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拆卸、吊装安全技术交底
1、盾构机拆卸安全技术交底
(1)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服及防护鞋。
(2)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且严禁酒后上岗。
(3)盾构拆卸时存在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且安全带固定在车站主体结构上,固定点必须牢固可靠。
(4)临边临口施工应按规定设置防护栏。
(5)盾构拆卸人员采用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6)高空作业人员切勿急于求成,用力过猛,严禁向下丢掷工具。
(7)在井下施工时应设置足够灯光,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8)拆卸盾构时应设置施工禁区。
(9)盾构拆卸前派专业人员断开高压电。
(10)盾构进行管线拆除时,严格安装拆卸方案及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拆卸。
(11)在拆卸过程中,需用到液压千斤顶或手拉葫芦及钢丝绳,使用前需检查其质量满足要求,并保证吊点牢固可靠。
(12)拆卸盾体前,检查接收基座的稳定性,确保接收基座牢固可靠。
(13)利用液压千斤顶顶推盾体前,先检查焊接的后支撑是否牢固可靠,顶推过程中宜分段、慢速进行,现场人员与其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防止支撑弹出伤人。
(14)卷扬机安装时,基座应平稳牢固,地锚设置可靠。
操作人员的位置应能看清指挥人员及拖动或起吊的物件。
(15)焊钳及焊枪应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及隔热能力,电焊机焊接电缆应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及绝缘外层,且中间不得有接头。
(16)电焊工严格按照电焊操作规程进行焊接施工,需穿戴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绝缘胶鞋,并保持身体干燥和清洁。
(17)乙炔瓶、氧气瓶保持不小于8m的安全距离存放,动火作业时,应有足够的防火措施,备有足够的灭火器。
(18)施工现场接电由专职电工进行,规范现场用电行为,确保用电安全。
2、盾构吊装安全技术交底
(1)盾构吊装人员佩戴安全帽、需高空作业时系安全带。
(2)吊耳焊接部位必须牢固,不准有点焊、浮焊。
吊耳焊接后进行探伤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吊装。
(3)吊装前应检查工具、机械的性能。
防止绳索脱扣、破断。
(4)吊装前,对吊耳、卸扣及钢丝绳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有损坏的,更换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
(5)作业前应伸出全部支腿,撑脚板下必须垫钢板或方木。
调整机体水平度,无荷载时水准泡居中。
支腿的定位销必须插上。
底盘为弹性悬挂的起重机,放支腿前应先收紧稳定器。
(6)汽车吊在伸缩臂杆时,应按规定顺序进行。
在伸臂的同时,应相应下放吊钩。
当限位器发生警报时应立即停止伸臂。
臂杆缩回时,仰角不宜过小。
(7)机械停放时地面应平整坚实,与盾构井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8)汽车吊作业中变幅应平稳,严禁猛起猛落臂杆。
(9)作业中发现起重机倾斜、支腿不稳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使重物下降至安全地方,使起重机恢复稳定,以免造成起重机倾翻事故,不能使用紧急制动,下降中严禁制动。
起重机经调整、消除不安全因素后方可继续作业。
(10)作业时,臂杆长度及工作幅度必须符合盾构拆卸、吊装方案规定的要求。
(11)作业后,伸缩臂式起重机的臂杆应全部缩回、放妥,并挂好吊钩。
桁架式臂杆起重机应将臂杆转至起重机前方,并降至40°~60°之间。
各机构的制动器必须制动牢固,操作室与机棚应关门上锁。
(12)在进行装卸作业时,运输车驾驶室内不得有人,吊物不得从运输车驾驶室上方通过;行驶时,在底盘走台上严禁有人或堆放物件。
(13)两台起重机台吊作业时,两机性能应接近,单机荷载不得大于额定起重量的80%。
(14)起重机不得负重行走,确保吊装的安全。
(15)调整支腿作业时,必须在无荷载状态下进行,将已伸出的臂杆缩回并转至正前方或正后方。
作业中严禁扳动支腿操纵阀。
(16)汽车吊司机在吊装过程中,与信号工紧密配合,按规范要求进行吊装作业。
(17)汽车吊在吊装过程中注意避开周围障碍物。
(18)汽车吊在行驶前,必须收回臂杆,吊钩及支腿,行驶时保持中速,避免紧急制动。
(19)起重机带荷载回转时,所吊重物因惯性造成偏离于吊钩的垂直度而产生大幅晃动,易使吊车处于不平衡状态,故在回转操作时,应平稳操作,避免急剧回转或停止,换向应在停稳后再进行。
(20)重物在空中需长时间停留时,应将起升卷筒制动锁住,操作司机不得离开操作室。
(21)起吊重物达到额定起重量的50%及以上时,使用低速档进行吊装作业。
(22)起重机启动前,应将各操纵杆放在空挡位置,手动制动器应锁死,并按规范操作要求启动内燃机。
启动后,应怠速运转,检查各仪表指示值,运转正常后接合液压泵,待压力达到规定值,油温超过30°时,方可开始作业。
(23)作业过程中,严禁扳动支腿操纵阀,以免支腿失去作业造成起重机倾翻事故。
(24)起重机根据吊物重量选择合理的臂长及工作幅度,并估计好吊索及重物本身的高度,留出适当空间。
(25)为保证起重机正常使用,作业前必须进行如下安全检查:
①各安全保护装置及指示仪表齐全完好;②起重机各连接件无松动;③起重机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及冷却水添加充足;④钢丝绳、吊钩及其连接部位符合吊装要求;⑤轮胎气压符合规定。
(26)起重臂伸出后,出现前节臂杆长度大于后节伸出长度时,说明液压系统出现故障,必须进行调整,消除不正常情况后,方可作业。
(27)起重臂伸出后,变幅时不得小于各长度所规定的仰角。
(28)采用自由(重力)下降时,载荷不得超过该工况下额定起重量的20%,并应使重物有控制地下降,下降停止前应逐渐减速,不得使用紧急制动,以防止起重机超载受损,或导致起重机倾翻事故。
(29)起重机作业时,其液压系统是通过取力器以获得内燃机的动力。
其操纵杆一般设在汽车驾驶室内,因此起吊作业时,汽车驾驶室要封闭,室内不得有人,以防误动操作杆。
(30)起重机在满载或接近满载时,稳定性的安全系数相应降低,如果同时进行两种动作,容易造成超载而发生事故。
所以起吊重物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以上时,严禁同时进行两种及以上的操作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