 这与用户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区域分布特征、拥有较高学历的特征相吻合。
mUserTracker-2014年12月中国移动电台用户个人月收入分布
7.6%
2015
蜻蜓FM发布 喜马拉雅FM、荔 枝FM、考拉FM 发布
主要移动电台 平台用户规模 达到千万甚至
上亿级别
66
播客(RSS订阅)实现流程
各参与方各司其职,流程相当成熟
由于移动电台建立在播客模式的基础上,其产业链也是在较为成熟的播客实现流程上发展起来的。播客实现流程包含内容 制作、内容发布和内容流播、下载三个环节,各参与方呈现出各司其职的特点。在欧美地区,分工明细的播客实现流程已 经相当成熟。 但该流程去中心化的结构特征也注定行业规模难以获得较大突破,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电台产业链应运而生。
mUserTracker-2014年12月中国移动电台用户学历分布
12.1%
0.3%
1.8% 9.4%
23.2%
53.2% 初中及以下 高中(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及以上
来源:根据艾瑞mUserTracker标准版对2014年12月主要移动电台应用用户的跟踪监测,样本数为3460.29万。
18 18
维度 专业性 人员构成 商业化程度 平台依赖性 延续性
内容制作者比较
业余爱好者(UGC)
专业制作团队(PGC)
大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兴趣爱好 导向为主
大多受过专业训练,职业化水平高
一般以个人或小团队为主,大多一 人身兼数职
以分工明确的制作团队为主
会员模式和售卖周边产品为主,商 业化程度较低,较少盈利
来源:维基百科
33
移动电台与播客的关系
建立在播客基础上的移动电台能够更好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
移动电台是播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 移动电台通过平台化的思路,解决了从内容生产到用户收听等一系列流程问题,并打造了一个内容生态社区。这也使得移 动电台与播客相比,能够更好地实现商业化和规模效应。
维度 诞生时期
移动电台与播客比较
播客
移动电台
2000年之后,桌面互联网时代
2010年之后,移动互联网时代
行业模式
线性协作,去中心化
在线性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平台的中心化
发展速度 商业化程度
在经历初期的爆发后(iPod时代), 发展缓慢,不温不火
发展迅速,规模效应显现
以赞助、会员模式为主,规模较小, 以广告,粉丝经济为主,规模往较大方向
内容制作 工具提供者
内容发布
服务器托管商 服务器代理商
内容流播、下载
内容制作者
制作
内容
发布
服务器
广告商
广告、活动推广
会员模式、周边购买
获取 应用
用户 77
移动电台产业链
平台成为衔接各方的纽带核心
移动电台产业链平台成为衔接各方交流互动的核心,发挥纽带作用。 各方的运作围绕平台展开,平台的辐射作用也日益凸显。随着平台建设的日益完善和扩张,行业规模进一步爆发。
1
移动电台概述
2
用户分析
3
国内市场现状
4
移动电台发展趋势
13 13
用户分析
千万级用户规模,3成iOS用户,7成Android用户
根据艾瑞数据监测,中国移动电台的用户规模达到千万级别,2015年3季度的活跃用户数均在2300万人以上,并呈现稳步 增长的态势,发展十分迅猛。 其中3成用户使用iOS平台,7成用户使用Android平台来收听移动电台节目。根据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来看,移动电台用 户分布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格局相近,移动电台在各移动操作平台都受到用户欢迎。
类型上,分为直播类和点播类,但渐趋融合
直播类:借助互联网实时收听跨地域的传统广播电台节目。 点播类:已经制作好的电台音频节目被储存在相应服务器中,用户借助应用实时下载或流媒体播放。 很多应用已兼具二者的功能,渐趋融合。
点播类
直播类
11 11
移动电台平台分析
模式上,从内容播放工具到音频媒体平台的转变
34.9%
65.1% 男性 女性
来源:根据艾瑞mUserTracker大样本版对2015年9月主要移动电台应用用户的跟踪监测,样本数为2368.90万。
15 15
用户分析
以中青年用户为主,各年龄段分布较均衡
从年龄分布来看,中国移动电台用户以20到40岁的中青年群体为主,尤以31到40岁的上班族群体为突出,占比接近总用 户数的一半。各年龄段用户分布较为均衡。
维度 主播关系 内容质量 版权归属
内容来源比较
播客订阅
自制内容
传统电台
与大部分主播没有往来关 系,与少部分主播有内容
托管合作关系
较高,对内容的管理压力 迫使其不断提升内容质量
主播由平台挖掘培养,并 有一定签约关系
良莠不齐,部分UGC内容 显著较差,部分PGC内容
则质量较高
与部分主播有较浅的合作关系 极高,拥有专业化的制作团队
来源:根据艾瑞mUserTracker大样本版对2015年Q3主要移动电台应用用户的跟踪监测。
14 14
用户分析
男性用户多于女性用户,但差距不大
从性别分布来看,中国移动电台用户男性占比6成多,女性占比近4成,呈现出男多女少的局面,但总体差距不是太大。
mUserTracker-2015年9月中国移动电台用户性别分布
植入广告和拉取赞助为主,商业化程度高, 较多盈利
很难独自承担服务器托管费用,对 平台的依赖性强
较能接受服务器托管费用,对平台的依赖 性稍弱
由于面临多方面困难,在节目延续 性上难有保证
由于在经验、资金上的优势,节目延续性 有一定保证
99
内容分析
播客订阅、自制内容及传统电台是主要来源
移动电台行业的内容有播客订阅、自制内容及传统电台三种主要来源。
20 20
用户分析
上班族是现有主力用户,学生党是潜在目标群体
中国移动电台用户中,上班族占据了绝大多数,成为主力用户。 近年来学生群体的占比有迅速上升的趋势,成为最大的潜在目标群体。
几乎全部拥有一台或多 台智能手机
花费大量通勤时间 私家车的主要拥有者 长时间用眼和紧张工作,
移动电台平台并不满足于成为用户获取、播放音频内容的工具。为了提升平台价值,移动电台平台围绕内容生产的一系列 流程进行投入,打造和丰富内容生态系统,实现从用户获取内容的播放工具到新型音频媒体平台的转变。
主播挖掘、培养及 推广
版权购买、合作
电台平台
租赁、搭建专业录 音棚
应用程序开发
服务器购买 内容管理
12 12
200 160 120
80 40
0 0—2时
mUserTracker-2015年9月中国移动电台用户收听时段分布
4—6时
8—10时 工作日(万人)
12—14时
16—18时
休息日(万人)
20—22时
来源:根据艾瑞mUserTracker大样本版对2015年9月主要移动电台应用用户的跟踪监测,样本数为2368.9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