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易错题图文稿

中考化学易错题图文稿

中考化学易错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g20m2020
反应后物质/g2待测3226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4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2.“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
其化学式为C
76H
52
O
4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3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3.过氧化氢(H
2O
2
)具有广泛用途,医疗上可用于清理伤口,实验室可用于制
取氧气等.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过氧化氢是纯净物
B.过氧化氢的微观模型可表示为
C.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D.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4.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 .氧化钙、消石灰、CaO B .碳酸钠、小苏打、Na 2CO 3 C .碳酸钙、熟石灰、CaCO 3
D .氢氧化钠、烧碱、NaOH
5.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平衡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密度的稀H 2SO 4和CuSO 4溶液里(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
A .左端上翘
B .右端上翘
C .仍然平衡
D .无法判断
6.等质量的同一种稀硫酸分别与等质量且足量的镁、铁、锌发生反应,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7.向AgNO 3、Cu (NO 3)2和Mg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滤纸上一定有Ag 和Cu
B .滤纸上一定有Ag ,可能有Cu 、Mg
C .滤液中一定含有Zn (NO 3)2、Mg (NO 3)2
D .滤液中可能有Cu (NO 3)2,滤纸上可能有Ag
8.如图是KNO 3和NaNO 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时,两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等
B .t 1℃时,50g 水里加入15g KNO 3固体,充分溶解,得到60g 溶液
C .t 1℃时,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 2℃后,溶质质量分数:NaNO 3=KNO 3
D .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KNO 3>NaNO 3 9.下列有关实验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B .向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 .在某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
D .把Cu 丝分别插入FeSO 4和AgNO 3溶液中可以验证Fe 、Cu 、Ag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0.室温下,向Ca (OH )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下列物质,恢复至室温,溶液的pH 没有改变的是( ) A .HCl
B .CO 2
C .Cu (NO 3)2
D .CaO
1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的不正确的是( ) A .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B .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C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硝酸铵化肥可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1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SO 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加入适量盐酸,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过量Na 2CO 3溶液,④加过量BaCl 2溶液,⑤过滤.
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②④③⑤①B.②③④⑤①C.④②③①⑤D.④③②①⑤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时,发现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大家对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进行了分析、讨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1:气体是H
2

猜想2:气体是SO
2

猜想3:气体是H
2和SO
2

【查阅资料】
SO
2
易溶于水,是一种有毒气体,不能燃烧,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是
一种主要大气污染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H
2
则不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总会剰余.
【实验方案】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装置C中加热仪器的名称
【问题讨论】
①如果猜想2成立,将A中试剂换成溶液时(在题中资料给出物质中选
填)也能检验出SO
2

如果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②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③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在处理铜与浓硫酸反应试管中残液时,应先用水将残液稀释,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思维拓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实验室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
②基于猜想2正确,且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时铜转变为硫酸铜,试写出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时的反应方程式.
③资料显示: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总会剰余.请分析原因:.三.计算题(共3小题)
14.A﹣F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已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常温下B、C为气体,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
(2)E、F的化学式分别是、
(3)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
(4)若E→B的反应现象之一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则化学方程式是.15.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先生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3)操作a的名称是.
(4)NH
Cl可用作农业生产的氮肥,铵态氮肥常用检验.
4
16.现有家用食用碱12g (主要成分为Na 2CO 3,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稀盐酸100g ,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 ,请计算:
(1)该食用碱中Na 2CO 3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7.框图中A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 2O 3xH 2O ),E 、F 、I 为无色气体.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 ,C .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①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
(4)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 (5)要使反应⑤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 和M ,其中M 的化学式为 . 18、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测定由NaCl 和Na2CO3形成的固体混合物组成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 g 固体混合物配成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
答并计算
(1)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

(2)10g 原固体混合物配成的溶液和足量CaCl2溶液反应, 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____g (3)m=_________ g 。

(4)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D ;2.C ;3.C ;4.D ;5.A ;6.B ;7.C ;8.B ;9.C ;10.D ;11.D ;12.A ;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酒精灯;品红;装置A 中溶液红色变浅,装置C 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色;干燥气体;将残液慢慢地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SO 2+2NaOH ═Na 2SO 3+H 2O ;Cu+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浓硫酸变稀后铜不再和硫酸反应;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4.干冰;CO ;H 2O 2;2H 2O
2H 2↑+O 2↑;Fe 2O 3+3CO
2Fe+3CO 2;
15.CaCO 3CaO+CO 2↑;NaCl+CO 2+NH 3+H 2O=NaHCO 3↓+NH 4Cl ;过滤;熟石
灰;16. ;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7.Ca (OH )2;H 2O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置换;刷漆(涂油、镀上其他金属等);NH 4Cl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