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掩耳盗铃》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思考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掩耳盗铃》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思考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掩耳盗铃》成语故事教学
设计思考
一、教学背景
幼儿园大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能够听懂一些短篇故事,并初步理解其中的含义。

本次公开课主要通过讲述成语故事《掩耳盗铃》,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的内容和背后的寓意;
2.发扬勇闯难关的精神,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不气馁、不放弃的品质;
3.培养学生自信、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参与互动,锻炼孩子表达、沟
通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故事讲述
1.首先给孩子们简单介绍成语和成语故事的概念;
2.接着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掩耳盗铃》的故事,通过问答的方式让
学生理解故事中包含的道理;
3.通过对故事角色的扮演、场景模拟等形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故
事情境。

2. 互动环节
1.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2.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四、教学流程
时间内容
0-5min 热身活动,简单介绍成语和成语故事的概念
5-15min 讲述《掩耳盗铃》的故事,通过问答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道理
15-20min 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形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
20-30min 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30-35min 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35-40min 总结并布置作业
五、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反应,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教学效果:
1.学生是否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互动环节;
3.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4.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六、教学材料
•一份《掩耳盗铃》的故事大纲
七、教学反思
本次公开课设计简单,但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情和特点,通过生动的叙事和互动课堂,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品德修养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但是,教师在教学时,仍需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清晰度,以及互动活动的时长和形式的安排,避免引起学生疲劳和无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