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内容摘要
从2023年到2023年发展至今,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我国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势头迅猛。

在这十年的发展期间,开展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更是为我国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会。

本篇论文以这个大背景为基础,讨论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个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持续发展对策,这对我国的金融行业和贸易行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首先,在第一部分阐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从核心来认识这个项目的实质。

其次,采用定量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明晰人民币跨境结算发展的四个问题:境外使用人民币结算规模较小;境内企业结算选择权弱,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人民币双向流动受到阻碍;人民币跨境清算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发展速度较慢。

最后根据问题作出建议,通过对资本账户解绑,产业结构,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等方法来促进该项目的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市场;人民币互换协议;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附加值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美元以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奠基,晋升为世界性的主导货币。

但随着2023年金融危机的出现,各国发现高度依赖美元对本国的金融行业和贸易行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各个国家对于使用货币结算多样性的思考。

随即,中国通过对2023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各方面的影响分析,总结出我国需要立即开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项目。

在2023年,政府发
布的重要政策,首先开启试点城市,分别为珠海、上海、深圳、东莞、广州等五个经济贸易比较发达的五个城市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这是我国探索新兴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第一步,并相继颁布相关人民币结算的政策,以推动其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几年,在政府的政策带动之下以及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有着显著的提高。

然而,经历十年的快速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相对美元、欧元等强势货币来说,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稍显不足。

人民币结算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分析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及问题,以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稳步放松金融控制、产业结构优化等方式推进业务发展。

我国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可以为我国的企业带来一系列好处,不仅仅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可以降低进出口贸易成本,减少汇率不稳定所带来的风险等,同时对于我国金融行业来说,它也可以丰富我国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增加其业务收入。

并且,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都可以达到双方利好,大家都可以降低对单一美元的过度依赖和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对双方贸易业务往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研究对中国金融和进出口贸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了解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定义和政策的推进历程,包括试点范围及政策条例等对其有个整体认知。

其次,通过在海关总署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查找数据,分析人民币结算的现状、找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存在的问题,例如清算系统监管、产业结构待优化等。

最后提出相应的一些建议和对策,我们可以通过“货币互换协议”和稳步解绑
我国资本管制等方式增加人民币在国际上地使用率,让人民币结算被更多
国家所使用,减少对美元、欧元货币等过度依赖。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分析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的发展现状,从国家统计年鉴、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网站找到有关
人民币结算的相关数据作为本论文的数据支撑,包括近八年来的人民币结
算支付体系运行情况的详细统计数据、我国近几年来的进出口贸易量(额)、人民币境内(境外)收付比等进行数据比对,通过制作和观察图表,找出数据呈现出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查询和收集国
内外有关此内容的相关文献,选出一些相对有参考意义的文献作为本论文
的理论基础,结合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进行论文撰写。

(四)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塔维拉斯(1991)指出,在国际贸易当中,挑选双方结汇货币同出口产
品差异程度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性。

详尽来说,一方面,一些国家出
口产品的差异化或者无法取代性越显著,那么贸易中处于出口方选择结算
货币的可能性就也就更大,处于卖家市场;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同发展
中国家的贸易互动当中,结算货币基本上都是以其中的前者为准。

[1] Frankel(1994),他在货币在世界的接受度来说的,其中三点很重要
的是货币管制程度、背后国家的综合实力。

换句简单的话说,那就是货币
必须拥有宽广的交易界面,需要自由。

第二,货币身后的国家的综合经济
实力与可以自由选择结算货币选是挂钩和正向。

倘若一国货币想晋升为国
际结算货币,那么必要的因素则需要三点,即一国的出口产品的可替代性,世界市场的贸易份额、金融市场的自由程度等相关。

[2]
在D.Martellato(2023)文章的态度中,是认可了人民币是成为世
界结算货币。

但在充当世界结算货币时,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开放。


中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中国金融市场管制过多,准入门槛高,同时存在增发货币导致通胀情况,人民币币值波动较大。

[3]
(五)本论文相关的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孙翰祥(2023)认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结算市场中,存在货币结算规模较小,金融市场的产品种类单一、我国的贸易规模发展程度相比人民币结算程度低等问题。

[4]
徐嘉莫、于学伟(2023)认为,人民币结算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发达国家对人民币结算接受程度低,相比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与人民币结算接受程度较高。

并对我国自己开发的CIPS的安全性存在质疑。

[5]
孙玉丽(2023)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受单一进出口贸易方式的阻碍,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前进发展的步伐被阻碍,并且认为人民币的整体货币综合实力有待加强。

[6]
在推进入民币结算功能的发挥上:刘旗(2023)认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发展结构不均衡是由多方导致的结果,因此从企业和国家两个层面提出建议:就企业来说,需要以产品优化升级来提升企业竟争力;就国家政策来说,需要优化国内金融市场的政策环境,加速进行汇率市场化。

[7](六)文献综述
从以上观点得出,国内外的优秀学者在研究跨境贸易货币结算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建议,尽管这些结论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但有一点是学者们一致认同,那就是在进行研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时,绝对不能脱离人民币国际化的时代背景,来抽离研究人民结算问题。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
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我国持有大量的美元外汇。

但随着08年金融危机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我国手中持有的
美元外汇储备大幅贬值、缩水。

受金融海啸的影响,美元汇率波动巨大,
致使很多进出口贸易企业以及投资者以美元为交易货币的经济活动遭受了
巨大的损失。

然而,近几年我国出色的经济成绩,例如中国成为世界上的
第二经济体,世界第一贸易国,国际货币排名第五名等,完全足以支撑我
们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项目发展,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别是近几年来,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丝
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倡议,通过对当前已有的有效区域合作平台的运用,双边经济关系的紧密度也愈来愈高,使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速度
大为提升。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我国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2023年起
初开启的五个首批试点城市到现在全国范围,我国的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设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

跨境贸易人民币
结算的含义是指准许具备有关条件及需求的企业在获得国家批准的前提下,在交易活动中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加以开办。

另一方面,作为中间
方结算的商业银行也要在中国银行设定的范畴里,把有关业务提供给有人
民币结算需求的企业。

根据国贸单证的术语,进出口贸易企业更改将美元
作为结算货币的信用证,用人民币取代美元。

就其实质而言,跨境人民币
结算就是贸易结算之时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随着中国复兴,中国成为世
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

因此,以现在
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都完全足以为支持我国全力发展跨境贸易人民
币结算项目。

表2-12023年-2023年跨境贸易人民币发展历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