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目的
1.1根据政府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向应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搞好环境卫生,防止病/虫害的号召,我们将
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消灭害虫/控制害虫的活动。
1.2宗旨: 注重教育/提高认识/预防为主/完善措施/勤查隐患/严格处理。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公司有害虫出没的区域。
3.0职责:
3.1行政部主管负责制定防虫灭鼠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对公共区域之害虫控制状况的巡
查、跟进、记录工作。
3.2生产部负责(车间紫外线灯杀虫控制)
3.3行政部安排专人负责老鼠笼的放置、诱饵更换及与政府部门就害虫控制联络工作。
4.0管理内容
4.1 作业项目(控制鼠类)
4.1.1设置捕鼠器
4.1.1.1 备用捕鼠器贮存
―备用之捕鼠器由行政部贮存于专用贮存室。
―使用前需进行功能测试,测试不合格或使用中损坏之捕鼠器,给予更换。
4.1.1.2 标准要求
―捕鼠器应进行统一编号,捕鼠器的数量应有记录,以便追踪维护。
―捕鼠器下面需垫板,以防止污染,且便于清洁。
―厂区外围每隔30至50英尺应放置诱饵器。
―厂区内,每隔25至30英尺放置捕鼠器。
―须在所有出口10英尺之内放置捕鼠器。
―捕鼠器应保证安全,不要移动,并须使用螺丝/栓子固定,确保其得到有效防护。
―捕鼠器设置位置必须适当,应使其开口与墙平行,也最接近墙体,以防止污染。
―捕鼠器须事先上好弦,每天巡查时须先起动弹簧装置来检查是否可起用捕鼠器。
测试后捕鼠器须再次上好弦。
―捕鼠器应注意清洗,使其保持干净和配置有效诱饵。
4.1.1.3 捕鼠诱饵
―诱饵名称:干鱿鱼―施饵时间:每天一次
―施饵位置:捕鼠器内之小钩上―施饵记录:行政部设施饵记录表
4.1.1.4 作业标记
―捕鼠器的设置逐一配备编号数量,有记录和平面示意图。
―捕鼠器旁须标识“灭鼠区域,
注意安全”。
4.1.1.5 跟进工作
―巡查行政部每日派专人上班前对所有捕鼠器进行巡查。
逐一进行功能测试,
对功能不良或效果不佳之捕鼠器立即予以更换。
―记录对巡查状况进行记录。
4.1.1.6 纠正措施
―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巡查中发现捕鼠器中若捕住老鼠,通知当地害虫处理之政府机构“爱国卫生办”带走捕鼠器及老鼠进行处理。
且对捕鼠器周围用100℃开水进行清洗消毒。
并重新换上功能测
试合格之备用捕鼠器。
4.1.1.7报告
―依据检查记录,且结合害虫活动状况每一个月建立一个害虫活动情况报告,并跟进相关工作。
―依据分析报告,如同一编号之捕鼠器发现2次或2次以上次数捕获有老鼠,应在相应区域/位置增设捕鼠器。
―依据分析报告,对害虫活动频繁或出现害虫活动踪迹的地方作为重点,相应增加药量及施药次数,以达到更好地控制害虫。
4.2 作业项目(控制蚊虫、蟑螂、苍蝇等害虫)
4.2.1 使用杀虫水
使用由适当之指定机构审批签发,且供货商提供有标签及MSDS之杀虫水。
4.2.1.1 使用场所
生产区、储存区、包装区之场所等。
4.2.1.2 行动间隔时间
定期施药(每半个月一次)和不定期(针对一些特殊区域即害虫常出没频繁之地方)相结合。
4.2.1.3 跟进工作
―所有作业项目之实施均需建立记录,即杀虫水使用记录。
―由行政部指派专人在上班前施用,并对施药场所进行检查,并追踪使用效果。
4.2.1.4 贮存
―由行政部设专门柜定点贮存,且有“杀虫水专放柜”之贮存标志,并上锁。
―所有贮存之待使用杀虫剂均需保证其在有效使用期内。
若有过期之杀虫水,则及时使用方法退还给供货商。
―贮存时,不得置于热源或火焰旁。
不得将容器置于烈日或超过50℃之地方。
4.2.15喷射
―对付爬行害虫,在其匿藏之地方/墙脚裂缝及其它出没地点以20-30厘米距离喷射,
直至喷射表面轻徽湿润。
―难以喷及的地方,可在其周围作预防喷射,平均每平方米之地方作5秒钟之喷射。
在密闭范围内不应连续喷射多于10秒。
―对付飞行害虫,在距离墙壁及对象约1米外喷射。
―无论爬行或飞行害虫,亦可直接对准喷射。
4.2.1.6注意事项
―须按指示使用,不正确使用会危害健康。
―勿直接向人体/食物范围喷射。
―避免吸入喷雾与触及皮肤/眼睛及身体之黏膜。
―如不小心接触,应立即用肥皂或清水清洗。
―切勿强行开放/刺穿或燃烧。
―切勿再次使用空罐。
4.3作业项目(使用紫外线杀虫器灭虫)
4.3.1 使用场所
―直接被用于生产工场、饭堂,悬挂于墙壁。
紫外线杀虫器必须至少远离产品10英尺,至少远离暴露在外的原材料30英尺,不致污染产品。
4.3.2注意事项
―紫外线杀虫器应保持其干净,不得有死虫子及残留物。
4.3.3 跟进工作
―车间每日值班人员负责检查其工作状况,对死虫及残留物及时清走,保持其干净并检查其工作性能。
―车间对检查进行记录,并经经理级以上人员复核。
―饭堂每天进行检查,每周进行清洁,并做好记录。
4.4 注重教育,提高认识,预防为主,完善措施,勤查隐患,严厉处理。
5.0 记录
5.1 杀虫灭鼠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