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 细菌性痢疾3. 流行性乙型脑炎4.甲型肝炎2、睡眠时,如儿童伴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剧、自觉全身不能动弹,以致从梦中惊醒、哭闹,醒后仍有短暂的情冷汗、面色苍白等,对梦境有片段的记忆。
这种现象称为( )。
1. 儿童期恐惧2. 夜惊3. 梦游4.梦魇3、幼儿骨损伤较成人愈合得快的主要原因是:( )1. 骨膜较厚、血管丰富、保证了旺盛的新陈代谢2. 骨含有机物较多,富有弹性3. 骨本身含无机盐少而使其较软4.骨膜较薄,易于再生4、在幼小的时候,如果()分泌不足,就可能发生呆小症1. 生长素2. 甲状腺素3. 甲状旁腺素4.肾上激素刚出生婴儿的脊柱从侧面看有()个生理弯曲1. 22. 33.4 4.6、托幼园所室外游戏场地应使每班的专用活动场地不少于()平方米1. 602. 703. 804.907、“婴儿抚触”可解除婴儿的( )1. 皮肤疼痛2. 皮肤瘙痒3. 皮肤寒冷4.皮肤饥渴8、新生儿期指:从出生到生后()天1. 20天2. 23天3. 28天4.30天9、学前儿童因为眼球前后轴较短而易产生生理性( )1.E. 正视2. F. 远视3.弱视4.近视10、以下哪种营养素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1. A. 钙2. B. 铁3. C. 锌4. D. 碘多项选择题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症状有()1.发热2.头痛3.呕吐4.杨梅舌5.颈部有抵抗感12、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和生活有重大影响,它能()1.净化空气2.杀灭细菌3.降低噪音4.降低湿度5.降低温度13、缺碘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最大危害是()1.脖子变粗2.智力低下3.听力下降4.言语障碍5.生长受阻14、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有()1.菠菜2.鱼3.牛肉4.虾5.牛奶15、母乳喂养的好处有:()1.母乳喂养可减少婴儿的患病几率2.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产后体型的健美3.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子情感4.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5.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和饮料判断题16、包扎伤口时要马上用干净的纱布按住伤口,尽可能抬低患处,以期迅速止血。
2. B.×17、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1. A.√2. B.×18、肝脏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具有分泌胆汁、物质代谢、储藏养料及解毒等作用。
1. A.√2. B.×19、对火焰烧伤者,应立即脱去着火的衣服,用冷水冲患处。
1. A.√2. B.×20、学前儿童肾脏在出生时已基本发育,重量相对小于成人。
1. A.√2. B.×21、胎内环境也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因素的环境因素。
1. A.√2. B.×22、儿童的说谎行为属于品行障碍。
1. A.√2. B.×23、人工被动免疫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向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使机体自己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1. A.√2. B.×24、幼儿的吮指行为主要源自情感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和心理情绪上的障碍。
2. B.×25、如严重缺乏维生素A,就容易患夜盲症1. A.√2. B.×26、体重超过5公斤的刚出生婴儿被称为巨大儿1. A.√2. B.×27、有6种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或由别的氨基酸转化而来,必须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 A.√2. B.×28、5岁前婴幼儿的视力多为近视1. A.√2. B.×29、儿童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是咽部。
1. A.√2. B.×30、对于婴儿而言,有8种“必需氨基酸”。
1. A.√2. B.×31、噪声在50分贝以下的环境属于比较安静的环境。
1. A.√32、儿童学习时桌椅间的距离应为2-4厘米的负距离1. A.√2. B.×33、合理的椅子深度应使儿童的大腿置于椅面的3/4上。
1. A.√2. B.×34、母乳对于4-6月的婴幼儿来讲是最理想的食品。
1. A.√2. B.×35、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是容易兴奋、不易疲劳1. A.√2. B.×36、头围是6岁以上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1. A.√2. B.×37、肥胖、哮喘等属于纯生理性疾病。
1. A.√2. B.×38、学前儿童常常为了博得赞扬、满足需求,或逃避惩罚而说一些与事实不相符合的话,即说谎。
1. A.√2. B.×39、乳牙的钙化始于胎儿5个月,在婴儿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
1. A.√40、肺是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主要负责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1. A.√2. B.×主观题41、感觉统合失调参考答案: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指人的大脑不能顺利地把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正确有效分析和综合处理,致使个体与外界的接触发生障碍,使儿童大脑能力,导致行为失调。
42、流行性腮腺炎参考答案: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
是由于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43、神经元参考答案:神经元是由胞体和突起构成,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44、心理卫生的含义参考答案: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指维持和增进人们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矫治各种不健康心理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45、缄默参考答案:指儿童没有听说与发音器官障碍,在一定场合下言谈正常,但面对特定的社会情境时持续不语的复杂行为特质。
3-5岁幼儿发病较多,女孩多于男孩。
46、自然被动免疫参考答案:是由母体的特异性抗体通过胎盘或初乳进入胎儿体内或婴儿体内,使胎儿或婴儿被动获得母体抗体的方式。
47、特殊锻炼包括阳光浴、_________浴、_________浴的锻炼。
参考答案:冷水浴;空气浴48、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评价的内容有情绪反应、、、和照料环境的质量。
参考答案:行为表现、早期社会关系、认知功能活动水平49、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它由——、——、——、和——组成。
参考答案:大脑小脑间脑脑干50、儿童期“多动综合症”是一类以________为最突出表现,以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
参考答案:注意障碍;多动51、止血的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法、、。
参考答案:指压法止血、止血带止血52、符合儿童身材特点的桌椅距离应是_______距离,桌椅高差为________的1/3。
参考答案:负;坐高53、生长激素是由_________分泌的一种激素,人体一旦缺乏生长激素就导致_________。
参考答案:脑垂体生长停滞54、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以___________为主。
参考答案:腹式呼吸55、骨骼主要是由——、——和——组成参考答案:骨质骨髓骨膜56、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30分)参考答案:(1)生长发育的量变与质变(5分)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由不显露的细小量变到根本的、突然的质变的复杂过程。
其间,包含着身体大小重量的增加、身体形态的改变和各组织器官机能的逐步完行。
(2)生长发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5分)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各年龄段按顺序衔接,前一年龄段的发育为后一年龄段的发育奠定必要的基础,前一阶段发展如果受到阻碍,势必影响后现出阶段性。
(3)生长发育的不均衡与协调统一(5分)学前儿童身体的不同器官或系统呈现出不同的发育趋势。
儿童身体各个系统发育虽不均衡,但机体是统一的整体,各系统生长发育并非孤立进行,而是相互联系对机体作用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多个系统。
如体育心肺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并有益于骨骼的生长。
(4)生长发育速度的波浪式变化(5分)儿童大部分身体器官和系统的发育表现为快——慢——快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生长发育的速度不是随年龄呈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上升。
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全增高峰。
出生第一年生长发育速度最快,以后逐渐放缓,到青春期再次加快,至20余岁达成人水平,且女性比男性早两年出现。
(5)生长发育的程序性和个体差异性(5分)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
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粗至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程序有规律地发展,育等因素的影响,每位学前儿童在身体形态和机体功能方面都存在着广泛的个体差异,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发育速度及最终达到的发育水平。
(按点展开论述或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言之成理5分)57、免疫系统的概念参考答案:免疫系统是指实现免疫功能的器官或组织。
根据发生的时间顺序和功能差异,可分为中枢神经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两部分。
58、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参考答案:答:(1)不要突然断奶;(2)不用吃食给孩子解闷儿;(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4)训练大小便;(5)不要吓唬孩子;(6)保59、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30分)参考答案:(1)适宜性原则学前期是儿童基本运动技能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的体育锻炼应充分考虑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因此,适宜性原则是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一的年龄特点。
学前儿童的体育锻炼,应与其年龄所对应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不超出预期承受量。
另一方面,要照顾儿童的个体差异。
儿童个体的身体素质、健同。
在开展体育锻炼时,教师应针对学前儿童体质、健康状况、运动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情况,合理安排不同难度的动作和运动项目,并引导儿童选择适合自己儿童、肥胖儿童,以及有疾病、体质差等体弱儿童,应在体育锻炼中给予重点保护和指导。
(6分)(2)全面性原则全面性锻炼原则是指运用多种多样锻炼材料、组织形式和项目选择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于各类体育活动安排要考虑多样化和对称性。
(6分)(3)一贯性原则由于学前儿童动作的习得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建立起条件反射,形成动力定型,体育锻炼对机体生理机能的良好影响,也是通过逐步适应经常变化的外界环境来育锻炼,必须坚持一贯性原则。
(6分)(4)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动过程的循序渐进。
在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锻炼时,首先应组织一些身体准备活动,帮助他们放松身体,消除炼过程的运动伤害。
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负荷也应适度,避免产生过度疲劳或造成运动创伤。
在锻炼结束之前,放松身体,逐步减少运动量,促使身体能量和心率的进。
学前儿童如突然从事高难度动作,易因神经系统或其他器官的过度紧张而发生运动创伤。
所以,在选择运动内容时,应注意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体能够逐步适应,从而提高运动技能。
第三,运动量的循序渐进。
在确定儿童运动量时,不能一开始定的很高,应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提高运动负荷量后,也应给予一段时间适应再提高,再适应分)(按点展开论述或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言之成理6分)60、预防学前儿童发生龋齿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