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

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

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课题: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教学目标:
1.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2.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勇担责任。

3.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教学重点:
1. 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2. 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
教学难点:
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谈话法等
教学时数:
理论学时2学时
教学过程:
一、实现理想要有坚强意志
1、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

有一个古代成语叫“卧薪尝胆”,说的就是越王勾践以俭养志的故事。

春秋时候,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做了俘虏,给吴王夫差养马三年。

回国之后,勾践立志报仇雪恨。

他惟恐舒服的日子消磨意志,就把软绵绵的褥子撤下去,拿柴草当褥子;在屋梁上挂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都要用舌头舔一舔,以示不忘苦难,以激励自己的斗志。

就这样,勾践东山再起,终于打败了吴国,报了国仇。

教师:这个典故说明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人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许多困难,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前进的。

因此,具有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2、理想、信念与意志的关系
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其中,理想是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信念是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这是区别)。

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这是联系)。

追求一种理想,意味着坚信这种理想是正确可行的,而这种坚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
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一种状态。

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增强意志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证。

3、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
第一,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对人生成长有重要作用。

第二,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是在教育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锻炼培养和多方面的打造,自觉磨砺形成的。

第三,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需要我们中职生坚持不懈地从各方面锻炼。

第四,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需要我们中职生有恒心、从小事做起。

二、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
1、实现理想离不开责任担当
责任通常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分内应该做的事;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敢于担当是人生的宝贵品质,也是实现理想的必备品质。

2、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一个有了崇高理想的人,也应当是一个高度负责的人。

3、加强修养,承担起社会责任
人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家庭负责、对将来的职业负责,尤其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只有这样,才能既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又取得人生的成功。

板书设计:
一、实现理想要有坚强意志
1.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2.理想、信念与意志的关系
3.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强意志
二、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
1.实现理想离不开责任担当
2.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3.加强修养,承担起社会责任
作业:
课后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