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用起动机技术规范

汽车用起动机技术规范

汽车用起动机技术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起动机的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型式与基本参数2.1起动机制成带有单向滚柱离合器和电磁开关的直流电动机,并由规定容量的蓄电池供电。

2.2起动机为卧式安装,用前端盖的凸缘和安装孔固定在发动机飞轮壳体上。

2.3起动机的基本参数按表1规定。

2.5起动机试验在下列环境条件下:a)温度:23℃±5℃;b)相对湿度:45%~75%;c)气压:86KPa~106KPa.2.6起动机正常工作环境:a)最低工作环境温度-40℃;b)最高工作环境温度105℃。

c)相对湿度不大于90%(23℃时)。

3.要求起动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外形及安装尺寸起动机的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

3.2外观及紧固件拧紧力矩3.2.1外表面应清洁、无油污和明显碰伤;3.2.2螺纹紧固件拧紧力矩应符合表2的规定。

3.3镀层镀层无锈蚀斑点、起皮或剥落,应符合QC/T625的规定。

表2 螺纹紧固件拧紧力矩3.4油漆层3.4.1油漆层的外观:产品外部油漆层应均匀,无气泡、无空白、无堆积和流溢现象。

3.4.2油漆层的附着力:产品油漆层应与被覆盖物的表面牢固结合,经删格法试验后漆层应不脱落。

3.4.3油漆层的耐温性:产品油漆层经受GC/T 413-2002规定的高温试验后,应无皱纹或起层现象。

3.4.4油漆层的耐腐蚀性:产品油漆层在经受48h盐雾试验后,不允许产生锈蚀。

3.5.5产品配合部位、对导电导磁有影响的零部件结合部位、经磨制及摩擦及摩擦的零件表面及触点铆钉处允许无覆盖层。

3.5性能参数起动机性能参数按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应包括以下内容:3.5.1 空载性能参数(电压、电流、转速)。

3.5.2 负载性能参数(电压、电流、转速、转矩)。

3.5.3 额定功率及功率特性曲线。

3.5.4 制动性能参数(电压、电流、转矩)。

注:3.5.4对永磁起动机不做要求。

3.6超速性能起动机应能承受比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空载转速高20%,历时20s的超高速试验而无损伤。

3.7磁开关性能3.7.1始吸、释放电压在环境温度为23℃,起动机在其齿轮与发动机齿环境似顶齿状态时,其电磁开关的始吸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表3的规定。

在环境温度为105℃时,电磁开关闭合电压应符合表4规定。

3.7.2电磁开关断电能力使起动机齿轮静止地处于啮合位置,接线柱应当接通电源,切断电源开关电源,电磁开关的主触点应能可靠地断开。

3.7.3电磁开关主触点接触电阻不大于1mΩ。

3.8单向离合器超越性能3.8.1单项离合器在拨叉及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应在输出轴上顺利滑移到啮合位置和返回原位。

3.8.2单向离合器超越试验3次后应能可靠工作。

3.9产品防水性能起动机应能承受GB4942.1-1985的规定进行的IPX4防护等级试验。

试验后,工作性能应符合相应规定要求。

3.10湿热性能起动机应能承受湿热试验,试验周期为48h。

试验后,恢复至室温,工作性能应符合相应规定要求。

3.11盐雾性能起动机应接受96 h的盐雾试验,试验后,机械连接处无松动,工作性能应符合相应规定要求。

3.12耐久性3.12.1汽油发动机用起动机应能起动发动机35000次以上。

3.12.2柴油发动机用起动机发动机20000次以上。

4.试验方法4.1所有试验如无特殊要求,应按下列条件进行4.1.1试验线路如图1所示:4.1.2试验条件:a)测量仪器精度:电压表不低于0.5级,其它电气测量仪表不低于1.0级,转速表精度不低于2级,控制台仪表精度不低于1.5级,发动机台架试验台仪表精度不低于0.2级;b)导线电阻:蓄电池至起动机的导线电阻为0.001Ω;c)除另外规定外,试验环境温度为23℃±5℃;相对湿度45%75%;气压86kPa~106 kPa。

4.2安装尺寸及拧紧力矩用精度不低于0.05mm的卡尺和检测量具逐项检查,用精度3级的扭力扳手检查紧固件拧紧力矩。

图1 试验线路图4.3外观及装配质量用目测法按3.2的规定逐项检查。

4.4镀层用目测法检查零件金属的镀层,按3.3的规定检查。

4.5漆层按QC/T 413-1999中3.13个本标准3.4的规定检查。

4.6工作性能按实际安装方式将起动机安装在专用试验台上,测量空载电压,电流和转速应在接通电路运行稳定后进行,读取制动数据时应在2s~5s内完成。

4.7超速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可用提高起动机端电压的方法使其转速升高,允许使用在总装配前对电枢进行超速的方法代替上述试验。

4.8电磁开关性能4.8.1始吸和释放电压将电源接在起动机电磁开关上,在齿轮和限位垫块之间放置专门的垫块(垫块厚度17mm),以模拟齿轮与发动机齿环的顶齿状态,缓慢升高电压,电磁开关主触点开始接通时的电压为始吸电压,然后取出垫块使起动机在空载状态下,缓慢地降低电压至电磁开关主触点断开时的电压即为释放电压。

其数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4.8.2电磁开关断电能力起动机处于制动状态时,断开开关电源后,电磁开关主触点应能断开。

4.9单向离合器超越性能在装有飞轮齿环的试验台上进行,齿环另由电动机带动,在不超过3 s升速时间内,使驱动齿轮达到14000 r/min~150000 r/min转速,单向离合器超越运行时间2s,试验次数为一次,相邻二次间隔时间不少于15 s,试验后起动机仍能可靠工作,试验也可在发动机上进行。

4.10耐水性按GB/T 4942.1-1985图4的要求,将起动机安装在专用试验台上。

试验条件:a)水压:80kPa ~100kPa ; b)水压调整到喷水率:(10±0.5)L/min; c)试验时间按被试电机计算的表面积(不包括任何安装面积)1min/㎡,但至少为5 min 。

d)摆管在180°的半圆内布满喷水孔,并固定在垂直位置上,被试电机至于转台上并靠近半圆摆管的中心,转台绕其垂直轴线以适当的速度转动,摆管以60°/ s 的速度向每边摆动至最大限度,使电机各部分在试验中均受到喷水。

试验后,检验工作性能应符合相关要求。

4.11湿热试验条件:a)空气温度从42℃~48℃循环变化; b)每个周期60 min ±5 min ; c)湿度95%~98%; d)试验时间48 h 。

试验后,恢复至室温,电机表面不能有严重的侵蚀现象。

检验工作性能应符合相关要求。

4.12盐雾起动机应处于正常安装状态,按GB/T242317-1993和3.11的规定进行。

试验后,检验工件性能应符合相关要求。

试验条件:a)盐水溶液浓度:(5±1)%(按质量); b)35℃盐溶液PH 值:6.5~7.2; c)试验环境温度:35℃±2℃; d)集雾率:(1.0~2.0)ml/h.80c ㎡. 试验后允许清洁接线柱。

4.13耐久性起动机安装在发动机进行耐久性试验:负载端电压为18 V ,起动机起动发动机时间为8s,在拖动7s 后发动机开始供油,起动机继续工作1s 后断电,起动机断电后发动机继续运行2s 后关闭油门,发动机停机72s 。

以上过程为一个试验周期。

t1=7s;t2=8s;t3=10s;t4=72s 。

起动试验周期见图2。

试验后,检查电刷磨损及起动机工作性能符合相关要求。

转速,r /m i nn1-发动机起动转速;n2-起动机断电时发动机转速;n3-发动机油门关闭时转速;t1-发动机开启油门时间;t2-起动机工作时间;t3-起动机与发动机运行时间;t4-发动机停机时间图2 试验周期注:每24h周期试验中允许中断1h,允许起动机降温到室温。

如果起动机连续三次起动失效,终止这次周期试验,而起动机失效率应低于3%。

5.检验规则每台起动机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

5.1出厂检验5.1.1每台起动机均应进行出厂检验,其项目见表5:2828.1的规定进行验收。

验收项目、缺陷分类、合格质量水平见表6。

本标准规定:a)一般检查水平:Ⅱb)抽查方案:一次正常检查5.2型式检验,制造厂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每两年不少于一次;d)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413-2002中5.5规定进行。

试验分组及顺序见表7表7 起动机型式检验分组及顺序格,但对耐久性试验不得复查。

6.包装、运输机贮存6.1起动机的包装、运输及贮存应符合QC/T 413-1999中6.3、6.4、6.5、6.6、和6.7的规定或根据客户要求而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