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美国是一个高度分权的国家,各州对所辖教育事务具有决定权,大学也是高度自治的实体。
美国高等院校差异很大,它的入学政策差异度也很大,大概有三类:高度选择型的、选择型的和非选择型的高等教育等类型,它大致对应着研究型大学、四年制大学或学院、社区学院或两年学院。
上述各类高等学校中,高度选择型、选择型高校绝大数情况下,均需要入学考试成绩与其他材料作为录取的依据,而非选择型的社会学院或两年制学院则采取证书制入学或免试入学,实行开放的招生制度,他们的招生录取条件简单,多半只需申请者的高中学业证明,甚至于许多社区学院还可以招收18 岁以上,高中学业水平不足或英语能力有欠缺的学生。
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分为SAT(ScholasticAssessment Test),它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The College Board,大约4300 所美国大学共同组成的文教组织)委托教育测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所组织的学业能力性向测试,和ACT((American College Test Program,它发端于美国中西部地区,随着近些年参加两种考试的学生人数增长,参加ACT 考试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两种考试。
各大学至于采用哪种考试成绩,自行决定。
不过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同时认可上述两种考试成绩。
正如前述,美国各大学具有高度自治的权力,因此,在入学政策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对于高度选择型或选择型高校,其录取依据大致包括了大学入学成绩、中学成绩、课外活动、个人陈述、推荐信等,如下图所示:(2)英国英国最终的招生权力也在高校,各高校均自主设置招生办公室以处理学生的申请事宜。
①英国高校招生机构英国现行的招生机构有两个层面,一是联邦层面的服务性机构,即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UCA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
该机构成立于1961 年,类似于我国的招生办公室,但并没有我国招办所拥有的强大的行政权力。
它是由成员高校经过协议组成的共同体,始终坚持招生透明的原则,承担着“中间人”的角色,负责在高校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
其经费来源主要是申请人交纳的费用和加入该系统的学校交纳的服务费。
二是各高校的招生办公室。
他们之间没有权利制约关系,有关招考生工作依靠双方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来完成。
②录取流程英国的高校招生机构和录取流程非常开放。
在英国,学生不可以直接向学校提出申请,而是要通过UCAS 间接申请。
一般来说,学生每年只能通过UCAS 提出一次申请,每次最多可填写6 所不同的学校。
UCAS 会将申请表分发至报考的院校。
各院校在审理后会寄发录取通知到UCAS,再由UCAS 通知学生。
学生一般要在前一年的9 月1 日到下一年的1 月15 日之间递交申请,UCAS 把信息反馈到学校后,学校经过审查档案后会筛选一部分学生到学校参加面试,有的学校的某些专业甚至要求参加笔试,这一过程结束时学生可得到三种评选结果:无条件录取、有条件录取以及不录取。
收到无条件录取结果的学生无须参加A-level考试便可以进入大学,类似于我国的“保送”制度,而收到有条件录取的学生需要等到A-level 考试的成绩出来以后,才可以确定是否满足学校要求的标准。
不录取的和从有条件录取淘汰出来的学生转到补救程序进行调剂,如果还不能录取,就要转入到“清除记录再申请阶段”(Clearing)。
Clearing 程序是在八月份进行的,是最后一道补救程序,如果错过了该程序或者通过该程序也没能被大学选中,就只能申请下一年的名额了。
(3)法国①简介法国教育行政系统为中央集权制,以学区为单位来管理各级教育事务。
法国的高等教育系统较为复杂,主要由大学校、综合大学和短期技术大学组成。
学生进入这些学校的竞争程度不同,学校采取的招生方式也各有特色。
②大学校的竞争选拔式招生法国的大学校是一种十分独特的高等学校,被视为“大学中的大学”。
大学校数量虽少,但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是国家政府行政部门、工商业或军事机关的“精英”人士,社会地位较高。
因此,大学校在学生中极受欢迎,竞争最为激烈。
大学校的招生考试除了要求申请入学者获得高中毕业会考证书之外,还要专门组织严格的招生考试,也就是“高中毕业会考文凭+大学校预备班+竞争性选拔考试”的模式。
③综合大学的开放式招生法国大学的招生考试制度中,法国的综合大学不设专门的入学考试,实行开放式招生。
高中毕业会考几乎是唯一的条件。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凡获得高中毕业会考文凭的法国中学生,就基本上获得了大学学籍登陆权和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
除了医学类专业之外,原则上学生注册人数也是不受限制的。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大学采取的“宽进严出”的制度,学习过程中淘汰率很高,尤其是大学一、二年级,平均淘汰率为50%左右,而法律、医学等学科的淘汰率更高。
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法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包括大学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术员班,大学技术学院设立在普通大学里,类似我国综合性大学下面的工科学院,学制为两年,向学生提供半职业性、半学术性课程。
高级技术员班(STS)学制也为两年,主要是设立在技术高中里,主要接收技术类业士、普通高中理科专业的业士及职业类业士。
其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员、工程师助理、高级技工和中级管理人员,为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培养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日本有一般招生入学和特殊选拔录取。
通过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第二次考试被录取,属于一般招生入学。
学除此之外的入学方式,属于特殊选拔录取。
特殊选拔录取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第一条途径是推荐入学制度。
采取推荐免试入学深造的有两种,一种是凭高中校长的推荐,另一种是某科目经考核确系成绩优异者。
被推荐的考生,原则上要参加第一次全国统一考试。
国立和公立大学留出一定数量名额作为推荐名额,由中学进行推荐。
推荐入学考试大致分为“指定学校制”和“公募制”两种。
指定学校制是指只有大学指定高中的毕业生才有参加考试的资格,这类考生原则上是专一志愿(不得报考其他大学)。
其特点是成绩基准等等的提出志愿的条件比“公募制”要严格, 但合格率非常高,几乎等于是“保送”。
澳大利亚:考试科目可自选高考科目在11 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二)确定,由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劣扬长避短。
高考科目按难度分级,澳大利亚教育部门为了保证公平,给出了“加分”政策,选择高难度系数科目的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可以得到加分。
学生可从近40 门课中选择五门, 院校再根据学生这五门课的11 年级(即中国高二)下学期及12 年级(高三)全年的平时成绩以及高中毕业考试(类似中国的高中会考)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各占50%,学生凭借这两个成绩申请大学。
学生在得知高考分数后,可以根据分数更改志愿。
(5)澳大利亚:考试科目可自选高考科目在11 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二)确定,由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劣扬长避短。
高考科目按难度分级,澳大利亚教育部门为了保证公平,给出了“加分”政策,选择高难度系数科目的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可以得到加分。
学生可从近40 门课中选择五门, 院校再根据学生这五门课的11 年级(即中国高二)下学期及12 年级(高三)全年的平时成绩以及高中毕业考试(类似中国的高中会考)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各占50%,学生凭借这两个成绩申请大学。
学生在得知高考分数后,可以根据分数更改志愿。
各州针对不同区域的高中生有不同的大学录取条件。
例如,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地区的大学,针对本州高中毕业生,就不需要高考,只需看高中的平时成绩。
而如果学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就读高中,想升读本州的大学,则看重的是学生的高考成绩。
俄罗斯:铲除高考弊端,准备实行全国统考俄罗斯目前的高中毕业生想上大学,必须先通过本学校命题的考试拿到毕业文凭,然后还必须通过各高校命题的考试。
但这种高考制度的弊端是很大的。
首先,中学毕业考试是由讲授每门功课的老师出题打分,评分的随意性很大,其考分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学习水平。
调查表明,莫斯科的各学校,毕业成绩为满分者占全部学生的2.5%,而在俄罗斯另外一些地区,这一比例则高达10%(6)泰国:2004年将取消高考,各高校自定录取标准目前泰国学生高考若总分未达录取线,可以将某门较好的成绩保留,下年度再考时此门可以免考,该门成绩可连续保留三年。
其他科目再考的成绩如果还不如去年,主考部门允许以该门去年的成绩为准。
这样,反复参加高考的学生就可以逐年减少科目,集中精力攻少数科目。
而应届高中毕业生则要全面复习考试。
自1999年开始,高中3年中的各科最佳成绩可以累计以10%一20%的比例计入高考成绩。
不过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
有些重点中学,平时要求严、标准高,因此学生普遍成绩反而比普通中学分数低,因此造成中学纷纷降低标准,给学生高分,以求提高升学率。
(7)西班牙:改革传统高考制度,打破“一考定终身”局面西班牙教育部日前宣布,政府将改革高等学校录取制度,以建立一个更为有效、合理的招生机制。
改革方案预计在2002-2003学年开始实施。
自1996年以来,西班牙政府曾多次组织教师讨论改进中等义务教育,提出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培养,以中学结业考试成绩为主、全面评价学生成绩,不再仅凭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决定其命运。
如果学生在历次考试尤其是结业考试中各门功课成绩合格,就不仅要准其毕业,而且应认定该生通过了升入大学的第一次挑选。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向选择理想院校,接受所选专业的内容考试。
(8)罗马尼亚:取消大学入学考试,为了解专业高中生可先听大学课程据罗马尼亚新闻报道,罗马尼亚教育部长安德烈·马尔加还要求全国所有大学从2000年起取消大学入学考试。
学生的入学资格将仅由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平均成绩以及高中毕业考试的成绩来决定。
这项新的大学入学制度,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将从中获益。
一方面,学生高中毕业考试考完后就不用再参加额外的大学入学考试;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节省大量组织学生入学考试的经费。
(9)瑞典:上大学不用考在瑞典,年轻人对于进入大学学习并不很热衷,高中毕业后,只有1/3 的学生申请入大学就读。
瑞典有35 所高等院校,大多数由中央政府管理,每年定期的会议决定学校当年的招生人数并给予相应的拨款。
只要读完高中或在瑞典的教育体系内学完与高中水平相当的课程、满25周岁并有4 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均可申请到大学学习。
(10)新西兰:认可高考成绩近来,新西兰的梅西大学宣布,梅西大学开始接受高考成绩,考生们可以直接申请本科进行留学深造。
值得关注的是,梅西大学是包括中国大学在内的全球第一个公布今年高考分数线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