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1.4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知识点:含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材第4~7页,例4,练习一,3,4,补充题目及你知道吗。

◆教学提示例4是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括号是第一次出现,教科书设置了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学习时遇到了一个不熟悉的符号而引起新的学习。

教学时,可以充分运用这个情境,由教师来回答学生的提问,告诉这个符号的名称,并说明它的作用和该算式的运算顺序。

也可以先说一说“900÷15+10×3”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按提出的要求添括号再计算,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这时学生得到“(900÷(15+10))×3”,又提出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这时学生可能得到“900÷((15+10)×3)”,或感到括号不够用而没有办法解决时,从而引起新的探索。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运算的顺序,异级运算从高到低,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2.有括号时,先小括号,后中括号,最后再算括号外的。

过程与方法: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与态度: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正确使用中括号。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128-(80÷16×3)280×(280÷14)+44(53+19)÷(12×2)(253-195)×(72÷6)分组练习,集体订正。

2.通过多媒体课件产生矛盾冲突,引出中括号。

“这是什么符号?它有什么作用呢?”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为学习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老师直接引出知识“[]中括号,()小括号,把前面学习的()叫小括号,中括号与小括号的作用都是改变运算顺序,一般来说,在小括号不够用的时候就用中括号。

中括号一般放在小括号的前面。

”2.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算式里面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计算时应该先算哪个括号里面的呢?3.多媒体出示教材第4页,例题4:900÷[(15+10)×3],引导学生讨论例4.4.随即提问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过程这样行吗?900÷[(15+10)×3]=900÷25×3=900÷75=12第一步如果写成了900÷25×3行吗?5.引导学生议一议,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梳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将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回顾,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加深对计算顺序的理解。

(三)巩固新知:1.教材第6,练习二第4题。

先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再在横线上进行列式。

2. 教材第6,练习二第6。

此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将每个班级的人数看做50人,那么苹果和矿泉水购买的数量是否够呢?(四)达标反馈习题:教材第5页,练习二,第3题计算。

①(85-17)×6 ②540÷6-11×8 ③26×[42÷(3+11)]④[510-(150+120)]÷16 ⑤15×[107-(35-18)]⑥30÷[480÷(24-8)]答案:①408;②2;③78;④15;⑤1350;⑥1。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六)布置作业第4课时:1.脱式计算:①[3530+(817-539)]÷34 ②1680÷[(275-65)×4]③118+1536÷[12×(63-59)] ④[60+240÷(30-10)]×2⑤[(60+240÷30)-10]×2 ⑥(60+340)÷[(30-10)×2]2.同学们去春游,租了4条大船和6条小船,共用去112元,每条小船租金是8元,问每条大船租金多少元?3.做6套成人服装和14套童装共用布66米,成人服装每套用布4米,每套童装用布多少米?答案:1. ①112;②2;③150;④144;⑤116;⑥10。

2.16元。

3.3米。

4.◆教学反思四则混合运算,学生非常容易出错,不是他们不会做,而是习惯了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现在又有了小括号、中括号,学生更容易出错了。

这就需要我们多讲、学生多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资料包说课设计(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页内容,《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括号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会中括号的意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

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运算顺序打下知识基础。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这对他们学好《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一课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运算的顺序,异级运算从高到低,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有括号时,先小括号,后中括号,最后再算括号外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4)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正确解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难点:正确使用中括号。

(5)教法、学法教法:为了突破中括号在学生头脑中的抽象性,我综合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深刻体验中括号的意义。

学法: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6)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猜谜语:圆周分两半,左右各一边,计算常使用,见它要先算。

2.说运算顺序:60÷15×2 60÷(15×2)30×8+12÷430×(8+12)÷4 30×(8+12÷4)360÷(12+6)×53.在这些算式中,小括号起什么作用?4.如果算完360÷(12+6)×5小括号内的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怎么办?5.板书课题:中括号[ ]。

(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你知道吗?自读,谈收获。

2.说一说360÷[(12+6)×5]运算顺序。

3.独立计算,一生板演。

4.集体交流。

(重在运算顺序)5.对比.发现.深化认识。

(课件出示)比较360÷(12+6)×5 和360÷[(12+6)×5]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有什么不同?6.总结运算顺序(学生总结,老师整理)(三)拓展应用:1.算一算,比一比(1)120÷(8+4)×2 120÷[(8+4)×2](2)400÷(51-46)×8 400÷[(51-46)×8]先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2.练一练(独立计算,交流运算顺序)182÷[(36-23)]×7 288÷[(26-14)×8]720÷[(12+24)×20] 200÷[(172-72)÷25](四)总结: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2.中括号有什么作用?3.说一说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怎样的?(7)说板书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360÷(12+6)×5 360÷[(12+6)×5]=360÷18×5 =360÷[18×5]=20×5 =360÷90=100 =4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在设计板书时遵循了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