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作文--叙事技巧[修改版]

七年级语文作文--叙事技巧[修改版]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作文--叙事技巧叙事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记叙文是以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情景,组织语言材料,编写成文。

一般说来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六要素,写作时要表达清楚。

记人时,要注意介绍人物的身世、经历和事迹等;叙事时要描写事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前因后果等。

【写作指导】叙事类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突出事件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

在写这类记叙文时要做到:①要认真审题。

弄清题干的每一个字,明确要求我们写什么。

②要精心选材。

无论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还是别具特色的偶然事件,都必须具有典意义。

③重组材料,确定要点。

要分清主次。

主要材料要详写,对次要材料要学会概括。

④要学会推波助澜,‚文似看山不喜平‛,切忌平铺直叙。

⑤要有真情实感。

有叙事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到字里行间,在适当之处或议论、或抒情,使主题得到升华。

⑥要有新颖别致的开头和结尾,注意段落的过渡和呼应,特别是要写好每一段的首句。

⑦人称统一、线索明确。

记叙文可用‚你、我、他‛三种人称,但如果题目要求你使用某种人称,则必须遵循要求;叙事类记叙文一般按照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进行叙述。

⑧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一般的表达方式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记叙文当然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却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手段,只是,对它们的使用要特别慎重,可用可不用时,坚决不用;必须用到时,也尽量简省笔墨。

千万不能下笔滔滔,掩盖或扭曲记叙文的文体特征。

▲事情是由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做出来的,事情本身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因此,记事应把六个要素交代清楚;▲交代要素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说来,记叙真实的重要的事情,六个要素都要交代清楚。

不需要作者交代,读者就明白的,可以省略;▲在记叙的几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构成记叙文的主要内容,这部分要着重写,写具体,写充实,以突出中凡思想。

▲记叙的要素,要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含盖前三点)【常见问题】1. 要点不全。

要点是否齐全通常决定文章的档次。

书面表达要上档次,要点齐全是关键。

要点提示类书面表达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看图作文则常会由于学生观察不细心等原因遗漏要点。

2. 线索不清。

有些短文条理混乱,主要原因是没有确定好写作线索。

叙事类文章一般按时间顺序来写。

3. 时态不明。

叙事时时态混乱是学生常犯的错误之一。

叙事类记叙文所记的一般是过去发生的事,原则上用过去时,有时也用现在时。

4. 主次不分。

有些同学写作时平均用力,面面俱到,写出来的东西主题不突出,显得呆板乏味。

【重点攻克】一、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

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

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

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

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

‚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

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

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二、如何过渡衔接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

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

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

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1、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三、如何设臵波澜跌宕的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展开的过程讲求波澜起伏、摇曳生姿,我们除了注意记叙顺序的安排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虚实法如李乐薇的《我们空中楼阁》,实写小屋的风景,虚写寄托于小屋的生活志趣。

(2)抑扬法如唐弢的《琐忆》,开头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这是‚抑‛,它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思索。

接下来讲述几个故事,通过故事表现鲁讯先生对青年平易近人、亲切热情的特点,以及他对那些攀附阔佬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满嘴昏话的骗子、烧杀抢掠的屠伯的‚脾气‛和‚骂‛,这些都是‚扬‛,先抑后扬,很好地表现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

(3)离合法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是怀念藤野先生,开头却用很大篇幅描述上野的樱花、‚清国留学生‛、中国留学生会馆、仙台几个职员的操心、居室的变换等等。

这些似乎‚离题‛的文字,却显示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突出了师生之间关系的深刻意义。

在记叙了藤野先生对‚我‛在学习上的种种帮助之后,文章又插进日本学生轻视、嘲弄的一场风波,‚我‛看电影后的变化。

这又一次的‚离题‛,实际上将‚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推向高潮,使文章的主题表现因为这些材料更高层次上的‚合‛更显深沉和厚重。

【他山之石】考场佳作展示2003年全国卷考的是话题作文,面对‚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思辩色彩很强的话题,好多考生写出了记叙体裁的佳作,兹录三篇于后:例文一:明天一定记着开窗河南考生远远的我望见一个笨粗的身影倚在墙上,脚点在叠成的砖块上,费力地用一竹竿挑着一扇关闭的窗。

我知道,又是她在为我开窗,我的眼睛湿润了,心想: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她是我的房东大娘,我因为在学校里老睡不好觉,才搬到她这里。

刚来时,她给我的印象很不好,笨粗的身子,木讷的表情,还有……总之,不好。

记得刚来的那天中午,天气很热,我跑到水龙头旁大洗了一通,又猛灌起凉水,正感到‚淋漓尽致‛的时候,她晃着身子,摇着扇子来到我面前:‚孩子,不能这样,会病的。

‛‚关你什么事儿?水费我一个子儿都不会少的。

‛我瞟了她一眼又继续我的‚冷水计划‛——大洗,猛灌。

她只是木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笑:老人也贪财啊,为了点水费,唉!可是那天晚上,我的坏运气来了。

上吐下泻,一个晚上上了十几趟厕所,当我正‚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推门进来了。

我没有好气地说:‚以后进门记着敲一下。

‛她又木在那里了,左手搓着衣襟,右手在口袋里摸了一会儿,伸了出来:‚药,药,治拉肚子的药。

‛她把药放在桌子止,默默地走了。

这时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也曾经在我进行‚冷水计划‛的时候阻止我,而我却认为母亲是为我好,现在房东大娘也是如此,而我却误解她,伤害她,感情的亲疏对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的根本原来如此重要。

从吃了那包药以后,我对房东大娘的印象开始好转,但仍然对她提防着,因为‚防人之心不可无‛嘛,毕竟她不是我妈,可是……那天我课间回来取东西时,发现她正站在砖头上,拿着竹竿挑我的窗户,难道……我喝了一声:‚你干什么!‛她吓得掉了竹竿,从砖头上跌了下来:‚我只是想为你开窗,因为电视上说‘非典’时期,要经常开窗,可你……‛我惊了,感到惭愧,我扶她起来:‚对不起。

‛她布满皱纹的脸露出了笑容。

起来后,她坚持要先给我开窗。

窗子开了,不仅是房上的,还有我心灵上的。

她现在还在为我开窗,我的泪淌在脸上,滴在心里: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点评】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作者审题准确,通过记叙‚我‛和‚房东大娘‛的一段经历来表现话题的内涵。

本文突出的特点是情节曲折,由‚印象很不好‛到‚觉得好笑‛再到‚误解她,伤害她‛直至真相大白,作者一步一步展示房东大娘的精神世界,欲扬先抑,波澜迭出,很是吸引读者。

其次是精当的描写,作者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使得主人公的形象栩栩如生。

再次是画龙点睛的议论,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时光的河流过春天,流过夏秋,穿越寒冬,消失在远方,似乎不再回还。

然而,当春天如约而至的时候,那遥远的一幕却总是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往事轻轻叩开我的心灵之门,引心泉汩汩而出……小时候的我有点与众不同,胆小敏感,不喜欢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流,天生喜欢和虫鸟花鱼打交道,老是在村里的小树林里与各种各样的昆虫玩耍。

忽然就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我还是喜欢那些各种各样的虫子,常年的独自玩耍虽说找到了自我的快乐,可是缺少了与同龄人的交流竟变得有些自闭了。

于是,在教室里,我感到一种恐慌,我不知如何是好,最终还是一个人走到教室外面去寻找熟悉的“朋友”去了。

我逐渐地孤单了自己,而同学们看到我经常和虫子说话,除了感到怪异,还多了几分冷落。

我感到无比的孤独。

美丽的刘老师就是在这时候注意到了我,一天课间操的时候,刘老师找到了我,把我叫到办公室,她告诉我,有一个着名的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非常喜欢昆虫,每天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记录昆虫的生活,后来写成了一部伟大的科学着作。

听了老师的话,我十分兴奋,大声地向老师说“老师,我对虫子可熟悉了,我知道很多事呢!”刘老师说“是啊,我早看出来了,你是一个小昆虫学家呢!你的肚子里一定有许多昆虫的故事呢!”我一听刘老师这样说,立刻骄傲地说“那当然!”刘老师说“既然这样,可不可以把这些故事告诉同学们呢?”听了老师的话,我心头的喜悦与骄傲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变得吞吞吐吐起来,“这……这……”刘老师又说“你不知道,好多同学都跟我说想听你讲昆虫的故事呢,怎么,你不愿意讲给同学们听吗?”听到老师这样说,我的心头涌起了一阵热意,“老师,同学们真的愿意听我说吗?”“那当然,同学们都盼着呢。

”刘老师说。

不明就里的我最终犹豫着答应了刘老师。

就这样,在刘老师的安排下,我们班组织了一次班会,由我给大家讲一些昆虫的故事,说实话,那次班会我的表现实在不怎么样,也许是太紧张了,也许是很少和大家交流,也许是……总之,我感觉讲得一点儿也不精彩,不过刘老师和同学们鼓励的掌声还是打开了我自闭的心门,逐渐地,我不再孤单,而我的昆虫故事也讲得越来越好,我终于融入了大家庭。

事情过去很多年了,可我的心里还是热乎乎的。

例文二:路是月的痕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

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光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

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

父亲啊,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父亲爱好吹笛。

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一晃一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