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含解析

新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为词牌名,此前所遇“天净沙”、“相见欢”、“如梦令”、“渔家傲”皆为词牌名。

B. 梁启超旁征博引,从道家的《道德经》《庄子》到儒家的《礼记》《论语》,使《敬业与乐业》具体生动而又富有说服力。

C. “冕”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体育竞赛中蝉联冠军即是卫冕成功。

D.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是《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后代用来泛称文学。

【答案】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知识的识记。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词,又称长短句。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宋词元曲都很著名,天净沙,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属北曲越调,用于剧曲、套数或小令。

全曲共五句二十八字(衬字除外),第一、二、三、五句每句六字,第四句为四字句,代表作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

故选A。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知识的识记。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选项内容,把各个选项和相关常识进行比照对比,字斟句酌辨析正误,天净沙是曲牌名。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关睢》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代的散曲。

B. 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都是小说。

C. “三十而立”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四十不惑”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D. 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答案】 C【解析】【分析】C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三十而立”指所成就的年龄。

“四十不惑”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的相关内容。

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关注课本的注释,注意平时的积累。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

B. 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都侧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C.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这位既有“千古诗才”又“一身傲骨”的诗人是李白。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答案】 B【解析】【分析】杜甫的《春望》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据此,B项的杜甫的《春望》并不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需要先了解每首诗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再进行比较分析。

4.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犀利的批判。

B. 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苏东坡的主要功绩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故答案为:C【点评】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

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黎”B. 记是古代一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C.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D. 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答案】 D【解析】【分析】ABC正确。

D.错在“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文体常识,属于文学常识的一种。

古代的主要文体有以下几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骈文、赋。

诗歌文体下有以下几种亚文体:诗、词、曲;散文文体下有以下几种亚文体:古文、记、古议论文、奏章、序跋、赠序、史传等这些文体常识在平时学习是要进行积累,特别是要结合具体文章了解其特征。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 《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D.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

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颈联,五,六句叫颔联,七,八句叫尾联。

颈联、颔联一般要对仗。

【答案】 D【解析】【分析】ABC说法正确。

D:这句话把颔联和颈联搞反了,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诗歌中的“意境”,是指诗人笔下所描绘的画面或事件与诗人的主观感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B. 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D. “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答案】 D【解析】【分析】D.“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内容比较多,涉及的方面比较广。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对基本的文学常识的掌握,注意积累。

8.下列成语出处错误的一项是( )A. 扑朔迷离——《木兰诗》B. 不亦乐乎——《礼记》C. 舍生取义一一《孟子》D. 一鼓作气一《左传》【答案】 B【解析】【分析】B.“不亦乐乎”选自《论语》。

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如果以选择题出现的话,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9.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越剧的代表剧目。

()A. 《牡丹亭·游园》B. 《霸王别姬》C. 《梁山伯与祝英台》D. 《牛郎织女》【答案】 C【解析】【分析】A.《牡丹亭·游园》是昆曲;B.《霸王别姬》是京剧;C.《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D.《牛郎织女》是黄梅戏。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戏曲剧种的把握。

注意把握选项句中名称,找出越剧的代表剧目。

10.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

C.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正误辨析。

这类题目难度较大,涉及面宽,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加强练习辨析,有错归类修改。

D项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的爱称。

故答案为:D【点评】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政治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

“卿”的意义有,1. 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

卿相。

2.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 古代夫妻互称:卿卿。

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6. 姓。

7.朋友之间亦能称“卿”。

本题的“卿”是古代君对臣或朋友的爱称。

11.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谜面)________。

——(谜底)陆游(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