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摘要】: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它是人类情感的凝聚,欣赏、学习音乐,对学生情操的陶冶,情绪的调节,思维的开拓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益处。

《新音乐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作为重要理念之一,并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关键词] 音乐培养兴趣动力【正文】绪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有些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厌恶!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怎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一、民主教学,让学生喜欢你1、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作为教师,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喜欢你,他们才有可能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只有让学生喜欢你,你才能慢慢把他们的学习兴趣提起来。

所以在课上我采用民主教学。

所谓民主教学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形成师生之间宽松、和谐的伦理关系和健康而亲密的情感关系的前提。

在我的课堂上,我从不用命令的口气去要求学生必须做什么,而是和学生一起探讨,委婉的征求学生的意见,找到一种更为合适的处理方式。

我用的最多的话是:“你想怎么做?”就这简单的几个字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尊严和幸福感。

这是师生们心灵的沟通和相互关爱,这也是课堂上能让孩子们敢想、敢说、敢做的前提所在。

有了这些前提,学生就有心情积极参与,就可以用心去表达音乐,用心去体验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我们教学才会行之有效。

学生对老师有好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就会非常渴望上你的课,就会全身心的参与教学活动,论语上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要想上好课、教好书,首先一定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了解学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铺垫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和天赋都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心理,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音乐,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在设计教学的环节上,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基础的学生,给予个别学生适当照顾,多鼓励和帮助他们。

如对新入学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谈话、观察、演唱等方法,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感受力和表现力以及个别擅长等基本情况。

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制订自己的教学方案,为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作铺垫。

要多了解学生对哪些事物更富有感染力和情趣,针对这个特点,在教学前要充分准备好与课上有关的教学资料以及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具。

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乐学。

三、读懂教材,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当前我们的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深入广泛的全面提高美育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改后的教学方法的区别:传统的教学重在传授,以教师自己为主,以教代学,只重口授。

有些教师以自己为主,教学一首歌曲要唱十遍,几十遍,学生是听会了,可他却还没有停的意思,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教唱,老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对这节音乐课也失去了学习兴趣。

课改后的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

教师应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先以听为主,指导他们怎么听,听什么;继而怎么唱,注意表现什么。

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发挥,这样不仅学习效率提高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2、理解歌词,感悟音乐一些农村音乐教师,比较喜欢直接教唱歌曲,还没等学生弄清歌词含义课就上完了,认为只要大概会唱就可以。

可这样的问题是,班级中只有一部分学生会唱,而其他却不会,长期以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直线下降。

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强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维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首先要挖掘歌曲的内涵,不能含糊过关。

3、根据内容变化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每节课的教法都没有根据内容变化教学方法,仅仅为了让学生学会一首歌,效果常常就适得其反。

初中学生正处在成熟和不成熟之间,教师应该在引导上下功夫,因歌而异,让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潜移默化去影响他们。

《土耳其进行曲》、《梁祝》等歌曲,可以把重点放在发散思维和培养情操上,《嘎达梅林》、《我不挂帅谁挂帅》则应该把重点放在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之上。

四、利用游戏以导趣,使学生寓学于乐,轻松愉快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音乐课堂实效性的重要前提。

1、用故事和游戏来引导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宜采用故事和有趣的游戏来引导他们的音乐兴趣。

因为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再把教学内容分层融入到故事中去,巧设疑问,环环相扣,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堂中了。

在游戏中学生充分积极主动,在这样愉快的环境中,有目的地进行音乐的训练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如:进行音乐节奏训练中,可以先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成节奏型。

然后,教师出示一种动物。

就让学生模仿叫声并表演,要求节奏正确。

学生都很希望能在老师面前表现良好,既满足了他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他的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2、采用不同新颖的课堂导入来引导中高年级学生的音乐兴趣中高年级的学生,心理成熟,知识面广,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单纯的说教很难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兴趣,宜采用律动,舞蹈的形式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采取不同的新颖的课堂导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用丰富的演唱形式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一节课如果全部用齐唱的方式教学,学生会感觉到很枯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能采用丰富而多彩的演唱形式来解决。

通常可以采用合唱、齐唱、独唱、分男女唱等形式,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说过:“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

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的自由表达,便能创造出完好的音乐效果。

”由此可见,歌唱教学中要处理好情感与技术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教学中,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学生对歌曲情感等表现要素的分析,增强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运用各种手段表现歌曲,有助于学生恰当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

选择优秀的中外儿童、民歌,积累一批歌唱曲目。

教学中教师尽量要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为前提,同时应注意发现和鼓励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

2、在歌唱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歌唱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要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的歌唱方法。

教学中,都是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嗓音保护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地演唱的同时,对于变声期的学生要引导他们采用其他方式参与音乐活动。

六、让多媒体的介入丰富教学内容,扩充视野,激发学生兴趣1、让多媒体介入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最直接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时它的直观性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1)示范为学生提供音响对比材料,便于学生模仿和训练。

教师要采用机动灵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

(2)比较为学生提供音响对比材料,指导学生分析比较。

如果学生在欣赏一些抽象音乐时,如果只采用挂图简单介绍乐器和情景联想式的欣赏,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而且效果也不会太好。

但利用多媒体教学既有生动的图像,又有完美的声音,学生对所学内容也就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音画结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把音乐与画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音画同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体验音乐作品,引起联想,增强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解决的问题变得简单,使抽象的音乐知识生动化,让学生感知音乐、理解音乐、激发学生求知欲是有积极意义的,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丰富教学内容、开阔音乐视野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

”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动力,学生正确方案,学习动机不会自发产生,它有赖于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因此精心选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

不断给予学生学习空间,提出新问题,新信息。

可经常从报刊杂志上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音乐知识、音乐故事等内容,还可以把乐器引进课堂。

如:口琴、竖笛等,这样大大丰富了学习内容,开阔了音乐视野,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辟了广阔天地。

七、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以启趣心理学讲,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

音乐的实践有很多。

如:演奏乐器、唱歌、欣赏、舞蹈、创作等。

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在校园音乐阵地中,最重要的就是课外音乐活动这个阵地。

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以解决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领悟音乐的真谛,与教师、同学合作,还可组织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等兴趣小组,给他们排练节目,参加校、市演出、比赛。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够很好地展示,不仅能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且提高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

绚丽多彩的文艺表演活动会使学生从中感受美、鉴赏美。

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气质、性格、情操和意志,提高素质修养。

音乐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激起大多数学生参与,这就是为音乐教学的开展注入了活力,为学生的音乐实践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八、及时的评价,鼓励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曾经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养一些少数伟大杰出的所谓天才,而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教育,把每一个小孩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和完美的人格到极优秀的程度。

”事实上,铃木先生提出的音乐的实质,也是每一个音乐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任何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优秀,希望自己能够当着同学的面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这是学生天真烂漫的表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

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找准了课堂评价的时机这对美丽的翅膀,评价才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振翅而飞,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