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帷幕灌浆施工方法

帷幕灌浆施工方法

帷幕灌浆施工方法
1、造孔
造孔用液压旋转式钻机合金钻进,钻机安装要平稳,钻轴要垂直。

钻进时均匀钻进,每个回次钻深20~30cm。

起钻时,钻探人员应认真检查岩心的是否完整,并记录、描述准确;钻进过程中,钻探人员应认真观察回水情况,发现漏水、回水减少或回泥时要详细记录。

先导孔每钻进5m,需要进行注(压)水试验,以进一步查清坝基渗漏情况,指导灌浆施工。

钻进过程中,定期检查钻机的倾斜度,发现偏差,及时调整钻机进行纠正。

钻孔钻至设计要求的深度即可终孔。

2、洗孔
灌浆前,钻孔要用压力水冲洗干净,水压力采用80%灌浆压力。

孔径内积砂不得大于0.2m。

终孔孔深不得小于设计孔深。

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压水和灌浆施工。

3、压水试验
灌浆前,必须进行简易压水试验,压力水采用80%灌浆压力,检查试段的漏水情况,确定灌浆参数。

先导孔压水时间为20min,其他灌浆孔只做简易压水试验。

压水记录必须记录清楚准确。

4、灌浆
(1)灌浆用水泥采用32.5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

各种质量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水采用水库水。

(2)浆液采用集中式配制,浆液的浓度视孔段的漏水率确定。

开灌水灰比可采用5:1。

质检员定期对浆液进行检查,确保浆液符合设计要求。

变浆时一般从稀到浓顺序变浆。

吸浆量大时,可越级变浆。

浆液变换按规范要求进行。

灌大漏时,适当掺入砂、粉煤灰和水玻璃等掺合料。

(3)灌浆压力采用0.5~0.8Mpa;压力表必须使用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压力控制采用孔口回浆阀控制。

灌浆段长一般5~6m,施工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但最长不得超过10m。

(4)采用“从下往上”灌注法时,不用待凝,可连续进行上下段灌注。

采用“自上而下”灌注法时,需待凝24小时后,方可进行下一段施工;采用“自上而下”灌注法时,特别注意上下两段间的段长相互交叉,避免漏灌。

(5)本工程为岩石层,基岩灌浆时,采用水泥浆灌注。

开灌水灰比采用2:1。

灌浆压力采用0.5~0.8Mpa,灌浆前期以低压灌注为主,以确保基岩面灌饱灌实。

(6)断层破碎带吸浆比较大,灌浆时水灰比宜采用2:1,灌浆过程中以浓浆为主。

当吸浆量大或出现负压时,在浆液中适当掺入砂、粉煤灰和水玻璃等掺合料进行灌注。

必要时采取“停停灌灌”的措施进行反复处理,同时,技术人员应对坝前坝后的漏水点进行查看,是否有浆液流出。

若有,则应视情况采取“引流反滤”或“追源倒灌法”处理。

必要时还需在相应位置扩孔预充填并加孔补强。

(7)当灌浆压力长时间维持在设计压力范围内,注入率小于0.4L/min时,继续保持60min;或注入率小于1L/min时,继续保持90min灌浆可以结束。

5、封孔基岩灌浆结束后,待凝24小时,然后扫孔到基岩面。

起钻拔套管,用粘土团充填,用棍夯实。

6、灌浆质量检查孔在灌浆施工结束后14天后开始施工。

检查孔的岩心按要求进行编录拍照存档。

压水试验采用五点法,压力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