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伤保险概念(终极版)

工伤保险概念(终极版)

工伤保险概念(终极版)工伤亦称职业伤害,之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或与之相关的人身伤害,包括事故伤残和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所造成的死亡职业病是由于在生产过程,生产活动或职业中接触有害物质或固有的危害所造成的疾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种特定情况下所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请款造成死亡、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工伤预防,工商救治与补偿、工伤康复,已形成工伤保险的三大支柱(1)与社会保险其他项目相同的原则。

会保险其他项目的原则1)无过失补偿原则2)个人不缴费原则3)保障与赔偿相结合原则4)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5)技术性原则A、区别因工或非因工的原则。

B、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的原则。

C、确定伤残和职业病的原则。

D、区别受伤害者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的原则。

工伤保险的性质1)工伤保险具有强制性工商保险具有社会性(普遍性)3)工厂保险具有互济性4)工伤保险具有福利性5)工厂保险具有补偿性(赔偿性)6)工伤保险具有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相结合的特性4年7月6日,德国颁布了《工伤保险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工伤保险氵工伤保险的发展趋势预测1)从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看,是呈现出一种逐渐扩大的趋势,受益人从企业逐渐地扩展到了农业、自雇者等2)认定工伤的范围在逐渐扩大。

工伤保险所包括的事故范围在扩大,从职业病的认定上充就真个制度设计来看,突出地体现出了对于受害人迅速康复的追求4)以美国为代表的工厂保险民营化改革。

2003年4月分国务院颁布并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已经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881年11月17日德国发布《德国社会保险宪章》工伤保险法是规范工伤保险制度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工伤保险发的调整对象,在大多数国家包括两项内容,即工伤保险和职业病保工伤保险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我国工伤保险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2)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与投保人、被保险人的行政业务关系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与企业、工伤职工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4)工伤职工与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之间的社会关系5)其他—一如工伤职工供养亲属与企业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关系,工会代表职工因工伤认定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企业发生的社会关系、经办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的契约关工伤职工与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关系等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1)无过失雇主责任原则2)无过失补偿原则3)严格、科学的工商认定、鉴定标准工伤保险补偿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原则5)与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并列授权6)补偿与职业康复相结合原则立法概念逐渐明确,2)用立法的刚性来促进制度的完善配套的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所有风险的定义中,有一种比较特殊并被广为采用的说法,那可能发生的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分类:按风险引发的结果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风险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导致风险损失风险管理技术包括:1)控制性风险管理技术包括为了避免风险、防范风险、减少或控制风险的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所使用的技术、工具和程序:风险控制还包括哪些加深企业内部员工对风险的理解和提高风险意识的方法。

2 风险管理技术较为消极,分自留风和转移风险。

只有当风险和包含风险的活动可分离时,风险转移才能实现伤员工的主要经济损失为:医药、康复或丧葬费、工资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农民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作为工伤保险的重要补充对工伤风险预测的要点1)大量具有相似风险的企业。

2)偶然损失3)损失的确定时间4)可确定该的损失概率分布工伤保险的分类原则排他性2)统计数据的稳定可靠3)归入同一类的企业应该具有同一性质的风险4)风险类目要不断5)促进事故预防和损失控制风险分类表的定义:风险分类表把所有参保企业按其风险大小进行分组形成风险子集,各个风险子集是表中的一个个风险类目,并表有相应的风险类号风险分类表的组成包括企业风险类别的划分和其他内容的确风险分类表依据出现的工商事故情况每5年审查一次风险分类表的种类:行业风险分类表、行为风险分类表和混合风险分类表。

实际应用是以行业分类表为基础的混合风险分类表。

工伤保险基金概念:是社会保险基金中的一种专项基金,为实现工伤保险,国家强制要求用人单位缴纳的、专用与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以及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后的治疗及康复,和对于职工在工作岗位或工作过程中所遭受的伤残、死亡或职业病的补偿基金。

其特征除强制性外还有补偿性和风险关联性特征。

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是指由专门的工伤保险管理机构按照工伤保险制度所指定的计征对象和方法,定期向劳动者所在的单位征收工伤保险基金的行为。

主要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工伤保险基金的来援、基金的筹集额、基金的构成、工伤保险费征收的比率、缴费基数的确定和调整、缴费基教的上限和下限。

世界上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国家,大都实行现收现付制的基金筹集模式。

我国采取的模式是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即以一个周期内的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额度,确定征缴的额度。

工伤保险基金筹集方式:1)企业自保办法2)由企业向商业保险公可投保的办法3)由官方或半官方的机构设立工伤保险基金的办法工伤保险基金的构成:)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构成:主要由现金补偿、事故预防。

医疗和职业康复费用等部分组成。

我国现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可用于统筹项目支付的待遇、事故预防费、医疗和职业健康费用、劳动能力坚定委员会办公经费。

2)支出构成比例3)特殊支出情形下的基金筹集问题4)运转基金和储备金工伤保险费率测算的基本原理:共济原理、平衡原理。

工伤保险费的征收基数以工资总额为基数征缴,或以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征缴。

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各单位在-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律贴或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伤保险费率的确定办法:1)个别(单独)确定法2)集体确定法:根据经济活动中所有企业的经历3)统一确定法工伤保险基金管理的其体内容:工伤保险基金的预算和决算、工伤保险基金管理的模式选择、工伤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和保值增值、社会保险稽核等。

工伤保险的构成因素:差别费率,浮动费率,上下班交通事故费率,跳级费率,管理附加费率,其他费率。

基金负担平衡的观察时间:德国五年,一般三年。

工伤保险予以费用保障的项目:医疗服务费、医疗期间赴外地费用、医疗期间生活费、暂时负伤一次性补偿、永久性残障定期不住和一次性补偿、康复费用、丧葬费、一次性遗属抚恤金、遗属定期补助。

确定资金来源原则:补偿不究过失原则,按风险程度征收原则使用基金时的原则:机动原则,全面原则。

完善我国工伤保险费率体系的原则:1)强调公平和效能2)制定全国统一行业差别费率3)建立再保险机制工伤保险基金监督是指由国家行政监管机构、专职监督部门等为防范和化解风险,根据国家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工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运营机构或其他有关中介机构的管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评审、认证和鉴定。

基金监督的原则是:独立原则,公正原则,审慎原则,科学原则。

基金监管体系包括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管,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内部控制,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主要内容有: 1)基金经办的监管,包括基金征缴的监管、基金支付的监管。

结余基金支付的监管。

2)基金运营的监管。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惠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特点:1)属于其体行政行为2)属于行政确认行为,确认的结果有四种:是工伤,非工伤,视同工伤,不是同工伤。

3)属于需申请的行政行为,“不申请,不认定”是工伤认定程序的特点。

1) 单位或者职工一方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结论不服的可以行政诉论。

行政复议属于前置程序。

什么情况下确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刑侦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什么情况不认定工伤?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2)醉酒导致伤亡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公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因申请主体的不同,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也不同:1)对用人单位而言:申请时限一-般为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者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特殊情况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预期为提出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通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2)对个人而言,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者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的的1年内,工伤认定应当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

工伤认定申请时需要提交的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事故调查举证的注意事项:《条例》十九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工伤的认定决定。

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后,对于认定为工伤和视为工伤的发给《工f 凡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亲戚、同事、同学、老乡等熟悉的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作出工伤认定的,都需回避工伤保险待遇算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遗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f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医疗待遇包括1)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2)工伤职工治疗工伤需要住院的,由所在单位按照因补助标准的70%6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批准转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治疗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3)工伤职工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需要就治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相关主题