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洞施工安全措施

隧洞施工安全措施

隧洞施工安全措施隧洞地表坡残积堆积层厚度0~4.3m地伏基岩为奥陶系下统湄潭组第四层~第五层(O1m④~⑤)灰岩、鲕状灰岩夹薄层粉砂质泥岩。

总体倾向下游偏右岸。

上平管段、斜管段和下平管段(桩号取0+005.55~取0+214.5)为Ⅲ~Ⅳ类,其中Ⅳ类围岩约占35%;下平管段出口风化岩体为V类。

洞身段进出口洞脸边坡为风化岩体,较为破碎,完整性羞,且出口处为顺向坡,需及时采取支衬处理措施。

1、进洞作业规定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严格按标准作业,按规范施工;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必须严格劳动纪律,严禁酒后上岗,严禁在工作岗位上打闹;工作人员必须熟知消防和设备报警信号。

2、爆破作业规定爆破采用导爆管非电毫秒延期雷管分段引爆;起爆药包的装配必须在洞口50m以外加工房进行并有爆破工携送进洞;洞内爆破作业要统一指挥;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后,才准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经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许进入工作面。

3、隧洞通风与除尘的安全规定通风系统应有足够的能力并保证空气中含有的有害气体、粉尘等物质的浓度不超标;洞内通风系统应设有专职人员管理,风机管路吊挂必须牢固,漏风处要及时修补,保证通风效果良好;做好施工防尘措施,喷雾洒水并密封尘源,使粉尘与操作人员隔离,搞好个人防护。

4、喷锚作业施工措施喷混凝土机检修时必须停机、锁定电源开关并悬挂相关指示牌;喷混凝土时禁止施工人员站在料管接头附近;接触速凝剂时必须戴橡胶手套;检修泵及管路时必须停泵、关上闸阀,停止后进行检修工作;严禁将喷嘴对准施工人员。

5、隧洞用电措施经常对电线、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严防漏电与短路事故发生。

非专职电气人员,不得操作电气设备;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站在绝缘板上操作高压电气回路。

低压电气设备应加装触电、漏电保护器。

电气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遮拦式防护装置。

检修、搬迁电气设备时,应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示牌。

带电工作时,必须制定出安全措施,在专职安全员的监护下进行,此外还需使用绝缘可靠的保护工具。

带电作业时,应启动应急停电装置或启动主断路器,并在作业区设置安全警告标志。

6、喷射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1)喷射混凝土作业开始前,仔细检查围岩受喷面,彻底清理危石;在开始喷射作业前,应由专人仔细检查管路、接头等,防止在喷射时发生因软管破损、接头断开等弓l起的事故;进行喷射作业时,必须配带防护用具(胶皮手套、防尘口罩、防护面罩、眼镜等)。

(2)当采用人工喷射时,应配备辅助喷射支架,防止在发生管路堵塞时因喷嘴剧烈振动而弓I起的危害。

当转移喷射地点时,必须先关闭喷射机,在喷嘴前方不得站人;在处理管路堵塞时,喷头应有专人看护,以防消除堵塞后,喷头摆动喷射伤人。

(3)为避免供料、拌合、运输、喷射作业之间的干扰,建立各工序之间联络信号和联络方法。

喷射作业应由班组长按规定的信号、方法进行指挥,防止因喷射手和机械操纵人员联络不佳造成事故。

7、钢拱架及钢格栅施工安全措施(1)在进行钢格栅的顶部连结作业时,高处作业较多,作业人员应配带安全带。

所采用的升降设备(作业工人站立的台车等)应备有扶手或栏杆。

(2)在搬运过程中,应将构件绑扎牢固,以防发生碰撞伤人、车辆倾覆、构件坠落等事故。

(3)对钢格栅经常检查,如发现扭曲、压屈等现象或征兆时,要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使其他人员撤至安全地带,防止因坍塌造成的伤亡事故。

8、混凝土衬砌施工安全措施(1)根据通过衬砌台车的限界,加适当的安全富余量,以确定衬砌台阶的净空尺寸。

大型车辆在调车人员指挥下通过衬砌台车,此时,在衬砌台车内部作业的人员应回避,不得站在衬砌台车内部。

(2)衬砌支撑架地段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衬砌混凝土作业人员站在稳定的脚手架上,并配带安全带;防止异物混入混凝土料斗中,当有异物进入料斗中时,首先使机械停止运转,然后方可取出异物。

(3)当泵送混凝土的管路、接头发生堵塞时,首先消除管道中的压力,然后拆卸接头,进行疏通作业。

安全救援预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尽量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施工企业的责任和目标。

但是在生产实践中,仍然会存在种种不可预料的因素,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最重要的首先是应急救援。

安全事故人命关天,任何的拖延和耽误都有可能导致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都有可能导致损失的扩大。

因此,必须在事故发生以前,未雨绸缪,制定好应急救援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由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多具有突发性、紧迫性的特点,如果不事先作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事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工作十分重要,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就能够迅速、有效地投入抢救工作,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匡图(二)应急救援程序1、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立即组织抢救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保全有关的证据材料,便于将来的调查处理,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

3、及时、如实地报告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并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事故原因报告,由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三)、紧急服务信息l、根据紧急情况及现场状况、人员被困等情况,及时与地方各部门取得联系,电话报警、报警时应沉着、冷静,详细说明所发生地点、现场情况、人员情况等,力求做到简明、及时。

紧急服务电话(1)火灾报警电话:119(2)匪情报警电话:110(3)医疗急救电话:120(4)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四)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工艺处理措施1、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首先现场施工人员不要慌乱,临时组织现场人员抢救,应急救援人员到达后,协调计划,统一指挥,分工合作。

各施工队及工作点负责人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如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报火警,组织现场人员扑灭;发生人员伤害需要救护的,应当迅速联系医疗单位进行抢救,有条件的,还应当进行现场救护等。

2、保护现场不被破坏,确因救援或者其他需要,必须移动现场物品的,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并拍照或摄像,妥善保管有关证物。

3、事故发生后现场施工人员应立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所发生的事故种类及性质立即用电话向各相关部门报警。

4、事故发生报警后现场施工人员应先对受伤人进行抢救,后尽量抢救各种资料,为以后事故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

5、事故发生后现场施工人员应根据发生的事故种类及性质进行自救处理,力争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自救过程中不应使事故扩大。

6、现场施工人员应积极配合应急救援人员工作,尽最大能力帮助应急救援人员工作。

(五)、应急救援及控制措施1、事故发生后现场施工人员应立即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控制使事故不扩大,并采取切实保护措施使施工人员不受伤害。

2、保护人员的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3、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少量建筑垃圾及余土指派专人负责,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六)、人员的撤离和清点及危险区域的隔离计划l、事故发生后在自救无效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减少现场人员的伤亡,现场施工负责人立即主动的撤离事故现场,在撤离事故现场过程中施工负责人应对撤离人员进行现场清点。

并负责安全有序地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尽可能减少因现场秩序混乱而造成的损失。

2、在所有人撤离事故现场并疏散到安全地点后,施工负责人应立即对疏散人员进行清点,并立即对所清点结果进行汇总,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3、现场施工人员负责协助应急救援人员对发生事故的危险区域进行隔离,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障道路畅通。

没有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命令,不得撤出警戒岗位。

(七)施工现场常见安全事故,人员急救处理对策1、施工安全事故,造成一般外伤时的处理对策(1)皮肤没有伤口,马上用冷敷或局部喷致冷止痛剂可以止痛,防止血肿,或局部贴伤湿止痛膏。

(2)皮肤有伤口,首先要消毒伤口,用清洁流水冲洗伤口及周围污染,再用消毒剂消毒。

局部可涂抗生素软膏或用消毒纱布包扎。

(3)如果损伤大血管,先不要清洗伤口,而用清洁敷料或毛巾局部加压包扎伤口,在近心侧用止血带止血后,立即去医院治疗。

(4)伤口内有异物,异物较浅可及,应去除异物清洗伤口;异物较深不可及,不要在局部加压包扎伤口止血,应在伤口近心侧用止血带止血,然后迅速去医院找医生治疗。

急救要点:(1)清洁伤口,去除异物。

(2)防止伤口感染。

(3)防止伤口出血及血肿。

[提示](1)不要在仔细查看伤口前随意处理伤口。

(2)不要随意活动患肢,减少出血。

(3)不要漏诊骨折或关节脱臼。

2、施工火灾,造成严重烧伤、烫伤时的对策(1)迅速脱离火源、烫水等,采用水浸(如跳入河中),就地卧倒慢慢翻滚等方法灭火。

头发燃烧,可用毛巾或湿衣服覆盖头部,切勿叫喊、奔跑以免助长燃烧和呼吸道烧伤。

电烧必须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挑开电线,然后再实施救治。

(2)立即脱去烧着的衣服或被开水浸湿的衣服,防止热量继续作用而加重损伤。

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冷却创面,如无水源,用手边的罐装饮料、矿泉水或牛奶也可以,一般要连续冲洗l0-30分钟才能达到冷却止痛的效果,但要尽量避免因此而延误伤员送医院的时间,在冷却创面的同时要轻轻除去伤员手表、首饰、皮带、鞋等。

(3)不要忽视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神志、呼吸、脉搏),注意头、胸、腹、四肢合并症的存在,应分轻重实施救护。

如呼吸、心跳停止者可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术。

(4)大面积危重烧伤或伴有呼吸道烧伤病人,应立即挂“12O”急救电话,请救护车,并明确告诉医生准备做气管切开术,因为呼吸道水肿可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

(5)创面经冷却后在救护车未到达前,应用消毒敷料、卷装的厨房食品保鲜膜(把卷上的头两圈保鲜膜弃掉)或用电熨斗高温处理过的床单覆盖创面,包扎固定以避免创面被污染。

(6)如被酸碱等化学物质烧伤,最主要的不是急忙送医院,而是应该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冲洗越干净越好,然后再包扎送医院。

3、施工食堂,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对策中毒表现: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脐周疼痛、腹泻,大便一日数次至数十次不等。

同时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严重者因剧烈吐泻造成脱水、休克、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处理对策:(1)进食时间在4小时以内,中毒的人未发生呕吐,应及时催吐。

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舌根和咽后壁诱发呕吐,吐后可喝些温开水再催吐,重复进行几次直到没有食物残渣排出为好。

如病人已有剧烈的呕吐和腹泻,就不必催吐。

(2)让病人多喝些淡盐水、糖盐水,以补充吐泻丢失的水和无机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