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技术交底
内分别进行。对多桩台,应由中央向两边或从中心向外施压。在粉质粘土及粘土地基施工,应避免沿 单一方向进行,以免向一边挤压,地基挤密程度不匀。
(5)桩长度不够时,端板破口焊接法。方法是:先用钢刷将端板连接面刷干净,直到有金属光 泽,围绕端板分三次焊接,接桩一般在距离地面 1m 左右进行。
(6)压桩应连续进行,接桩面应保持干净,浇筑时间不应超过 2min;上下桩中心线应对齐, 偏差不大于 10mm;节点矢高不得大于 0.1%桩长。
mm
≤2
用钢尺量
(2)焊缝咬边深度
mm
≤0. 5
焊缝检查仪
(3) 焊缝加强层高度
mm
2
焊缝检查仪
1 (4) 焊缝加强层宽度
mm
2
焊缝检查仪
成品桩质量:外观
表面平整,颜色均匀, 直观
掉角深度<10mm,蜂窝
面积小于总面积的
一
0.5%、
般
项
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
查产品合格证书或钻芯试压
目 电焊接桩:
接 3
桩
电焊结束后
(3)当桩尖插入桩位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待桩入土至 50cm 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
台的水平度,使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差不超过 0.5%。然后再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控制施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年月日
施工单位
分部工程名称
预应力管桩
交底提要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交底
压速度不超过 2m/min。 (4)压桩的顺序:当建筑物面积较大,桩数较多时,可将基桩分为数段,压桩在各段范围
而受到破坏或松动。
审核人
交底人
接收交底人
(8)压桩施工时,应由专人或开启自动记录设备做好施工记录,开始压桩时应记录桩每沉 下 1m 油压表压力值,当下沉至设计标高或两倍于设计荷载时,应记录最后五次稳压时的贯入度。
(9)质量控制要点 (9.1)施工前应对成品桩做外观及强度检验,压桩用压力表规格及质量也应进行检查。 (9.2)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对承受 反力的结构应加强观测。 (9.3)接桩施工时,应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水分等清理干净,上下节桩应在同一轴线 上,使用破口焊接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以防接桩处出现松脱开裂。 (9.4)施工结束后,应做桩的承载力及桩体质量检验。
端部倾斜
外
≤600
径
d
>600
壁厚
保护层厚度
桩身弯曲度
端
头
平整度
板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交底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验标准
允许偏差值( mm)
质检工具及量度方法
+0.7%L -0.5%L 采用钢卷尺
≤0.5%d
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紧 靠端板,测其最大间隙
+5
-4
用卡尺径或钢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
1、施工场地的旧基础及大块石头,必须预先清除,不然会导致桩位偏差或导致爆桩,水 坑预先填平夯实,地耐力不足的应先换土填实,以保证桩位的准确性和桩身的垂直度。如遇旧 基础及大石块和地耐力不足,报甲方和监理处理。 2、认真做好桩管长度的搭配工作。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及周围最近已施工完的桩深度来 参考配桩,以尽量减少桩接头数量,每根桩接头数量不宜超过 4 个。 3、施工场地表面应有足够的承载力,若有发现移机到位后,有严重下沉、倾斜现象时,应 即时处理使表面抗压力在每平米大于 8T 要求后再移机到位进行施工。 4、桩身的垂直度控制。由专人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用经纬仪或线锤观测,配合桩机工 人调整平衡桩机架的垂直度,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桩始终处于轴心受压状态,避免桩顶破碎或断桩。
+7
-4
垂直的两直,取其平均值
正偏差不限-5
+10
-5
L/1000
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径 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
用钢尺,在管桩断面处测量
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试 其弯曲处最大距离
2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
表2
项序
检查项目
主 1 桩体质量检验 控 2 桩位偏差 项
3 承载力 目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验标准
5、严格控制焊缝的质量和冷却时间。焊缝时应两人同时对称焊接,焊缝应连续填满桩身
处的间隙以防止节点的变形不均引起桩身歪斜造成断桩,严格执行焊接完成后必须 1 分钟后方能 施压的规定,严禁用冷水冷却或间隙时间不够施压。
6、送桩时垂直度及桩标高的控制。送桩器保证与打入的桩垂直一致,送桩器下端与桩顶 断面应平整接触,以免在送桩时压桩力加大,桩顶面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偏位或桩顶破碎。 7、砍桩时应用截桩器,严禁用空压机或大锤敲打。 8、送桩深度达到或超出设计深度时,出现异常或压桩时压力上下波动不稳定,压力升不上 去,可视为桩身破碎损坏或断桩,应即时停止施工,查清情况并通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遇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施工,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研究处理: ①压桩力上下波动继续压桩时,压力不再增加。 ②桩身混凝土剥落、破碎。 ③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④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三、质量标准
1、桩的规格、型号、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及标准图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明;强度 要求达到 100%,并有管桩出厂试验报告;无断裂等情况。
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验标准见下列表 1、表 2、表 3。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年月日
施工单位
分部工程名称
预应力管桩
交底提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1
项目 长度 L
1 直径 2 管壁厚度 3 抽心圆孔中心线对桩中心线 4 桩尖中心线 5 下节或上节桩的法兰对中心线的倾斜 6 中节桩两个法兰对桩中心线倾斜之和
允许偏差(mm)
±5 -5 5 10 2 3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交底日期
分部工程名称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交底
年月日 预应力管桩
四、施工质量控制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交底日期
分部工程名称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交底
年月日 预应力管桩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掌握土层变化情况。 (2)根据桩的断面大小和土层变化情况以及现场周围环境,确定使用的压桩机械和沉桩需采取 的特殊措施。 2、材料、主要机具准备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吊车、电焊条、钢丝绳吊索等小型材料由专业分包单位自行提供。 3、作业人员 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电工、焊工、桩机操作人员等必须持证上岗。
二、设计要求:
本工程采用静压预制 PHC 管桩基础,地下室开挖深度自整坪标高(1905.20m)以下约 10.4 米左 右。项目共计六栋主楼预计桩数为 1050 根,拟采用 PHC-AB500-(100)-30 管桩,以③6 层粉质粘土(局 部③51 层、③61 层圆砾)可作为其桩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为 1800kN,地下室、商业、幼儿园预 计桩数为 640 根,拟采用 PHC-AB500-(100)-20 管桩,③5 粉质黏土层作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为 1300kN。
min
>1.0
秒表测定
的
停歇时间
4 电焊条质量
设计要求
查产品合格证书
5 压桩压力(设计有要求时)
%
±5
查压力表读数
接桩时上下节平面偏差 6
接桩时节点弯曲矢高
<10
用钢尺量
mm
<1/1000
用钢尺量, l 为两节桩长
l
7 桩顶标高
mm
±10
水准仪
表3
桩型
钢筋 混凝土 管桩
预制桩制作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单位
数值
检查方法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100mm
用钢尺量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范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年月日
施工单位
分部工程名称
预应力管桩
交底提要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交底
电焊接桩焊缝:
(1)上下节端部错口
钢管桩外径≥700mm
mm
≤3
用钢尺量
钢管桩外径<700mm
五、成品保护措施
1、混凝土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的 70%方可起吊,达到 100%才能运输。桩起吊时应采取相应的措 施,保持平稳,保护桩身质量。
2、水平运输时,应做到桩身平稳放置,无大的振动,严禁在场地上以直接拖拉桩体方式代替装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年月日
施工单位
分部工程名称
预应力管桩
交底提要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交底
车运输。 3、桩的堆存场地应平整、坚实,垫木与吊点应保持在同一横断面平面上,且各层垫木应上下对
齐,叠放层数不宜超过四层。 4、妥善保护桩基的轴线桩和水平基点桩,不得受到碰撞和扰动而造成位移。 5、在软土地基中沉桩完毕,基坑开挖应制定合理的开挖顺序和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防止桩倾
斜或位移。 6、在剔除高出设计标高的桩顶混凝土时,应自上而下进行,不横向剔凿,以免桩受水平力冲击
(7)当压桩力已达到两倍设计荷载或桩端已到达持力层时,应随即进行稳压。当桩长小于 15m 或粘性土为持力层时,宜取略大于 2 倍设计荷载作为最后稳压力,并稳压不少于 5 次,每次 1min; 当桩长大于 15m 或密实砂土为持力层时,宜取 2 倍设计荷载作为最后稳压力,并稳压不小少 3 次,每 次 1min。测定其最后各次稳压时的贯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